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赤焰长歌:上 » 第十三章 金陵围城之绝地重生(五)

第十三章 金陵围城之绝地重生(五)

    第一百一十一回_内讧

    梁帝这几天频繁地被皇后和两个皇叔打搅,不胜其烦。他有自己的打算,他想亲自问问二儿子,南宫丞相的死到底和他有没有关系。他不停地追问周胥,为什么泓奕还没回京。周胥眼见梁帝病弱不堪,不敢实言相告,借口说梁王被剥夺了监国权力,心情不好,好像回梁洲去了,目前不能确定梁王的具体行踪。

    梁帝心情抑郁,他最担心的是京城周边住满了军队,一旦局势失控,金陵恐怕有血光之灾。为了稳住局势,梁帝同意开启宗族议事,讨论储君的问题。诚王和胤王竭力推荐四皇子泓纪为储君,他们对俊王萧泓麒颇有微词,又把他卖官和收纳男宠的事情搬出来讲了一遍,说俊王德行有亏,不配储君之位。皇后气得咬牙切齿,她与哥哥钟裴商议,打算把两位皇叔逐出京城。

    诚王和胤王住在四方馆,他们有自己的侍卫保护,要想驱逐他们就必须动用军队,比如禁军或者巡防营。可是没有周胥的同意,钟裴也不能调动禁军。巡防营在谢理的控制之下,谢理声言巡防营只负责金陵的城防,不过问其他任何事情。皇后与钟相兄妹俩最后决定借助南宫太的右路军驱逐诚王和胤王。这天夜晚,萧泓麒出城去找南宫太,没想到一个危险正在等待着他。

    萧泓珺带领麒麟军的两个营驻扎在金陵城北,因为没有圣旨,所以他不能进城。元虚联络了他,把他带到右路军的大本营,让他与南宫太见面。这是他们二人自齐州分手后的再次相聚。南宫太见了头戴王冠的萧泓珺,拱手说道:

    “恭喜贺喜兰陵王,这么快就承袭了王位。自齐州一别,十分思念,一想起老弟在邺城舍生忘死与北燕战斗,就由衷地敬佩。”

    萧泓珺谦逊地说道:“南宫兄过奖了,我也十分想念南宫兄。我身为大梁的子民,为国家而战理所当然。今日重逢,希望能与南宫兄再次携手共进,为国家效力。”

    南宫太让座上茶,与萧泓珺寒暄起来,没完没了。他们说完了齐州又问永州,家长里短无话不谈。元虚坐在一旁,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不得不打断他们的谈话,说道:

    “二位王爷今日重逢是来拉家常的吗?你们驻军京城可不是来度假的,还是谈正事吧。”

    南宫太不好意思地冲着元虚笑了笑,说道:“师爷莫急,因为好久不见泓珺老弟了,所以家常话多了些。感谢老弟到我的大营来看我,与我共商大计。咱们听师爷的,谈正事吧。我称呼你老弟,你不会介意吧?”

    萧泓珺笑着说道:“南宫兄太客气了,我是武陵王的继子,的确是你的表弟,你称呼我老弟理所当然。”

    南宫太哈哈一笑说道:“你看,你看,我糊涂到把姑姑都忘了,真是不应该。”说完,他看了看元虚,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

    “再次感谢老弟能响应我的呼吁发兵京城,现在皇上已经剥夺了梁王的监国权力,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了。本该撤军,可是储君未立,皇上病重,国家的根本大事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还不能撤军。今日想与老弟商议一下储君之事,不知可否?”

    萧泓珺说道:“你我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与大哥相比,我算是初来乍到,涉世不深,我想先听听大哥的想法。”

    南宫太含含糊糊地说道:“册立储君是国家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梁王已经被排除在外,现在只有俊王和四皇子泓纪有资格争取储君之位。我听说你推荐四皇子为太子,我有心支持,可是皇后派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们都支持俊王,我担心一旦俊王成为储君,我们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萧泓珺说道:“大哥的顾虑我能理解,其实我的想法比较单纯,选择储君要为江山社稷着想。俊王曾经是太子,因为行为不端,犯下大错而被废黜,可是他在被废之后并未痛改前非,实在不应该复位。泓纪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年,聪明好学,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英明的君主,所以我选择泓纪。”

    南宫太迟疑地说道:“你说得有道理,可是现在不是讲理的时候,是拼实力的时候,我们斗得过皇后吗?”

    萧泓珺说道:“你我手握兵权,怎么会斗不过她呢?我们继续驻军在京城周边,不就是要让皇后看到我们的态度吗?她虽然贵为皇后,但是也不能一手遮天,也不能为了私利而不顾江山社稷的未来,不是吗?”

    南宫太说道:“老弟,你说得都对。可是你我都在城外,皇后离皇上最近,万一皇上糊里糊涂地听了皇后的话,复立俊王为储君,我们该如何收场呢?”

    萧泓珺说道:“你我只需尽人事听天命,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南宫太瞪着眼睛说道:“老弟你好潇洒,哥哥我可比不了你。你单身一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可是我这里有整个家族。你姓箫,而我是个异姓王,我不能简单地为了问心无愧而做事。看来我还是撤军为妙,既然已经打倒了梁王,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我不应该再掺和你们萧家的事了。”

    坐在一旁听二人对话的元虚坐不住了,他好不容易说服南宫太支持泓纪,可是一番谈话后南宫太的态度又变了,这让他始料未及。他走到二人身边说道:

    “二位王爷别只顾商议大事,我让后厨备了宵夜,你们边吃边谈。”

    元虚的意图是打断二人的谈话,化解僵局,然后再找机会说服南宫太。就在这时,门外卫兵来报,俊王殿下来访。南宫太有些措手不及,他不想让萧泓麒看到萧泓珺在他的大营里,于是他把萧泓珺和元虚请到邻近的一所帐篷里,抱歉地说道:

    “老弟,你在这里稍事休息,我去见见俊王,看看他深夜来访究竟想干什么,我去去就来。”

    南宫太离开了,元虚背着手在大帐里踱步,萧泓珺说道:

    “舅舅,看来南宫太并没有如您所说那样支持泓纪和我。”

    元虚转着眼珠说道:“是呀,这个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我能理解他的担心,看来我们要另辟蹊径。”

    萧泓珺好奇地问道:“另辟蹊径?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元虚停住脚步说道:“南宫太说得不错,现在是拼实力的时候,不是讲道理的时候。皇后比我们更有实力,她的实力就是她拥有百官,离皇上更近。皇上病糊涂了,很可能会听信皇后的话,下旨让俊王复位。一旦圣旨出炉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所以我们要用更好的办法来阻止俊王。”

    萧泓珺说道:“舅舅深谋远虑,一定已经想出办法来了,是吗?”

    元虚说道:“办法是有,现在就看你的了。”

    萧泓珺说道:“舅舅请说,我该做什么?”

    元虚目光炯炯,盯着萧泓珺说道:“机会就在眼前,俊王就是个草包,他深夜来找南宫太,把自己置身于险境,怪不得我们。”

    萧泓珺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舅舅是想在右路军的大营里除掉他吗?”

    元虚说道:“为什么不呢?他自己送上门来,除掉了他,你就是监国亲王,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萧泓珺压低声音说道:“南宫太有那么大胆子吗?他敢这么做吗?”

    元虚说道:“不能指望南宫太,你来做这件事。”

    萧泓珺说道:“我们都是外人,在右路军的大营里动手恐怕不方便吧。这里到处是右路军的人,而且俊王也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有侍卫。”

    元虚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说得对,不能在此动手。你马上离开这里,在俊王回城的路上设伏,多安排些人手,务必将他们一举歼灭,不留一个活口。等会儿我去告诉南宫太,就说你有事先走了,改日再商谈。这次务必要一击而中,一劳永逸。”

    萧泓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匆匆离去。

    萧泓麒有个完美的打算,他打算让南宫太派杀手到四方馆行刺诚王和胤王。一旦诚王和胤王没了,他就有把握复位了。可是南宫太学精了,刚才与萧泓珺的谈话让他彻底明白了,他最好不要卷入储君之争。他已经对俊王有恩,那就到此为止,他想撤军了。

    对于萧泓麒的要求,南宫太没有马上答复,他说要考虑考虑。萧泓麒心中不满,他在离开的时候反复叮嘱南宫太要尽快答复,并明确表示,只要能除掉诚王和胤王,将来会赏赐他一倍的封地。南宫太假意感谢,像送瘟神一样送走了萧泓麒。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兴趣再与萧泓珺商谈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随便找一些江湖刺客推荐给废太子,然后就尽早撤军离开这里。

    元虚见南宫太送走了萧泓麒,便回到中军大帐询问萧泓麒来的目的。南宫太多了个心眼,没把萧泓麒准备刺杀诚王和胤王的想法告诉元虚。他忽然感觉眼前的这位师爷有些陌生,师爷鼓励他卷进储君之争,这对他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师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不动声色,与元虚轻描淡写地交谈了几句。既然萧泓珺有事先走了,那再好不过了,他推辞困了,与元虚告别。

    元虚察觉到了南宫太的变化,冷淡的客套话说明了一切。他知道南宫太已经开始怀疑他了,不过没关系,今晚过后,南宫太就不再重要了。

    萧泓麒带着几十人的卫队匆匆赶回京城,明日还有早朝,他必须按时出现在朝堂上,而且下午还要去养居殿面对诚王和胤王。他在心里暗骂南宫太,他感觉南宫太在敷衍他。南宫太敢假冒禁军对付梁王,却不愿意为他对付两个不得宠的老王爷,这说明他只为自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自从梁王被剥夺了监国权力之后,南宫太就开始明哲保身。看来想成事还要靠自己,萧泓麒这样想着,队伍走进了一片树林。

    突然,从道路两边的树林里射出一阵箭雨,许多侍卫中箭落马。萧泓麒大惊失色,他急忙回马退却,可是后路已经被一彪人马堵住了。这时前面也出现了一彪人马,把他和卫队夹在了中间。萧泓麒愤怒地高声喝道:

    “你们是什么人?快通名报姓,胆敢犯上作乱,不怕死吗?”

    对方没有回答,而是迅速靠近,前后夹击,与萧泓麒的卫队短兵相接,刀剑相交的铿锵声响彻夜空。萧泓麒眼见自己的卫队支撑不住,侍卫们纷纷受伤倒地,不由得心生恐惧。他面色惨白,迅速地思考,对手都蒙着面,难道有人在这里设埋伏刺杀他吗?除了南宫太,没人知道他今晚出城,可是南宫太绝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动机。巡防营也知道他出城了,却不知道他的具体去向。在这里设伏,说明对手知道他去了右路军大本营,那么对手究竟是谁呢?

    眼看刀光剑影到了身边,他抽出宝剑,高声喊道:“俊王萧泓麒在此,有种的就通名报姓,让爷爷我死个明白!”

    他中了埋伏,危在旦夕,在愤怒之中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希望能吓退对手,以求脱身的机会。

    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只听对面有人高声喊道:“都住手。”只见一个蒙面人穿过人群来到萧泓麒面前,打量了一下,说道:

    “果然是俊王殿下,请殿下放下兵刃,我们绝不加害。”

    萧泓麒怒目圆睁,这是他第一次被人逼迫投降,这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可是生死关头由不得任性,他选择了妥协,说道:

    “你通名报姓,我就放下剑。”

    对方犹豫了片刻说道:“请殿下弃剑,我带你去见我家主人,我会保证殿下的安全。”

    萧泓麒愤怒地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对方回答道:“见了就知道了。”

    萧泓麒用力把剑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道:“好吧,你现在就带我去见他。”

    这时,萧泓珺正在一所民房里坐着喝茶,民房距离伏击地点不远,能听见刀剑的声音。他按照元虚的意思,派自己的卫队长洪将军带领三百人在这里设伏。他命令洪将军见到路过的小股军队就格杀勿论,务必不留活口。他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刀剑声已经停熄,想必战斗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打扫战场、掩埋尸体,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想到这里,萧泓珺不由得感觉一阵得意和轻松,同时又有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杀死同宗兄弟实非他所愿。

    正在他得意之时,房门忽然被推开,洪队长带着萧泓麒走了进来,报告道:

    “王爷,情报有误。来的人不是梁王的人,而是俊王和他的卫队,俊王想要见你。”

    见到衣冠不整的萧泓麒,萧泓珺大吃一惊,神态尴尬,脸色阴晴不定。他站起身故作姿态地大声说道:

    “怎么会是这样?这可是天大的误会呀。”他上前两步,拉住萧泓麒的手说道:

    “殿下没受伤吧。我接到消息,说梁王不忿被解除监国权力,派人进京城作乱,所以在此设伏剿灭。殿下为什么会深夜出现在这里呢?”

    萧泓麒瞪着萧泓珺,警惕地说道:“我当是什么人胆大包天,胆敢在京城周边动手杀人,原来是大哥呀。你已经在城北驻军多日,一直没与我和母后联系,大哥确定不是在这里等我吗?”

    萧泓珺说道:“殿下千万不要多想,这是误会,完全是误会。不然我的人也不会如此客气地把殿下请来相见,你说是不是?”

    萧泓麒仔细一想,如果萧泓珺想杀他,决不会听他报出姓名就饶了他,想必应该是个误会,于是生气地说道:

    “大哥,你吓死我了,这个误会也太大了吧。死伤了那么多侍卫,你让我回城如何交代?”

    萧泓珺说道:“殿下放心,我会替殿下做出补偿,抚恤伤亡的侍卫们。真是世事难料呀,我驻军京城周边,本意是清除逆贼,保卫京城安全,却没想到伤了你的手下。不过,殿下深夜出城,所为何事?”

    萧泓麒不想透露自己的目的,犹豫着说道:“南宫王请我吃饭,在右路军的大营里耽搁了,回城晚了。”

    萧泓珺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呀,殿下与南宫王交情深厚,大家都知道。我与南宫王也好久没见面了,真想去见见他,只是不得空闲。”

    萧泓麒忽然说道:“大哥因为反对泓奕监国,才率领麒麟军进京,现在泓奕已经被剥夺了监国权力,不知所踪,大哥为什么还不撤兵呢?”

    萧泓珺说道:“正是因为泓奕不知所踪,所以我才放心不下,还特地加强了京城周边的防卫。”

    萧泓麒说道:“储君尚未册立,南宫王也没打算撤兵。他支持我复位,大哥对册立储君之事是怎么个看法?”

    萧泓珺连连摆手说道:“兄弟,不是大哥我说你,你逾矩了。储君之事应该由皇上圣心独裁,不是你我能置喙的,我们都不应该谈论此事。”

    萧泓麒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真没想到你我兄弟以如此方式在京城聚首,今夜之事算我倒霉。不过,我真心希望大哥能支持我。”

    萧泓珺敷衍着说道:“那当然。夜深了,我这就派人护送殿下回城。”

    萧泓麒说道:“多谢大哥了。”

    送走了萧泓麒,萧泓珺回到民房里,把洪队长叫进来劈头盖脸地骂道:

    “洪宪,你个笨蛋,你坏了我的大事。”

    洪队长一脸委屈地说道:“王爷,我什么地方做错了?请明示。”

    萧泓珺说道:“你好好想想,我下的命令是什么?”

    洪队长说道:“遇到路过的小股兵马,一律剿灭,不留活口。”

    萧泓珺咬牙切齿地质问道:“那你做到了吗?”

    洪队长委屈地说道:“我没做到。不过我出发前问过王爷我们要剿灭什么人,王爷说是剿灭梁王的追随者。可是来的人却是俊王,我怕误杀了,所以就没下手。”

    萧泓珺说道:“所以你坏了我的大事。”

    洪队长好像明白了,他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如果王爷想把俊王剿了,刚才动手也不迟呀,可是王爷却与他称兄道弟。我笨,我哪里能猜得到王爷想杀他?”

    萧泓珺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懊悔地说道:

    “都怪我,在关键的时刻心虚了,狠不下心,下不去手。都是自己的血脉兄弟,我实在做不到。”

    元虚得知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大骂萧泓珺,痛心疾首地说道:

    “可惜呀,玄臣死了。如果他在,断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错过了这样好的机会。从此以后,萧泓麒成了惊弓之鸟,他躲在城里,再想杀他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