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昭帝本纪 » 第三十九章 代价(一)

第三十九章 代价(一)

    大周的态度很明显,要想和谈,恐怕得付出一些代价。可两国这些年被高丽压着,战争又消耗了不少民力,实在拿不出什么可以让大周看得上眼的东西了。

    二人各自计较,颇为愁苦。

    元琦晾了她们两天,直到第三天,才在驿馆的花厅里接待了两人。

    两位使臣知道这是这位大周亲王的下马威,可自己身上背负着王上的旨意,又拿不出什么可以与大周交好的东西,不敢有半点怨言。

    元琦的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笑容里夹杂着许多不耐,更是让两位使臣心虚不已。

    “小臣参见襄亲王殿下。”

    元琦示意她们免礼:“二位使臣请坐。”

    待她们坐下,元琦只是喝茶,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一句都不说。

    二人交换了个眼色,新罗使臣只能主动提起:“小臣此次前来大周,带着王上交好的国书,我新罗愿与大周永世交好,互通有无。”

    百济使臣连忙接着道:“我百济王上也是此意。大周国富民强,引万邦来朝。王上倾慕大周已久,愿永以为好。”

    元琦盖上茶盖,发出“叮”的一声响:“新罗百济联合扶桑,向高丽发起战事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要和大周交好了?派人刺杀高丽王和王太后的时候怎么不倾慕已久了?二位王上这样的倾慕,我大周可当不起。二位带着这样的诚意来和谈,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大周礼仪之邦,更不会对二位有什么失礼之处,但是也请二位好自为之。”

    二人顿时冷汗涔涔。

    高丽王太后是大周皇帝的亲弟弟,若是说和高丽开战,只是国与国的摩擦,刺杀高丽王太后,可就是惹到了大周皇帝了。

    新罗使臣擦了擦冷汗,灵光一闪:“殿下容禀,新罗和高丽的过节,那要追溯到百年之前,但也仅限于两国交战。我王倾慕中原文化,行礼仪之道,怎么会做出刺杀这样阴暗之事,这其中定有误会啊。”

    元琦抬眼看她:“哦?有什么误会?”

    百济使臣尚未转过念头来,只听新罗使臣说道:“扶桑使臣来到新罗,说高丽截了他们一批海船,如果我们能帮她们抢回海船,愿以十万两白银作为答谢。高丽在王太后的励精图治之下,日益繁荣,我王本有犹豫。可扶桑使臣又说,她们有办法让高丽王和王太后没办法主持大局。”

    元琦微微眯起眼:“这么说,高丽王和王太后遇刺,都是扶桑动的手?”

    百济使臣这才明白过来新罗使臣的用意,祸水东引。忙跟着附和道:“正是,扶桑也是这样劝说我王的。”

    元琦冷笑:“扶桑内乱不断,拿的出二十万两白银?二位当本王是个傻子,可以随意耍着玩?”

    二人顿时吓得腿软:“殿下明鉴,那扶桑使臣带着一万两白银来的,说剩下的事成之后再给,想来定然是糊弄人的。小臣万万不敢对殿下说谎。”

    元琦放下茶盏:“二位今日的一言一行,本王必定如实禀报母皇。”说着便要起身向外走。

    百济使臣像是想起了什么,顾不得什么礼仪,一把抓住元琦的袖子,几乎是喊出来的:“扶桑有银矿,有个大银矿!”

    果然成功让元琦停住了脚步。

    新罗使臣一脸怀疑地看着她,扶桑有银矿的事情,肯定牢牢瞒住,怎么会让百济知道了?这时候编出这么个荒谬的理由,下场只会更惨。

    元琦重新坐回去:“你说的是真的?你怎么知道扶桑有个银矿?”

    原本元琦的打算,是让新罗百济背刺扶桑这个盟友,让她们无暇再在高丽局势上蹦跶,安安稳稳把吕宋收入大周版图。没想到这么一施压,倒是炸出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百济使臣并没有把握,刚才只是不过脑子脱口而出。

    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扶桑近一年多来,经常有船队前往高丽,采买煤炭。那船虽比不上大周的千石大船,但是数量绝对不小。她们在我百济沿岸停靠时,出手也极为阔绰,都是新铸的银锭子,成色和以往的都不一样。”

    元琦沉吟。百济使臣的话虽然有些捕风捉影,但扶桑敢夸下海口,许诺出去二十万两白银,甚至还先拿出两万两安抚新罗百济,也像是有些底气的。

    难道真的有个大银矿?

    若是真的,那接下来的计划少不得要变一变了。

    新罗使臣脑子转的快,看见元琦的神色,立即道:“刺杀的事情一出,王上震怒,我们新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伤害荣安公主的。此次和谈,我们也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新罗愿为殿下驱策,调查高丽王遇刺的真相,同时,扶桑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是我们能查到的,一定第一时间送到殿下的案头。那这次和谈的事情?”

    元琦喜欢这种聪明人:“本王今日便具折向母皇陈情,想来很快二位就可以受召觐见了。”

    新罗使臣却并不满足:“高丽先王求娶荣安公主后,高丽国力日渐强盛。我新罗王上,今年二十又二,后位虚悬,不知是否有幸求娶大周公主?”

    新罗王居然把主意打倒了大周公主的头上。

    当年高丽求娶,景成帝刚刚登基,大周历经多年战事,国库空虚,民力不足,不宜在高丽一事上再生事端,这才把正经的皇室公主嫁去了高丽。

    如今景成帝在位二十多年,国富民强,新罗刚刚战败,还敢肖想大周公主。让景成帝的亲子去给新罗王太后,那个曾经的扶桑公主做女婿,元琦相信,只要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提及,必定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现在也不能明着拒绝,元琦只能含糊道:“大周今非昔比,新罗王至少要拿出些诚意来,本王才能在母皇面前开这个口。”

    新罗使臣清楚,这位殿下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便点头道:“这是自然,殿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