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

    广陵,就是现扬州市的古城。

    春秋时期,广陵的西北部一带被称为邗国。而吴王夫差在蜀岗上筑邗城,并开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邗沟。

    后来,楚怀王又在邗城的基础上扩建,于是便有了广陵城。

    汉代,刘邦的侄子刘濞封号吴王、受封广陵,建立了吴国。刘濞到了广陵之后,借助广陵城近山临海之利,“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卖”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盐河,种稻栽桑,从而让广陵城成为周围首屈一指的集经济、交通、文化于一体的中心城市。

    而到了孙策时代,孙策在占领了广陵城之后,立刻就对广陵城修缮,因为孙策已经把广陵城作为自己北上的重要据点。

    建安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孙权顶着凛冽的大风走进了广陵城。

    二十天前,孙权结婚的时候,两个新人做点爱做的事的时候不冷不热的刚刚好!可仅仅二十天之后,孙权就恨不得把头缩进脖子里。

    孙权来到广陵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个火炉子,烤着冷的发抖的身体。“公瑾,士兵们的棉衣可是都发下去了?”

    “回主公,全都发下去了。可是这几天天气突然转冷,我军士兵有些不太适应。”

    周瑜比孙权早到了两天,由于周瑜一直忙着军中的事务,孙权也是看到了周瑜那冷的通红的双手。

    “公瑾也过来烤烤火吧。”孙权说了一句,忍不住又抱怨了起来,“这个鬼天气!”

    这个时候,周仓端着一碗热水来到了孙权的身后,“主公,喝碗热水暖暖身子吧!”

    孙权接了过来,忽然脑中一动,“公瑾,我军携带粮草可足?”

    周瑜微微一愣,说道:“粮草乃是大军征战之关键,这次带来了足够大军吃一个月的粮草。”

    “不少了!”孙权低头喝了一口热水,一股热流顺着喉咙而下,孙权瞬间就感觉暖和了不少。“通知各营,加餐。没有战事的时候每天的三餐之间再加两餐。这两餐就是热粥。告诉各营,这粥稀了没关系,但一定要热。另外,其余的三餐也得有热粥。天气本来就冷,再不吃点热乎的东西,谁能受得了。粮草的事不要担心,吾再让庞统紧急调过一批来。”

    喝过一碗热水之后,孙权搓了搓还热乎着的手,推开了房门又走进了大风之中。

    这一次,孙权登上了广陵城的南城门。城门外,从南边渡河而来的大军只剩下一截短短的尾巴,天黑之前所有的军队开进城里显然是没问题的。

    这一次,孙权并没有将整个江东所有的战兵都拉出来,而是只动用了五行营和麒麟军而已。

    曹操是强敌。不止是因为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流,即便是曹操麾下的士兵,也大多是百战精兵。而孙权麾下,虽然有十一营战兵,可其中只有五行营和山越营的士兵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至于后来组建的五卫营其兵士虽然也是经过三级考核挑选出来的强兵,可并没有上过战场。如果用他们来对付无论从什么地方看来都毫无弱点的曹操精兵,显然弱了不止一筹。

    孙权从南城门又来到了北城门,这次孙权没有再让周瑜跟着。虽然孙权以主公的身份随军北上,可孙权还是一如既往的将整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周瑜。

    在之前三年的时间里,孙权虽然身在吴陵山上,可孙权也并不是只傻傻的待在山上单纯的给吴夫人守丧。这三年里,孙权也看过不少的兵法兵书。可这次孙权需要面对的敌人是早已成名二十年的曹操。

    孙权一个初学者对战拥有百战经验的曹操,恐怕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孙权都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所以,孙权很有自知之明。

    按理来说,孙权将军权交给了周瑜,自己是不应该再跟着大军北上的。就好比之前孙权攻打江夏的时候。

    那时候,孙权也是跟现在一样,很大方的将军权交给了周瑜,可往往在一些时候,孙权总是总是忍不住横插一杠。

    而这一次,孙权面对的曹操绝对不是黄祖、刘表之流。如果万一孙权做一个错误的决定,恐怕就会让北伐的七万大军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孙权还是来了。

    孙权也不是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可孙权却也是知道,自己只要在广陵城待着或者随北伐大军一路进攻北上,恐怕自己无需亲临战场,只需要让士兵们知道自己就在他们的身后,就能引发出士兵们无尽的士气!

    之前,孙权在南城门上的时候虽然寒风凛冽,可等孙权登上北城门的时候,孙权感觉寒风似乎又凛冽了三分。

    从北城门上眺望,恰好能看到十里之外的先锋大营。就在孙权望着北边失神的时候,一个来人打断了孙权。

    “主公,徐州来报,曹操的青州兵已经过了东阳城,曹操及曹军的骑兵因为大雪被困在了徐县。”

    “下雪了么?”孙权喃喃的说了一句,忽然又说道:“这可是个好机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左都督,左都督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下雪了,没错。徐州的北边今年的雪来的特别早,早在三天之前,徐州的下邳郡的北边、东海国就被一场大雪覆盖了。

    曹操自许昌出发,三万骑兵紧赶慢赶还是正好赶上了大雪。曹操不是没有冒着大雪继续前进,在大军路过下邳郡的徐县的时候,三万骑兵已经冒着大雪走了一天。

    在大雪中露宿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没办法曹操只好下令进城,可休息了一夜之后,城外的大雪已经快到膝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行军虽然不是不行,可对战马的损伤太大了。曹操不舍的,也就停在了徐县城。

    不过好在提前出发的青州兵已经到了东阳县。东阳县其实距离孙权的广陵城也没多远了,从某个角度来说,交战的双方也是已经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

    广陵城上,前来报信的锦衣卫去找周瑜之后,孙权也立刻下了城墙跨上战马就奔城外的大营去了。

    广陵城外的这座大营,其实就是黄盖和程普的先锋大营。

    当孙权赶到大营的时候,黄盖和程普正在大营里巡视。

    “见过主公!”

    “见过主公!”

    孙权对二人摆了摆手,说道:“二位将军不必理会吾,吾只是来看看,你们忙吧!”

    黄盖和程普相视一眼,程普领着亲卫对孙权告罪一声,黄盖则是跟上了程普的步伐。

    “公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北边下雪了。曹操被困在了三百里之外,离着我们最近的曹军也留在了东阳城,没有继续往南。”

    黄盖一听,脑海里琢磨了一下,有些高兴的说道:“主公,这真是个好消息啊。我军的哨骑已经打探过了,从此地往北有一座城,名曰高邮,距离此地不过八十多里啊!”

    孙权微微一笑,“吾也正是因为此事而来啊!想来,过不了多久,公瑾也就来了!”

    果不其然,孙权和黄盖正在大营里看看有没有被大风卷起的帐篷的时候,周瑜派人来了。

    来者先是对孙权行了一礼,然后对黄盖、程普说道:“左都督有令,命讨逆郎将军与荡寇郎将军今夜夜袭高邮。另外,左都督还让卑职告诉二位将军,如果二位将军拿下了高邮城,那先锋军也就不必在这个鬼天气里连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

    “哈哈……”程普大笑一声,“汝且回去告诉左都督,两日后,吾在高邮城设宴宴请左都督,还是让左都督先想好怎么为吾向主公请功吧!”

    旁边的孙权一听不高兴了,“怎么?难道尔等的军功都是吃酒宴吃来的?看来,吾回去可是要好好的查一查啦!哈哈……”

    孙权当然不会无聊到真的去查麾下每一个将领的军功到底有多少,而孙权说这话本来也就是一句玩笑话。

    不过,话说程普和周瑜这俩人,之前的时候其实也不对付。毕竟一个是江东资历最老的老将军,一个是初出茅庐却又身居要位的年轻人。可这俩人毕竟也是在诸暨城同甘共苦了几年的战友,所以俩人也成了传说中的忘年之交。而今天,也许是因为周瑜的军令太过随意,所以程普也就忍不住放肆一回了。

    对于这些,其实孙权根本就没在意过。军伍中人本来就大多是些大老粗,能像是周瑜这样温文尔雅、谦卑有礼又精通兵法的儒将,能有几人?

    孙权在先锋军大营里并没有待太长的时间,不过孙权在临走前还特意的嘱咐了一句,“在临出战前,让士兵们都喝上一碗热粥,暖和和的上战场。”

    孙权回广陵城了,至于高邮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那就是黄盖和程普该操心的事了。不过,黄盖和程普也是知道,这事北伐的第一战,此战可是我许胜不许败,毕竟整个北伐七万大军都直勾勾的看着先锋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