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造反我最强 » 第六十章 血腥战场

第六十章 血腥战场

    然而还没有等明军冲击到山脚下,义军的第三轮炮击就开始了。

    这一次炮弹的命中率,更甚于前两次,只有两枚炮弹打偏了,剩下的炮弹都给明军带来了实打实的伤亡。

    十三道血肉胡同留下的是遍地残尸,埋葬的是数十条生命,当然或许还有明军继续进攻的勇气。

    与明军的大炮相比,用现代钢铁铸造的拿破仑大炮在性能上要优越上一大截。

    不仅仅在重量上更加的轻便,在射速,射程,威力上都是远胜于明军。

    而这一处炮兵阵地,更是赵元在一个月前就派手下修筑好的工事,有着优越的射击视野。

    若不是新招收的炮手动作上不甚熟练,在射击角度上更是只能靠着吕金宝校正,恐怕再射出三轮齐射也不成问题。

    好在赵元考虑好了很多问题,早在事先就准备了定装的发射药包,并用丝绸包裹好。要不然这帮憨货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问题。

    但是义军强大了,最头疼的便是他们的对手。

    面对十五门拿破仑炮猛烈的轰击,明军失去了他们本就为数不多的勇气。

    甚至对炮击的恐惧压过了他们对督战队的恐惧,这些被迫投入战场的可怜人拿起了刀枪转身向着后方的督战队冲击而去。

    只有数十人的督战队又怎么是千余明军的对手,很快他们的阵线便被冲垮,被挟裹着向明军大营冲击而去。

    而赵元站在炮兵阵地之上,笑着俯视着这一切,他很期待这一次的战争会不会就这样戏剧性的结束?

    可是曹文诏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很快就做出了应对之法。

    等待那些明军溃军的自然是曹部无情的弓箭。

    延安卫的披甲率很低,像那些军官的家丁们还好,那些普通的军户能有一件破旧的鸳鸯战袄已经算是好的了。

    虽然按照大明朝的军制,这些将士们每隔三年就能获得一件崭新的鸳鸯战袄。

    但是就像很多其他的制度一样,这一项规定早已被老爷们狠狠地践踏。什么?把白花花的银子花在那些苦哈哈的身上,真是造孽呀!

    于是乎,这一笔款项虽然出了户部的帐,但是却早已被各位老爷们瓜分殆尽,自然不会花在这些穷军户们的身上。

    可是祖传的鸳鸯战袄自然不能阻挡射来的利箭,这些从炮击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纷纷倒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大量的死伤,让这些疯狂的溃军稍微冷静了下来,吴用自然不会放过这一个机会,只见他扯着嗓子道:“诸位弟兄们,给俺可劲的冲,先登者官升三级,斩首一级赏半两银子。”

    这些可怜的军户既畏惧于曹部的无情杀戮,又为一两银子的赏格所吸引,于是在一些基层军官的带领下,他们又继续向凤凰山发起了冲击。

    死亡在炮击之下固然可怕,可是眼睁睁的看着一大家子的人都饿死在饥荒之下,才是真正的悲剧。

    虽然吴明生性贪虐,克扣军饷的事情更是没有少做。但是至少在大事上他还是拎得清的,每次在战场上许下的赏格吴明都如数兑现了。

    因为他也明白,克扣手下士卒的军饷乃是大明朝的惯例,甚至都不会引发手下过多的反抗。但是若是他彻底的失去了信誉,他吴明离死在战场上也就不远了。

    看着底下的明军重整旗鼓发起了冲锋,赵元笑着摇了摇头。

    这世间的事情果然没有意料的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变数。

    好在赵元早就做好了准备,今天他一定要送给这些明军一份大礼!

    拿破仑大炮以一分钟一发的速度向下方尽情地宣泄着炮火,其实若不是炮手不熟练的缘故,射速完全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到三发。当然现在情况紧急只能以打代练了。

    为了替家人争一口活命的粮食,这些明军士卒发挥了远超先前的勇气,顶着炮火向义军的阵地发起了冲击。

    但是山路崎岖而蜿蜒,这几百米的山路也成为了死亡之路。

    终于,明军冲到了离义军炮兵阵地只有五十步的地方,可是赵元却没有半点慌张。

    义军的大炮早就装填好了霰弹,随着赵元的命令一下,炮手们点燃了引线。

    伴随着十几声轰天震地的巨响,大量的钢珠铁球一股脑地向着明军倾泻而去。

    本来山路就格外的狭窄,明军为了冲锋队形又显得格外拥挤。于是乎,在霰弹的轰击下前几排的明军被彻底的一扫而空。

    巨大的伤亡彻底的将明军打懵了,恐惧在军中弥漫,崩溃已经不可阻挡。

    赵元自然会抓住战机,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刀盾营追着明军掩杀而去。

    与此同时,炮兵也调整了设计角度,将弹幕朝着曹文诏的本部延伸而去。

    曹文诏不愧乃当世名将,不仅仅作战时格外英勇,而且往往也能够准确的判断战场的形势。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曹文诏知道,现在的大势已经不可挽回,他需要做的是为陛下保存力量。

    于是在他的命令下,曹部的将士们涌向了马厩,骑着战马迅速的逃离了战场。

    今天是他曹文诏此生最大的一场失败,不仅将友军损失殆尽,就连他的本部损失几十人马。这让曹文诏在羞愤之余,下定决心一定要报仇雪恨。

    吴明也想要骑马逃跑,可是不幸的是,他的马儿被炮弹给惊到了,将他结结实实的摔倒在地。

    吴明有着整整二百多斤的体重,这一下子筋骨都快要摔散架了。

    而他的家丁在他的影响下,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面对即将追上来的贼军,吴明的家丁们毫不犹豫地将这位有着曹贼之好的上官丢下。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是家丁们的过错,而是这背后的故事往往有些难以启齿。毕竟身为男人,若不是没有办法,有谁愿意头上顶着一片青青草原呢?

    “投降不杀!”

    义军的老兵们喊着赵当家早就交代下来的口号,向明军进行了招降。

    而那些早就吓破了胆的将士们自然大多选择了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乖乖的投降,就连指挥使吴明都被义军成功的俘获。

    面对逃亡而去的曹文诏部,赵元却并没有下令追击。

    因为在战场上准确地判断敌我形势是一项将帅必备的才能,而赵元自然不会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毕竟他这点人马若是追击出去,曹文诏只要一个反冲锋,战争立马就会胜负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