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先天道主 » 第三章 路见不平

第三章 路见不平

    春雨朦胧,道路颇有些泥泞。

    官道上倒是有些车水马龙的样子,大多都是像顾得庆一样,家境殷实,能支应的起车马护卫,选择独自送家中少年到郡城参加仙根测试的。

    原本所有适龄少年都要先到各自的州府报道,而后在各州府县衙组织的护送队伍下统一前往郡城参加仙根测试,但官府护送只能是保证安全送到,中途食宿条件都很不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少年往往无法适应这种环境,护送一遭生上一场大病也属寻常事。

    因此但凡家境不错的,大多都会选择使银子托关系从官府中抽出验身文书,自行护送前往郡城。

    待到测试清晨点验之时再凭验身文书点验便是。

    真正到州府报道接护送的,往往是一些寒门子弟和乡野少年,其中也不乏一些小乞丐,鱼龙混杂,玉砂俱下。

    仙来郡很大,东西近千里,南北也有七百余里,下辖有七府四十三县,治民数以百万计,仙根测试适龄的少年怕是有五六万人,这么多少年都要同一时间送到郡城,对各地官府力量也是很大考验,因此各地官府对这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按时在点验时报道,怎么去的不重要。

    “看来雍国朝廷官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还是不错的,难怪能够雄立东洲。”

    在马车的摇晃之中,顾青看着窗外络绎粼粼的马车,心里对朝廷的评价又调高了几分。

    仅仙来郡便数万少年参加测试,放到整个雍国,怕不是要几百万少年人。

    这规模,都快赶上地球上的高考了。

    能够组织如此大地域范围、人员范畴的统一行动,可不是谁拍拍脑袋决定就能办起来的,需要整个王朝上下各级官府互相配合运转才行。

    至少政令传达畅通,上级官府能对下级官府产生切实有效的指挥权,下级各层官府有着足够的资源和人力用以支应调度才行。

    顾青穿越以来没少看过退役官员的官坊邸报,对现在这个世界的了解渐渐充实起来。

    这个世界上有三片大陆,分别是东洲、中洲、西洲。

    东洲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雍国,占据了整个东洲六成多的面积。

    雍国的南面是云国,占据东洲大概两成多一点。

    剩下的一成左右是北面靠近北海的十几个州郡,不知为何既没有依附雍国,也没有形成一个小国,甚至货币都和雍国一模一样,但就是这么奇怪而正常常的保持了独立,各自为政,被雍国官府统称为境外诸郡,有时也称北海诸郡。

    而中洲和西洲的情况比较神秘,只知道有国家,却不知道具体的名字和情况,雍国的朝廷对此讳莫如深,从不在官坊的邸报上提及。

    民间对此中洲和西洲的传闻也不多,毕竟仅雍国占据的土地就够庞大了,东西南北纵横万余里,许多人从生到死甚至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在的郡。

    外洲异国,对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官道上摇摇晃晃走了一两个时辰,平日里锻炼习惯了的顾青便马车里待不住,干脆出来和护送的武师一样跟在马车后边走着,一路上东看细看,倒也不觉得无味。

    一开始两个武师还觉得顾青只是突发奇想,走不多远便会累了回到马车上,却没想到顾青越走越轻快,而且走路的步伐省力轻便,节奏不紧不慢,始终能跟得上,倒是让两位武师啧啧称奇,称赞顾青是个体格扎实,耐力出众,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顾青却是真的没怎么感觉出疲惫来,他原本就是田径出身的运动员,长跑拉练乃至于马拉松对前世的他也是常事,跟着马车走一天距离虽然长,但无非控制好步伐和呼吸的节奏就是了,算不上什么难度。

    日落偏西,顾青等人在一个集镇上客栈之中歇了一夜,第二天早饭过后又接着出发,终于在第二天戌时赶到了仙来郡城,在城门关闭的前两刻钟进城住进了顾得庆提前置办好的僻静小院中。

    连续两天赶路让一众人都是疲惫不堪,简单吃了晚饭便各自回房休息。顾得庆住在堂屋,顾青住在西户,两个武师住在门房,两个仆人则住在西配房。

    顾青也感受到了身体中克制不住的疲乏感,但他还是强打着精神坚持练完了一遍象天十二式,当再次感受到那种神秘力量莫名涌现,而后全身感觉到恢复的活力和精神后,才停止了今日的练习。

    走出房门到了偏房,见随行的两个家仆都已经睡下了,顾青干脆自己动手,烧了一大桶热水,洒上早已按比例配置好的药粉,舒舒服服泡了个药浴,然后换上干净衣服才上床休息。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顾青早早醒来,见两个家仆也刚刚醒来,正在热炉膛,便跟两人说了句自己上街转转,让他们在老爹顾得庆醒来后给他知会一声不在家里吃早饭了。

    仙来郡城颇大,顾青倒也不怕找不到路,他记忆之中顾得庆带着少年时的顾青来过,好像是两个姐姐未出嫁前参加仙根测试的时候,因此顾青对这里总是有些印象。

    街上慢慢走了两条街,顾青在记忆之中一个味道不错的烙饼早餐铺子停了下来,叫了一份烙饼一份汤,边吃边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的行人。

    许是清晨的缘故,街上的人不多,只有几个早餐铺子开着门,其中一家卖炊饼的不知为何特别红火,排队的人列成一条歪歪扭扭的长龙。

    炊饼铺子的门匾倒是很大,用朱砂写着仙味斋三个斗大的字。

    “老伯,为何那家炊饼这么红火?是有什么秘方吗?”

    顾青好奇的像摊主询问。

    “图个吉利呗,小兄弟,我看你年龄不大,估摸着也是来参加仙根测试的,不如你明日也早来排队讨个吉利。”

    摊主忙着没答话,旁边一个镖师打扮的精壮汉子笑呵呵的答话。

    这汉子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胡须茂盛,面前的案板上放着一把短刀和一个斗笠,斗笠旁还散落着几个空盘。

    显然是这汉子胃口颇大,连吃了几盘烙饼都未见饱。

    “想是有什么典故,还请大哥见教。”

    顾青朝汉子拱了拱手,一脸诚恳的请教。

    “这家炊饼铺子饼也平常,面也平常,铺子也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平日里生意做的也是不温不火,可每年惊蛰之后,春分之前,这件铺子便是仙来郡城最红火的商铺,便是京城里的御厨来了也比不过他,你可知为何?”

    那汉子呵呵一笑,却是给顾青半遮半掩的卖了个关子。

    “莫不是和仙根测试有关?”顾青试探着的问道

    “孺子可教也~!”

    那镖师汉子抿了一口汤,然后放下碗给顾青揭开谜底

    “这家铺子三十年前便开在这里了,当时的店主是现今店主的父亲,还不怎么红火,恰巧在那年惊蛰后春分前的某一天,一个小乞丐从门口经过,捡了一个不知谁人丢落在地烤糊了的炊饼,靠着这个炊饼熬到了仙根测试那一天,然后被选做了仙苗。从此这铺子便改名叫仙味斋,说是仙人尝过的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