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昭帝本纪 » 第七十八章 战起(二)

第七十八章 战起(二)

    御书房。

    景成帝问陆雨:“办妥了?”

    陆雨笑道:“陛下不过是要用臣的身份罢了,否则这样的小事有什么值得问的。”

    景成帝也笑道:“你这是在说朕杀鸡用牛刀了?”

    陆雨忙摆手:“不敢不敢。只是陛下,真的不愿对大食出兵吗?”

    “哦?”景成帝放下笔看向她,“坐,云润何出此言?”

    君臣二人自潜邸起便相识,不拘小节礼数。

    陆雨在殿中的椅子上坐下:“据臣所知,赤州折冲府已经以演练的名义,将各县兵马聚集在西部,庭州折冲府也在向东北调兵,连青州折冲府都有动作。各州的府仓、义仓、转运仓在以秋收征税的名义盘点存粮。还有几个矿产州,若是没有皇命,给她们一百个胆子,都不敢私造兵器的。”

    景成帝“哈哈”一笑:“果然瞒不过你。大周与大食,为了这条商路的控制权,迟早有一战。朕以为这一战还有几年光景,没想到大食国内政变,新帝急于立威,竟这么早便开始了东征。此时应战,算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但总体来说,对大周利远大于害。”

    “那陛下为何……”话没说完,陆雨便明白了。

    如果现在太女的位置上还是敬怀太女,景成帝一定当机立断,根本不用遮遮掩掩做这么多小动作。

    因为敬怀太女有几十年的时间稳固地位,而现在,太女新立,虽然景成帝已经尽力减少了很多威胁到太女地位的因素,但是太女不早些拿出令人信服的决策,太女之位始终不稳固。

    这次对大食的战争便是个机会。为此,景成帝不惜亲身入局,做太女“力排众议”路上最大的阻碍。

    景成帝看她的表情,笑道:“老三这孩子心思重,不过是给她添点乱子,看她要如何应对罢了。今夜恐怕对她来说,是个难眠夜哦。”

    陆雨感慨之中也撑起一抹笑意:“陛下对待太女,也是一片为母之心。”

    景成帝却敛了笑意:“云润,朕不瞒你,近些日子来,朕总是梦见冬儿,他质问朕,说好要让琮儿好好活着,为什么让她假死,还把她赶到金洲那样的蛮荒之地去。朕竟无言以对,随后就惊醒了。朕恐怕快要去见冬儿了,就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原谅朕。”

    敬怀太女“离世”后,景成帝生了几场大病,但总归都痊愈了,气色看上去也还不错,众人都当龙体无碍。

    听她这么一说,陆雨心中一惊,忙宽慰道:“陛下只是太过于思念敬怀太女和庄穆皇后,这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景成帝苦笑:“罢了,这次对阵大食军队,你可有主帅人选?”

    陆雨狡黠:“陛下和太女心中都有人选,臣就不浪费心思了,左不过也就是那几位将军。”

    景成帝笑骂:“老狐狸。”

    二人没有料错,这一夜对元琦来说,的确是辗转难眠。

    她实在不愿意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但景成帝的态度令人捉摸不透。

    朝会上,这份来自于伊昌的战报,自然就成了讨论的重点。

    主战派与主和派吵吵嚷嚷,可元琦一反常态地一言不发。

    “太女,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元琦仿佛刚刚回过神来。

    “合河求援一事,你的想法呢,是战是和?”景成帝又问一遍。

    元琦这才仿佛下定决心一般:“儿臣请战。”

    景成帝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再看过去,依旧是那个威严的帝王:“说说看。”

    早就烂熟于心的事情,人口粮草军队兵器行军路线,在元琦口中一一道来。

    早朝会变成了太女舌战主和派。

    结果毫无悬念,这一场战争势在必行。

    “诸位爱卿,谁可领兵出战?”

    朝臣们举荐自荐,不出陆雨所料,人选只有那几位。

    卫家的,薛家的,裴家的,还有几位武进士。

    薛家在景成一朝由武转文,长房薛绍如今已经官居右相,只留了二房薛绪一支依旧是武将,但其势已大不如前,这几年只是戍卫京城,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几位武进士资历尚浅,作为副将尚可,作为主将有些不够格。

    最后只留下了卫家和裴家的人选。

    散朝后,景成帝问元琦:“主帅人选,你看好谁?”

    “儿臣推举裴梓良。”

    这令景成帝感到有些意外:“卫允禾、卫牧野她们几个都入不了你的眼?”

    元琦解释道:“裴家祖籍庭州,和西域环境相仿,裴梓良更能适应战场的环境,能够根据地形气候灵活用兵。这次出兵,不是帮助合河击退大食军队就算终结,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裴梓良在这方面有优势。”

    “你这就有些偏颇了。不说牧野牧诚,允禾可是生在伊昌,长在伊昌,虽说是中原人,可对西域环境的熟悉,不比裴梓良差。”景成帝反驳。

    “卫家,儿臣想分出一支去金洲,护持大姐。”

    这是景成帝没有料到的。

    “大姐在金洲没有身份,儿臣想将金洲作为兴盈的封地,将来可以名正言顺送兴盈和大姐夫去金洲。金洲距中原甚远,万一有什么变故,儿臣鞭长莫及。送一支军队过去,又要对大姐对兴盈忠心,卫家是最好的选择。卫四娘子卫五娘子和父后感情深厚,更是其中优选。”

    景成帝看着她,心情复杂:“都是卫家的人,你就不怕将来金洲姓了卫?”

    元琦笑道:“有大姐在呢,当了这么多年太女,如何制衡世家和外戚,大姐才是得了母皇的真传。金洲我可以送给大姐,但是也有个要求,金洲要永远姓元。大姐答应的事情,少有做不到的。”

    这两个女儿之间的情谊,令景成帝欣慰,甚至有一点羡慕。

    “琮儿能得你这样的回报,是她的幸运。都依你吧。”

    景成三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调集赤州、庭州三万府兵,出伊昌,汇集沿途西域诸国共两万军队,驰援合河。

    命忠武将军裴梓良为主帅,游骑将军张岱为副帅,出征大食。

    十一月,景成帝前往温泉行宫养病,太女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