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唯我本真 » 第二十八章 生娃机器建武帝

第二十八章 生娃机器建武帝

    建武帝有六个皇子,四个公主。他当了这么多年太子,既无实权,又不能像其他皇子一样去部队锻炼。只能每天在家造人玩,所以子嗣多。

    他的大皇子尉迟检德,如今已是年近三十。他的生母就是宫里的一个宫女。那时候建武帝刚被立为太子,一时高兴,酒后乱性,就和宫里的宫女有了苟且。

    在这个封建年代,宫女都是皇帝的私人物品。太子和宫女有染是极大的诟病。好在建武帝的生母是南宋的公主。娘家势大。这才生生保下了他的太子位置。

    不过大皇孙出生后,非常不招正德皇帝待见。亲自赐名‘检德’。意思就是好好检点自己的德行。

    有了这次教训,正德皇帝就想着‘赶紧给太子找个正配吧。别叫他老惦记着宫女了。’于是找了蜀国的一个公主,在太子十六岁之时娶为太子妃。也正是现在的刘皇后-刘湘兰。

    离阳历459年。太子大婚第二年,长公主尉迟引凤就出生了。没能得个皇孙,正德皇帝有点失望。就赐名‘引凤’。

    啥意思呢,因为凤凰中,凤为公。所以‘引凤’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引来一个男孩。

    同年,建武帝的生母赵皇后,也把她家的侄女嫁给了太子。自己费这么大力气保下的太子,身边怎么能没自己人。正德皇帝知道皇后那点心思。他交代给太子;即使她嫁进来,她的子嗣也绝不能立为太子。不然,这离阳国岂不成了南宋的后花园。就这样,建武帝第二个妃子,南宋皇室之女-赵晓倩也嫁给了太子。也就是现在的赵贵妃。

    离阳历460年,便有了现在的二皇子尉迟非征。正德皇帝气不打一处来,这该生的不生,不该生的全生了。气的他直接赐名‘非征’。

    表面看,好像是说爱好和平,不要轻动刀戈。实际就是隐晦的在说,这个皇孙不是正统。

    有这几次教训下来,建武帝也摸清了父皇的意思,也不敢随便乱生了。

    消停了没两年,离阳历463年,建武帝和他正妃刘氏诞下二公主。

    老正德皇帝真是怀疑自己的眼光了。怎么连着生了两个女孩,是不是该给太子再娶个妃子。懂了这个心思的正德皇帝,就给二公主取名‘休沐’。其实是同音朽木。意思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给你机会你也不顶用啊?”所以二公主就叫尉迟休沐。

    离阳历465年,时任御史台大夫的司马腾,把他的孙女,也就是司马微的姐姐-司马晴嫁给了还是太子的建武帝。司马晴也正是后宫的司马贵妃。正德皇帝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没打算换太子,就给你再找一个后台。你赶紧帮我生个好皇孙。

    离阳历467年,建武帝和司马晴终于生下了一个让正德皇帝满意的好皇孙。三皇子尉迟鲍玺出生。‘鲍玺’什么意思呢,就是抱玺的意思,指这个孩子是抱着玉玺出生的。等于正德皇帝默认了这个皇孙继承人的位置。直到这时,建武帝才彻底坐稳了太子的位置。

    离阳历469年,建武帝又娶了离阳商会的会长之女-王淑慧为太子嫔。也就是现在后宫的淑妃。

    离阳历471年,建武帝和淑妃诞下了四皇子--尉迟骁战。这次正德皇帝没再给皇孙赐字。‘骁战’的名字是建武帝自己起的。意思是希望四子以后能骁勇善战。

    同年,赵贵妃也给建武帝诞下了一个公主。三公主尉迟熏玉诞生。这位公主也是太子自己娶的名字。三公主极受正德皇帝喜爱,从小娇生惯养。她二哥尉迟非征也十分宠着她。

    离阳历473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掌管御史台五十多年的司马腾终于去世了。

    国之重权,三驾马车之一的御史台出于权利真空状态。正德皇帝建议由其副手御史台大夫庞龙接任这个位置。

    但是接下来在三司会选中。潘桂仁作为尚书苑的代表,三司的首领,先是一票投给了时任大理寺少卿的司马懿。而司马家不知用何种手段,竟然也说服了督查苑的首领-左堤司江镇庭。他也投了司马懿一票。正德皇帝怔怔看着这个结果,他知道自己的这一票已经不重要了。他表情隐晦的挣扎了半天,最终把这第三票也投给了司马懿。司马懿毫无争议的接过了三驾马车的监国之权。一时间,司马家在整个京城风光无两。

    大家私下都在议论:这御史台成了他司马家的私产了?

    这第二件事,就比不上第一件那么受人关注了。太子正妃刘湘兰终于给太子诞下了一个儿子。建武帝本以为这次还是自己起名,没想到时隔多年。老皇帝正德皇帝又跑来给皇孙起了名字。五皇子尉迟承天诞生了。这次正德皇帝没玩什么谐音梗,也没有隐晦表达。就是要五皇子承接上天的恩赐,继承大统。建武帝也没搞清楚老爹到底怎么想的。反正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你说了算。

    离阳历475年,淑妃为太子生了四公主。太子取名尉迟纳兰。

    离阳历479年,司马晴又为建武帝诞下最小的皇子。六皇子尉迟郄虢。这个名字竟然还是正德皇帝取的。此时正德皇帝已经七十多岁高龄。很多重要的场合他都很少出席了。但是这六皇子的出生却把他老人家惊动了。而建武帝听到父皇给皇孙取的名字,差点没吓得尿裤。‘郄虢’不就是窃国的音译嘛。

    至此,建武帝的六个皇子,四个公主就全部到齐了。除了老五,老六尚在读书。其余皇子要么已经派去军队历练。要么仍在京城重地值守。只是建武帝却迟迟没有立下太子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