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之吾愿有涯 » 青玉桉(9)

青玉桉(9)

    顺民策?

    也许他们就不用死了。

    郁青听得毛骨悚然,这顺民策分明就是一条打断民族脊梁的毒计。在北地之民被蹂躏了近二十年南晟那边又毫无作为之后,北地忽然出了一个新的政权,说他跟别的胡人不一样,只要你乖顺,他就会给你一条活路。

    北地还会有继续抗争的人吗?

    顺民......

    就像是眼前这个被胡人害的家破人亡自己还瞎了一只眼断了一只手的读书人一样,有多少人会因为想要作为一个顺民苟活下去而俯首?

    分明他还一边在用血泪去刻写石碑,说要警醒后来人,但却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做一个顺民了。

    郁青扭头去看悬玉,就见他眉头紧锁,面色铁青,难忍愤怒,却毫无意外之色。

    “师兄早就知道?”

    悬玉点头。

    “早年阿姊还在的时候,还会派人过江引渡南下之人。只是阿姊早亡,易昶这厮便借口每次过江都会折损兵士,便严令两岸不得往来,否则以通敌论处。

    当初沈治就是因为接到故友求助,违令北上,被治了个通敌的罪。要不是他一向豪迈,交游广阔,出事的时候文臣武将过半都为他求情,恐怕就不止是赐死那么简单了。”

    “都死了,他还想怎么样?”郁青惊道。

    “通敌,夷三族。”

    “啊......”古代刑罚确实狠,郁青心道,又问:“沈治当初去救的是谁?”

    “青山书院的前任院长楚衡。”悬玉答。

    “楚衡?!”郁青不可思议的抬眼,“当年女帝以留得青山在为名,将传承数百年的咸阳学宫改名青山书院,在固城城墙重建之后,就让大秦北境之内的所有学宫学子携藏书典籍集体南迁。

    当时楚衡以国难当头,天下学子慌慌而逃有失文人风骨,拒不南迁,并辞去院长一职。身先士卒,投身战场。

    听说当年随他离开的学子三千多人,后来就是这三千多人,在前朝被灭后还守了重黎城三年之久。这样的人,只要他站出来,都不用说话,就足以证明沈治不是通敌了吧?”

    悬玉道:“坏就坏在,沈治的确是收到楚衡的求助才不顾一切的北上救人。他过了江,也确实救了人,却不知为何没有将人带回到固城。

    他又不肯说出楚衡南下后到底去了哪里,所以这才被人坐实了‘通敌’的罪名。”

    郁青一脸不解,道:“楚衡既然南下了,为什么不出现?他怎么能看着朋友为他而死?还有沈治,那可是夷三族的大罪,他是不是缺心眼?”

    悬玉道:“楚衡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至于沈治,这是忠义。他定是受了楚衡之托,忠人之事。若非他是这样的人,当年姑母也不敢将阿姊交给他。沈治此人,答应了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郁青摊手,“不能理解。”

    悬玉笑笑,道:“不理解就不理解,你只需知道你不必如此,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只要保住自己就好。”

    郁青嘻嘻一笑,道:“如果是答应了师兄的事情,我也一定死也做到。”

    悬玉却严肃的对她又说了一遍,“你的命最重要,就算是答应了我的事情,为了你的命,也可以不管。我永远不会因为你做不到而责怪你。”

    郁青面上笑着应下,心里却想着,为了师兄,她也可以做个缺心眼的忠义之人。

    “师兄,听说当初重黎城破的时候,胡人为了泄愤不仅屠城,还将那里少了个片甲不留,你说楚衡是怎么逃出来的?他会不会......?”

    郁青欲言又止,历史上的楚衡没有当过咸阳学宫的院长,他最出名的是诗才和一篇在后世褒贬不一的骂李太后误国的文章。没有壮烈守城,只有被贬后又经历乱世的悲愤而亡。

    悬玉对郁青的未尽之言十分了然,道:“你是想问,楚衡是不是做了叛徒?”

    郁青道:“否则真的很难解释他怎么从那种环境下逃出来。”

    悬玉道:“听说过宝青坊吗?”

    郁青点头,这名字一听就知道又是赵佑宁蝴蝶出来的东西,所以下山后第一次从说书人嘴里听见这几个字,她还找人特意打听了一番。

    在那人的口中,宝青坊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神秘组织,分宫、商、角、徵、羽五部。

    固城四通八达的商道和南来北往的贸易全都是宝青坊的商部打通,佑宁年间,几乎整个大秦所有最赚钱的行当都掌握在宝青坊商部的手中。这些钱不入朝堂,没有人知道具体有多少,只知道天价的军费从这里来,大军的粮草从这里来,就连固城重建的费用也是从这里来,所有一切都不动用国库。

    不知这样,宝青坊也发挥了财可通神的作用。

    据说宝青坊徵部自成立之日起,大秦境内世家贵族官商大臣,但凡是有名有姓的人在女帝面前都没有秘密。

    据说宝青坊还是一个暗杀组织羽部,所有叛臣逆贼都逃不过它的追杀。

    反正就是无所不能。

    “宝青坊不是全员殉国了吗?”

    悬玉道:“仗打到最后,人逃的逃,死的死,最后姑母只能让宝青坊各部走上明面,商部筹粮运送辎重,徵、羽两部也不再监管朝臣,全部披甲上阵,身先士卒,这些人最后都跟姑母一起赴了国难。

    但宫商角徵羽一共五部,宫和角就连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是做什么的,只知道阿姊后来来信时提起,角部是一群江湖人士,名单似乎在姜熹风手上。”

    “云中姜氏的遗孤之一姜熹风?”

    “嗯。”

    “她不是和朝廷不睦吗?”郁青又一次惊讶。

    这次不用打听,毕竟云中姜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从初代到末代,几乎每任云中公主都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又因为一些神秘传说,后世关于云中公主系列的电视剧在她死得时候已经拍了三十几部,各个公主都有自己的一段传奇。

    其中唯一身负污名而死的,大概就是末代云中公主姜绮年了。

    前世史书记载,因为姜绮年贪权重利,屡屡向朝廷讨要粮草、扩充军队,以至于后来她说自己得到了‘预示梦’,请求朝廷派军驻守的时候,承启皇帝才会拒绝。

    后来姜绮年言辞越发恳切,承启帝才将信将疑,只是为了防止云中公主拥兵自重,要求她把长女姜熹风送到朝廷为质,姜绮年却屡屡推辞。

    就是这样才延误了战机,等到云中城快守不住的时候,姜绮年又弃城逃跑。

    云中城破,边关告急。姜绮年也成为了大秦灭亡的最大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