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一百零二章 笨蛋一个

第一百零二章 笨蛋一个

    孙权给关羽和甘宁的任务是什么?剿匪!剿的是江夏郡的匪。可是,江夏郡的匪跑了,所以周仓也来了。

    其实,周仓临行前孙权只给了周仓一个任务,那就是无论如何把带着他们在外面转上一个月。

    于是乎,周仓打着孙权的幌子,借着剿匪的名义,一行六百零三人,浩浩荡荡的一不小心就开到了下隽城下。

    换个说法,周仓也好甘宁也罢乃至关羽,都没有想过要兵临下隽城。而且,当时众人也没有想到下隽城连成佛都没有关死。

    可,纵然如此,任何人也不敢贸然下令攻城。拿下一座下隽城也许没什么,可一旦引起长沙郡和江东的战争,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所以,场面的撂下几句话之后,周仓就领着人赶紧撤了。而当时,甘宁也问周仓咱们到底来干啥了,而周仓的回答是剿匪。所以,甘宁手一指,“东边就有一个大匪。咱们就去那吧。”而甘宁当时说的,其实就是马军。

    虽然周仓嘴里说着剿匪,可周仓知道自己肯定不能领着吴侯的亲卫去干郡兵干的事吧。所以,周仓找了个借口就在半路上驻扎了下来。

    可好死不死,程厚那倒霉鬼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程厚进了大营之后,众人才知道原来甘宁和程厚居然是老相识,而且还有不远处那山寨里的马军。

    于是,程厚和甘宁又说起了马军的过往。而周仓听后闲着没事感叹了一句,“原来是黄巾兄弟啊!”所以,周仓被甘宁硬拽着来到了山寨,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等甘宁和周仓回到大营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关羽更是诧异的问,你俩跑出去喝酒不是说明后天的才回来么?怎么这才半天就回来了。

    周仓没好气的给了甘宁一拳,这个小子,这是把我带进了狼窝啊。差点就回不来了!

    随后两个人把今天的惊心动魄跟关羽讲了讲,甘宁说的那个眉飞色舞啊,真让关羽后悔为什么自己没去。

    等第二天的时候,周仓才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跟孙权汇报呢。可报信的竹简才写了一半,忽然有一名亲卫进来了。“将军,在大营南三十里处发现了几名荆州兵的哨骑。距离太远,属下没有追上他们。”

    周仓顿了顿,“没关系,下去休息吧。”

    不过,就在那亲卫还没走出去的时候周仓忽然又说道:“通知兄弟们,今天拔营,咱们回江夏。”

    “诺!”周仓将没写完的竹简又仍到了一旁,既然自己要回去了,也就没必要再写了。

    当甘宁和关羽听到要开拔的消息后,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找到了周仓。周仓将哨骑的话重复了一遍,两个人同时点了点头。

    关羽道:“是该走了。”

    甘宁却有些兴趣的说道:“想来刘磐的大军不日就要抵达了。不若咱们打一下再走?”

    周仓却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亲卫可是主公的亲卫。他们应该随时站在主公的身前和身后。如今带着他们出来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事了。吾不能让主公冒险!”

    话说此时的孙权,现在已经来到了江夏郡下雉城城东七八十里的一个地方。

    这里山青水秀,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倒也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孙权的营地就扎在了一座矮山的山脚,不远处便是一条水流非常缓慢的小河。

    此时,距离甘宁、关羽南下剿匪已经过去十天了。这些日子,孙权跟鲁肃、陆逊几人谈天论地,无聊的时候钓几条鱼,惬意非凡。

    而今天,孙权手里捏着一张只有巴掌大的布锦揉玩着。“十几天了,终于等来了你们的消息。都十几天了,该来的也该快来了吧!”

    下雉城是一座人口还不到一万的城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下稚城比蕲春城离着江东近,可周瑜和程普并没有选择下稚作为楔入江夏郡的钉子。

    黄祖在安陆城授首之后,孙权就派出大军继续向东、向南进攻,其目的就是要占领整个江夏。而这个下稚城,离着蕲春城最近、离着豫章郡最近的小城,却是在最后,孙权走了之后由太史慈派去了一百人接收了过来。

    直到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下稚城里才只有一支六百人的郡兵。

    平静的小城,自从挂上江东的旗子后,往来的人逐渐增多了不少。可这些人大多也都是公干的官差。可今天,忽然有一支三十多人的车队开进了城里。

    这支车队是来自庐江郡,经过城门口门卫的检查车上拉的是农具。而且,车队的负责人还当着城门口诸多百姓的面告诉门卫,明天还有一支更加庞大的车队会抵达,那支车队拉着的是第一批救济粮和种子。

    然后,仅仅不到两个时辰之后,整个下雉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当初答应他们的粮食和种子马上就要来了。

    焦急而又迫切的等待中,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二天也就正午时分,下雉城外一股满天的尘土由远及近缓缓到来。

    现在城墙上的郡兵队正吆喝了一声,整座城池里都沸腾了。在百姓们炙热的目光中,一队由七百人、三百辆大车组成的车队缓缓的在城门口停了下来。

    而早就得到了消息下雉县长更是已经在城外等候了,可负责押送的官员却是说,粮食还得需要先卸在城外清点一遍。数目对了之后再转交给下雉县。另外,押送车子的役夫连着赶了近二十天的路,也需要休息。您还是后天一早再来领粮食吧。反正粮食都已经运来了,你也甭怕再跑了不是。

    下雉县长听后,友好的表示了一句,需不需要帮忙?我们从城里抽些人手帮你们卸车也可以啊。

    庐江来的官员连忙摆手谢绝了下雉县长的好意。

    两天之后,翘首以盼下雉县长又来到了城外,可城外除了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之外只剩下了维持秩序的十几个人。

    下雉县令好奇的问了一声,得到的回答是别的地方还需要运送粮食和种子,昨天他们就已经回去了。

    江夏初定,需要重整的地方还很多,下雉县令也没有在意,而立刻就安排自己的人开始往城里搬运、分发粮食。

    忙忙碌碌一整天,次日又是一支车队抵达了。而这次的车队规模就小了很多。不过是百十辆大车而已。

    第二天,下雉县令与庐江来人在城外各忙各的倒也是井井有条。

    第三天同是如此。可到了第四天,当下雉县令再来的时候,昨天还忙着卸车的那三百多役夫又是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这一次,在下雉县令看来,这批人恐怕跟上一批是同样的繁忙吧。所以也就没问,继续忙着搬粮食、分粮食。

    而且,由于这几天得到消息的百姓越来越多,所以聚集在城外的粮食堆积点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下雉县令怕见到了粮食失去了理智的百姓会作乱,特意调来了四百城中郡兵来维持秩序、保护粮食。至于其余的两百人则是待在了城里的分粮点,以防止被百姓们一哄而抢。

    而在此三天之前的大清早,九江郡的历阳县令府里的下人打开府门的时候,忽然发现在门口躺着一个五花大绑嘴里还塞着破布的人。

    “大人!大人!”下人没敢动了赶紧跑进府里去找县令了。等县令出来了之后,几个下人将那人从地上拽了起来。同时,还有一份用锦布包裹着的竹简掉到了地上。

    县令捡了起来,狐疑的看了一眼那个被绑着人。而那个人原本还平平静静的,此刻却开始挣扎了起来。

    县令一把将那人嘴巴里塞着的破布摘了下来,“说,这是什么?”

    “小人不知,小人不知啊!大人,小人是附近的百姓,今天天刚亮准备进城省亲。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两个黑衣人一掌就把小人打晕了,然后将这个东西塞进了小人怀里。等小人醒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了。”

    县令看了看那人,又看了看手中竹简。过了一会说道:“你说你被打晕了,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进了你的怀里?”

    “正是!正是!”那人连忙点头。

    那县令也是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笨蛋一个。来人,把他嘴再塞住,严加看管!”

    “诺!”

    那人被押了下去,县令回到了书房先打开了最外面的锦布。等照镜子准备打开竹简的时候才发现,那锦布上居然还有字……

    仅仅一盏茶的时间之后,县令大人急吼吼的从书房里冲了出来,急切的吼叫着,“那个人呢?押过来!不要忘了再加一绳子。”

    “来人,立刻去请都尉大人。就说吾有要事相商。请他快快来府。”

    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后,一队队伍从历阳出发了。这支队伍有五六百人。而其中几乎清一色的郡兵,其中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骑着马身着铠甲的都尉和一辆拉着犯人的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