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昭帝本纪 » 第十九章 囹圄(二)

第十九章 囹圄(二)

    景成二十七年四月,皇帝赐婚宝静公主和金吾卫校尉薛思淼。

    “你要南川做陪嫁?”景成帝放下笔,看了南川一眼,问元澜,“你的理由。”

    南川面色惨白,满脸不可置信。

    元澜抱着景成帝的胳膊:“母皇,前些日子我让南川替我绣的荷包,薛小姐赞不绝口。我,我就说是我绣的。日后若是再有什么绣品,岂不就穿帮了?”

    景成帝无奈:“宫中那么多绣夫你随意挑,偏偏看中了朕跟前的南川。你堂堂公主,谁还敢让你做绣活儿不成?”

    元澜痴缠了半晌,也没得到皇帝松口,气呼呼走了。

    良君见他气鼓鼓的样子,不由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气成这样?”

    元澜把南川的事情说了,越说良君的表情越严肃,到了最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又笑道:“你真喜欢南川?”

    元澜点头。

    “罢了,父君去替你把南川要来。”

    元澜这些不着调的理由,皇帝肯定不会松口。想把南川要来,还得对症下药。

    “去前头瞧瞧陛下,说本宫请陛下来用膳。”

    景成帝听良君宫里的宫侍前来传话,心知是元澜在这里没得到想要的,又搬来了救兵,不免好笑,却还是去了良君宫中。

    用完晚膳,景成帝与良君对坐喝茶。

    “是澜儿那孩子,想要南川做陪嫁,央臣侍求一求陛下。正好臣侍也有几句话和陛下说。”

    景成帝放下茶盏,笑道:“那你且说一说。”

    “臣侍便斗胆了。南川出身寒微,自己虽有才名,却没有什么倚仗,不过是得了陛下的青眼,才会受到追捧。陛下疼惜他,允他自主择妻。可一旦脱离了皇宫,他没有了价值,日后在妻家的日子不一定会好过。”

    景成帝不由敛了神色。南川有御前的身份,众人想从他口中得到皇帝一星半点的消息,对他客气有加。他若是离宫嫁人,该给他赐一个什么样的妻主,才能没有利益牵扯,又能保他平安喜乐?

    良君看着景成帝的神色,知道自己说到了重点,接着道:“澜儿和南川是旧识,南川跟着澜儿去公主府,谁也不能给他气受,也不会有人觊觎他。”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即便他不愿伺候驸马,过几年挑个好人家,从公主府把他嫁出去,也没有了后患。

    “陛下若是担心许他自主择妻的承诺,便先问上一问,他若是不愿,臣侍便去劝澜儿打消这个念头,决计不让陛下为难。”

    景成帝叹了口气:“罢了,青岚,你明日去问问南川,再来禀报朕。”

    有了元澜的举动在先,南川虽然不知道良君怎么说动了皇帝,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有了准备。

    面对青岚的问话,南川不卑不亢道:“岚总管,能否容我思量几日?”

    毕竟是终身大事,即便不伺候驸马,从宫里出嫁和从公主府出嫁,分量大有不同。青岚自是无不可。

    远在渭州剿匪的元瑾收到了京中的消息,神色晦暗难辨。沉思许久,提笔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回京城。

    元琦对暗中的这一切都不知情,她正在借由粮价一事,谋划由工部转向户部的职位。

    “殿下,宫里来人了,请殿下进宫。”元琦正在卓氏的院子里用晚膳,明馨进来禀报。

    “来的是谁?可有说是什么事情?”

    明馨一脸严肃:“来的是青岚总管,只说请殿下进宫。”

    元琦心头不安。这些年,除非大事,这种跑腿传话的事情,青岚很少做了。现在已经掌灯时分,什么事情需要紧急召她进宫?

    来不及思索更多,元琦一边召人来更衣一边对卓氏道:“你别慌张,在院子里带好宁儿。若是有什么事情寻正君,正君若是不在,你便是这府上最大的主子,你自己决定。”

    又吩咐侍从:“去知会正君一声,本王进宫去了。”

    收拾妥当了,和明馨去前院见青岚。

    “奴才见过襄亲王殿下。陛下有旨,传襄亲王即刻进宫,不得延误。”

    元琦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递给青岚:“青岚总管辛苦。”

    青岚连连推辞:“殿下使不得,奴才替皇上传话是分内之事,当不得辛苦。”

    只说些托辞,旁的一句话没有。元琦心中一沉。

    青岚跟随景成帝快三十年,皇帝不发话,谁也别想从他嘴里听到半个字。若是好事,何须这样藏着掖着?

    襄亲王府在外三坊的庆仁坊,离皇宫很近。不多时,便进了宫。

    青岚领着她一路到了御书房,景成帝正在批折子,南川伺候在侧,气氛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紧绷,和平日里一般无二。

    元琦行礼,景成帝抬眼,复又低头批折子:“老三来了,青岚,赐座。”

    元琦忐忑不安地坐下,景成帝写完最后一笔,合上折子,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朕传你来,不是什么国事,一点家事而已。”

    元琦心中更没底:“不知母皇说的,是何家事?”

    景成帝侧过头去:“南川,你自己说。”

    南川从阴影里走出来:“奴才斗胆问殿下,殿下说过的,只要奴才愿意,襄亲王府便有奴才的容身之所,这句话可还作数?”

    声音不大,却似一声惊雷,炸的元琦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本王,本王何时同你说过这样的话?”

    南川似是愣住,定定地看着她,脸上渐渐浮起悲伤之色:“殿下,殿下说没有便没有罢。”说完便跪在景成帝面前:“陛下,南川心事已了,愿随宝静公主出阁。”

    元琦见他这是铁了心要往自己头上扣帽子了,也起身跪倒:“母皇明鉴,儿臣与南川公子从无私下往来,平日里在御书房偶遇,身边也多有同僚在场。这样的话,儿臣从未说过,母皇不可轻信一家之言啊。”

    和御前宫侍勾缠不清,会招来多大的祸事,元琦心里一清二楚,平日里和南川一众人也都刻意保持距离,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罪名从天而降?

    元琦很快冷静下来,意识到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局,一个宁愿放弃南川这个御前的棋子,也要设计自己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