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启年 » 第八十六章 兴建工厂

第八十六章 兴建工厂

    朱由校很清楚,如果继续保持着当下这种手工生产的模式,恐怕得等到自己的孙子辈才能将新式的后装火枪列装到整个大明。

    难道自己要等到那个时候才能实现平推鞑子,拯救汉民族的梦想?绝不可能!

    工厂!必须得建工厂!只有这样改变火枪易损坏、难制造的现状,快速地将新式后装火枪列装到九边。

    朱由校找来了原先隶属于工部营缮司的几个熟悉京城附近地形地貌的小官,在地图上沿着北京城外的永定河一点一点的寻找着。

    在京城附近,恐怕只有永定河两岸的那一小块空地能符合朱由校对工厂的要求了:

    距离要京城很近,最好就在皇城根上便于监管;附近还要有稳定流动的水源,能够用水力来批量锻造枪机和扳机等零件;

    合适的地方倒是很快就被挑了出来。朱明皇室在永定河一带有大片的空闲土地,那里的一溜儿七八个皇庄便是开办工厂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但是有一个更为窘迫的问题又浮现了出来:水力冲压的相关机器设备到目前为止不过是朱由校脑海中的一个设想,此前从未有过相关机械现世。朱由校在前世学的又是计算机专业,一时半会的让他独立设计一款水力冲压机械出来是断无可能的。

    在最开始的一阵儿担心过后,朱由校便释然了——自己完全是咸吃罗卜淡操心嘛!

    大明的工匠是富有十分、一百分的创造力的。窑工能够创造了天下间无双无对的钧窑瓷器,木匠能够创造设计精巧的榫卯结构,自己为什么不能相信大明的铁匠们能够自己设计出一款水力冲压的机械以大规模制造零件呢?

    毕竟他们才是专业的嘛!自己这个皇帝能做的也许只有掏钱和提供创意罢了。

    朱由校的心里不由得有些小雀跃:自己这个皇帝做得还算是舒坦,只用掏掏钱、出出点子、批批公文就好了。打仗有武将,治国有文臣,完全不用自己这个皇帝插手。难道这..就是混吃等死的生活嘛?想想还有点心动嘞。

    ...

    等到那个工匠头儿第三次告诉朱由校“小人知道了,请皇上稍安勿躁”的时候,朱由校便知道自己该离开了。他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便带着一旁的林礼走出了工程院的大门。

    哎。自己可是穿越者诶!难道提的建议就这么不中肯?

    转身看看林礼脸上的强忍的笑,朱由校不由得有些讪讪地说道:“术业有专攻,术业有专攻哇。林礼啊,你就留在这儿替朕督着,若是有什么事情就及时回来告诉朕。”

    林礼的脸立马拉长了,看上去活像个苦瓜,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肯定是自己刚刚的表情落到皇上眼里了,所以才叫自己呆在这儿监工以示惩罚。

    都怪自己这张破嘴!他目送着朱由校渐渐远去的背影,有些懊恼的想着。

    …

    在工匠们齐心协力、努力攻坚的时候,朱由校也轻装简从地来到了永定河边的一处皇庄。

    据《明史·食货志一》记载,“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

    皇庄的土地来源有很多,有臣子和民众的投献,罪官家产的抄没等等不一而足。

    自成化年间到现在不过一百余年的时间,皇庄土地便有了几十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万历年间罚没官员的家产。

    黄锦是在九月头去的浙江,他得在那边督办织造局和丝织业的产业转型诸事。

    在他离京之前,朱由校便让他选出了土地最为肥沃的几个皇庄,把已经过了休眠期的土豆种子交给了那里的总管太监。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算算时间也到了收获的时候。朱由校可是把度过小冰河时期的全部希望全部压在了土豆上,在这么重要的时候他怎么能不在场?

    一进入皇庄地界,朱由校便看到了宫里驻皇庄的总管太监王西辰和路旁排成两排的皇庄管事们。

    “繁文缛节就免了,快快头前带路!朕只想看朕的土豆。”朱由校也顾不上什么风仪不风仪的,急吼吼的摆着手说道。

    王西辰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决定啥都不说。看皇爷这副火急火燎的样子,自己要是贸然表功甚至还可能吃排头。

    他一面命身后的管事们赶紧把今年收的土豆从地窖里搬出来,一面堆着笑说道:“皇上叫奴婢们试着种的这土豆着实是一门好庄稼。”

    朱由校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茬,脚下也是丝毫不停,自讨没趣的王西辰只得小跑起来,才跟得上走路带风的朱由校。

    直到他看到了被管事们从地窖里一筐一筐抬出来的土豆,冷若冰霜的脸色才算是稍稍放晴。

    从浙江带回来的几十斤土豆,长了一茬之后竟然能收获一千多斤,这一进一出就是二十倍啊!真是不得不令人惊叹。就算是咱们汉人老祖宗传下来的五谷这样能活人的好粮食,种下去一百斤也就长出千把斤,还得去壳磨碎变成面粉,这中间的损耗又不知凡几..

    朱由校像是检阅军队一般翻看了筐里的土豆们,www.uukanshuo时不时的还挑一个筐,把上面又大又好看的扒拉开,看看是不是有既小又不好看的土豆被藏在下面。等到他把所有的土豆都翻看完,脸上已然满是笑意。

    一直偷眼看着他的王西辰见他高兴,也抬头腆胸凸肚地站在朱由校身后,看他那一脸自豪的神色,像是刚刚在战场上端了女真人的老窝一般。

    朱由校也没让他失望。

    一个锦衣卫副千户的官衔、家乡的五十亩良田、以及两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便叫王西辰真心实意的给朱由校磕了几十个响头,连拉都拉不起来。等到他磕完头起身的时候,额头上已经满是青紫的淤痕。

    对于拉拢人心的御下之术,朱由校前世也很是看了一些。说到底无非是投其所好罢了。喜欢名声的,就封他个声名斐然但是屁用不顶的文坛领袖;喜欢财宝的,便从宫里捡上一些如意、玉佩之类的东西叫他沾沾喜气,惠而不费嘛。

    至于内宦们嘛...封赏其家人比封赏他们本人来得更为简单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