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玄狼 » 第三十七章 煊梁城高阁求序,举试场妙笔生花(二)

第三十七章 煊梁城高阁求序,举试场妙笔生花(二)

    人群聚若山海,阁楼多如牛毛,叶准和宗暮行走在煊梁城中,看着这比通云城还要繁盛十倍不止的煊梁城,叶准心下连连赞叹:好个富贵地方。

    宗暮在前面为叶准带着路,要带叶准去自己家中,毕竟此次出去了三个多月,虽然是和表哥徐明请示过的,但是家里人肯定挂念自己的很,先回去报个平安才好。

    穿过层层人潮,在煊梁城里左拐右拐,宗暮带着叶准来到在城西南方向的一处府邸,到了地方,叶准抬头一看,府邸上面写着“徐府”两字。

    “宗暮,这便是你的住处嘛?”叶准看着这算得大气的府邸,问着宗暮。

    宗暮兴奋的回他:“是的叶大哥,你先和我进来吧。”

    宗暮说着拉上叶准来到大门前,拉起门环叩了叩门,片刻过后,从大门里面探头出来一个中年男子,那男子看着叩门的是宗暮,嘴里高兴的道:“哟,原来是公子你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快进去吧,老夫人挂念你的很呢。”

    宗暮于是拉着叶准进了大门,那个中年男子赶紧下去通报说宗暮回来了。

    听着消息,一个带着些老态的慈祥声音响了起来:“哎哟哟,我的好外甥,你可算回来了。”

    叶准寻声看去,见着一个一身华服的妇人从屋内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四十七八上下的年纪,面上有些岁月。

    宗暮见了这个妇人,赶忙迎上去道:“伯母,孩儿回来了。”

    这个宗暮的叔母姓吕,是宗暮生母的姐姐,也是徐明的母亲。

    宗暮十六岁那年被家里送到煊梁城来,由徐明推举在城中当个公差,也就在徐府住下。

    吕夫人因为是自家侄儿的缘故,而且徐明经常不归家,宗暮这个公差又是个闲职,平日里大多时候都在家里陪着自己伯母,因此吕夫人喜欢宗暮的紧,只把他当做和徐明一般对待。

    当下吕夫人来到宗暮跟前,细心查看着宗暮的全身,关切道:“我的好孩子,这三个月还好吗,在外面没有受什么委屈吧,没饿着吧。明儿也真是的,居然放你一个人出去这么些日子,要是路上出些意外我可怎么和妹妹交代啊,好在你没事,等徐明回来我一定替你好好说道说道他。”

    宗暮难为情的搔搔头,道:“伯母,其实是我自己缠着大哥让他放我出去游历的,你莫怪他,而且我这么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也能应付着事情了,这一路上也有颇多收获,算是不虚此行了。”

    吕夫人看着自己侄儿身后站着个白衣书生,自己却对他没什么印象,于是问着宗暮道:“暮儿啊,这位先生是?”

    宗暮一拍大腿,颇为懊恼的应着:“害,瞧我这,都忘了与你介绍了,这是叶准叶大哥,为着此番的科举来到煊梁城,我此番在外游历就是跟在他的身边,一路上对孩儿多有照顾。”

    吕夫人踩着碎步,来到叶准身前,敬重道:“原来是叶公子,麻烦你照看我家暮儿这么些时日,这孩子顽劣的很,一路上他定没给你少添麻烦吧,老身在这儿和你赔个不是了。”

    叶准哪里受得起吕夫人这般言语,连连摆手道:“夫人言重了,宗暮兄弟人好心细,一路上倒是他照顾我多些,应当是我与你道谢才是呢。”

    叶准这样夸着自己,宗暮心里自然是万分满意,在吕夫人身后对叶准竖了个大拇指。

    吕夫人有些不相信叶准话语,转过头来笑盈盈的问着宗暮道:“叶先生莫不是哄骗我吧,我家宗暮也会照顾人了啊?”

    宗暮拉着吕夫人的手臂轻轻摇摆,嘴里轻声道:“诶,伯母,叶大哥怎骗你干嘛,好歹我也快二十了,还照顾不了人嘛。”

    吕夫人伸手出来,按着宗暮的手背轻轻抚摸着,嘴里颇为满意道:“好好好,我的好暮儿,长大了啊,以后就让你来照顾我好了。”

    宗暮咧嘴笑着回道:“那是自然,诶,不过伯母,我哥哥还有伯父去哪儿了啊,怎么没看见他们两个啊?”

    吕夫人指了指东北方向道:“今天是刘季严刘太守的寿辰,他在三月以前在城中碧心江边修建了高阁来庆祝,前几日完工,今天就在那高阁下宴请宾客,整个高庭州上上下下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去了些,你哥哥是他手下干将,自然被邀请去了。”

    宗暮顺着伯母手指方向看去,确实远远见着一个亭阁隐隐约约立在城中,高出周围建筑不少。

    “诶,那为什么伯父去了,伯母你不去啊?”宗暮问道。

    吕夫人摇摇头,回答:“我喜欢清净,不爱热闹,若是你想去啊,现在便可去,刚好带着这叶公子一起,也让叶公子看看我们煊梁城的风光嘛。”

    吕夫人对自己这侄儿性子可是太了解了,听着有这么热闹的事情,他肯定是要去的,所以自己索性先说出来,也懒得让宗暮一会儿扭扭捏捏的再问。

    宗暮露口白牙高兴笑着道:“还是伯母你懂我,那我这就和叶大哥去。”

    “好,路上注意安全啊。”吕夫人也笑着嘱咐道。

    宗暮便让叶准放了书箱在家里,大黄贪睡,还在里面酷嗤酷嗤打着呼噜,刚好让他在家里休息,不然一会儿也懒得照看。

    接着宗暮在前,叶准在后,两个人望着那碧心江边走了去。

    不过今日煊梁城中真是拥挤,出了徐府以后去到街上,摩肩接踵的人山人海填满了整条街道。

    看着数不胜数的无数人头,若是想要过去,不得被挤成肉干才怪,于是叶准心里一颤道:“虽然是大城市不假,但是这人也太多了吧。”

    宗暮也有些呆住了,尽管知道今日刘太守寿辰,但是一下子涌出这么多的人还是有些出乎自己意料的。

    但是没办法,要去碧心江只有这天道路近些,而且就算是从其他地方绕路也只怕是一样的情景,还不如就在这儿挤进去算了。

    宗暮转过头,苦笑着对着叶准道:“叶大哥,看来只有硬着头皮进去了。”

    叶准也是叹口气,无奈点点道:“也只有这样了,走吧。”

    于是两个人削尖了脑袋钻进人群里,嘴里连声借过借过,望着碧心江边去。

    一路上贴着人行走,所以不免也听着旁人口中言语,叶准耳朵灵活,就算一些细小的话语也统统进了他的耳中。

    “诶,听说这次刘太守寿辰,连谢游云都来了啊?”

    “啊,那个南境无对的谢游云,他来干嘛?”

    “害,人家是江楚王和刘太守私交甚厚,江楚王的儿子肯定得来祝寿啊。”

    “哦,原来是这样,以前我只听说过他的名号,今天可得好好看看这个人的模样。”

    叶准心下思忖,南境无对谢游云?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只是未曾见过,今日居然有缘在这里相会,也须见识见识才是。

    这样想着,叶准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更加卖力的往前面钻着。

    一边的碧心江上,一座高阁立在江边,离地足足有六十米,阁上雕龙画凤,飞阁流丹,红漆翠瓦,气势雄浑。

    顶阁处,一块牌匾上书“碧心阁”三个大字。

    牌匾下面,刘太守凭栏而立,身后近处站着他的女儿刘姝,这妮子生的秀丽,穿着华服,一身雅气。

    而刘太守两侧是高庭州四方大儒英杰,都是在整个大旻国有头有脸的人物。

    尤其是在刘太守左边的文载道,堪称是大旻国文坛长青树,文采飞扬,才华满溢,就连当朝皇帝唐显都对他礼遇有加,曾以万金换一首文载道亲笔,这段佳话哪怕到现在也还在广为流传。

    虽然文载道如今年岁渐大,创作激情减退不少,但是在整个大旻国士人界还是颇具分量,就连这次的煊梁城举试都是由他来做主审人。

    碧心阁下,空出个两百尺长,一百五十尺宽的巨大场地,场地里面四四方方的摆着左右各二十张宴席。

    宴席上坐满了人,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不难看出来,这次刘太守宴请的都是些达官显贵或者江湖上的名士豪杰,普通百姓只能被士兵拦在外围,远远的观望着。

    宴席中间留了个宽敞的过道,过道尽头摆着一张方桌,桌上笔墨纸砚各式齐备,只是不知要作何使用。

    而过道的起点处,站着六个庄严威武的兵卒,手里各执兵器,检查着想要入场人员的身份,若是没有刘太守的邀请函,是万万不能进去的。

    徐明和自己的父亲徐琮坐在空地内一张靠里的桌上,等待着刘太守发话。

    在徐明后桌处,坐着一个少年郎,手里摇把折扇,面相之上竟与那文载道还有些相似。

    而此时外围的百姓把这个地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毕竟这么大场面,谁都想来凑凑热闹。

    刘太守目光如炬,在满座的宾朋里面细细看着,左右扫了一圈,像是在寻找什么。

    一旁的文载道文学士瞧着,背手上前问道:“不知季严兄在找寻何人?”

    刘太守微微笑着回道:“等个故人,只是迟迟不见他来,我心中焦躁的很。”

    “竟然让季严兄如此盼望,想必定是个大人物啊。”文载道立在刘季严身后半步,轻声说着。

    刘季严正要回话,可是突然察觉外围人群密集处突然起了些骚动,接着只听得一声高亢嘹亮如白凤鸣叫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来。

    “江楚王之子谢游云特来与刘太守祝寿!”

    应声看去,只见人群之上,一身蓝袍白衫的谢游云左手折扇,右手长剑,脚下踩风踏气,跃身而起。

    他在空中好似一只凤凰,行走在空中如履平地,就这样在众人头顶上飞过,望着碧心阁阁顶处去。

    谢游云身后还跟着一左一右两个仆从,一个灰衣的柯无兴,一个黑衫的狄难复,也都是平地而起,望着碧心阁飞去。

    只是柯无兴和狄难复身法较谢游云差些,只是飞到了场地内的宴席中便就停下。

    而谢游云势头不减,踩房檐,踏红木,身形优雅婉转,六十米高的碧心阁在他脚下不过寥寥几下,就已经上到了顶阁。

    场内场外一众人都看的呆住了,尤其是这些寻常百姓,哪里见过人能在天上飞的,纷纷议论着这谢游云高超的身法。

    “这就是南境无对的谢游云嘛,真是名不虚传啊。”

    “就是,现如今这大旻国恐怕也没人是他敌手了。”

    “也不知道他和北域无双的李重峰斗斗会是怎样。”

    看着那谢游云飘游的身姿,徐琮轻轻拍了拍身旁的徐明道:“若是我儿比上这位谢公子的身法,却当如何。”

    徐明摇摇头,眼中满是叹服道:“这谢游云身法只怕是世上少有,我万万比他不过。”

    听着徐明这样说,徐琮自己倒有些震惊了,自己这儿子生平最是骄傲,很少能有谁能使他叹服,看来盛名之下确无虚士,难怪这谢游云能担上这南境无对的名号。

    谢游云此时停在刘季严身前,单膝在地,拱手行李道:“刘太守在上,晚辈谢游云参见刘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