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我成了诸葛亮 » 第二十章 你居然让我去养猪?

第二十章 你居然让我去养猪?

    话说上集诸葛亮为了吹牛逼,把赤壁之战的大致方略和盘托出。虽然换来的关羽张飞这两位虎将的彻底归心!也怕言多误事。

    张飞也是个喜欢吹牛逼的性格,万一假酒喝多了四处宣扬,被有心人听到,那不完犊子了吗?当即对着关羽张飞说道:“此事出自我口,入得三位之耳,切记不可外传!”

    刘备一生谨小慎微,自然是个守得住秘密的人。

    关羽更不用多说,眼睛小,看得清,守得住秘密

    但是张飞就不一样的,按理说脑袋越大的人,智商越高!但是奈何张飞不光脑袋大,眼睛也大,嘴巴更大,铁定是个守不住秘密的主!

    关羽张飞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马保证不会乱说

    随后诸葛亮又请刘备传来简雍、孙乾、糜竺、糜芳,有诸多要事需要妥善安置

    不一会,孙乾、糜竺、糜芳都到了,只有简雍没来,问其缘由,说是醉酒不醒。

    诸葛亮在旁笑道:“主公勿怪勿怪,此事在我,简雍这几日为我做事颇多,所以我便送了两坛酒给他。”

    大耳朵听到诸葛亮这么说,也表示难怪难怪!随即安排众人入座,上酒上菜。

    三人喝的诸葛亮之酒,皆是如痴如醉,然后一连对着诸葛亮疯狂输出彩虹屁。

    刘备见众人喝的开心,随即问道糜竺的征兵情况,糜竺回答道:“禀主公,目前已经征得兵源四千余人,全部集结在东门外,随时等候安排。”

    刘备对这个结果也是表示非常满意,让他继续征兵。然后看向孙乾、糜芳,对着孙乾说道:“公佑,为防曹军来犯,还需进行抽丁,以备不时之需!命你率兵去往个各处登记户籍,抽取兵丁,务必抽取五千壮丁,另外提高我新野所有士兵军饷,凡是参军者,免除全部赋税,然后派人每日在南门外开仓赈粮,救济百姓,妥当安置难民。”

    孙乾鞠躬领命

    接下来只剩下卖酒的事情要处置,刘备自知不好过多插手,便看向诸葛亮,交给诸葛亮来处理!

    诸葛亮心领神会,但是看着糜芳,实在不喜!

    只因在前世时,皆因此人打开荆州投降,然后才导致关羽兵败自刎,最后张飞、刘备相继陨落!然后数次出祁山,也多是由于粮草原因导致失败。

    但是此时乃是用人之际,而且还没有到危难之际,这次穿越而来,诸葛亮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心中想明白后,便对糜芳道:“子方,此酒名为“仙人酿”,我已命简雍收购新野酒坊,准备大肆生产,销往大汉各处,此酒最低售价为一千钱一坛,不可过少,糜家为世家,向来懂得经商之道,其中细节你可自行决断。但是切记,此乃我等立足之根本,酒坊为密,任何人不可打探,如有违者,立斩不赦”

    糜芳当即表示遵命

    然后诸葛亮又说道:“你再命人去寻一偏僻之所,位置要大,最好有山有水,开设畜牧养殖,分别盖上猪舍、鸡舍、鸭舍。然后去走访各地,尽可能多购置猪、鸡、鸭,不比担心钱财,然后征集民夫帮助圈养,派兵把守!此举但有所成,可源源不断供给军队。日后我会前去查看,此事不可轻视,事成之后,重重有赏,若是不成,必有重罚!”

    众人初次听到畜牧养殖,皆是有点懵,其中糜芳更是面色难看!心中骂道,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你这么整我,我堂堂一个读书人,你居然要我去养猪!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也只得听命:“保证完成任务”

    要知道糜芳本就是商人,而且是成功的商人,可是为什么要来跟着刘大耳混?

    还不就是想当大官,光宗耀祖,可是你来了之后,居然要我去养猪?

    你这不是要我给我徐州首富的爹抹黑嘛!这下好了,我徐州糜家是彻底在世家面前丢大脸了,这下真的是愧对江东父老,以后这养猪大户的名声传出去了,可没脸再回徐州了。

    刘备有些疑惑!不知道军师要干嘛!要知道,行军打仗,军士吃的东西,向来可都是最简单,最差的!难不成你来了之后还要给他们餐餐吃肉吗?

    先秦时期,军队最常见的食物是小米,因为它比大米或小麦有更长的保质期。而且,它在北方是一种稳定的作物,中国和游牧入侵者之间的战争大多发生在那里。士兵们将小米煮成粥,然后加入盐,以及沿途捡到的任何蔬菜,随便一将就,就应付了一天。

    到了汉代之后,就有了一些面包,但是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发酵的,所以很硬,士兵们需要将他们掰断,然后泡在汤里或者茶水中。对当权者来说,这样简单省事,但是对士兵来说,确实极度的营养不良。

    至于吃肉,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简直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将军,才有可能吃到。

    诸葛亮在后世每每看到此处,皆是暗暗伤感,这些士兵们在外保家卫国,英勇杀敌,到最后却连一口肉甚至是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这辈子既然诸葛亮来了,那他便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众人皆是看着诸葛亮,低声不语,诸葛亮也是心领神会。

    对着众人说道:“世人只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然后我军目前,已经有云长、翼德还有子龙三位将军,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兵力只有三万,诸位以为,我军日前,该如何提高军队战力?”

    刘备还没开口,喜欢不举手抢答的张飞同学又说道:“日夜操练,自然提高。”

    “还有呢?”

    关羽答道:“军纪严明,被甲执锐、奖励军功”

    “还有呢?”

    一旁的养猪人士也插嘴道:“盛食厉兵”

    诸葛亮笑着说道:“是也是也,有此三者,可堪称精兵强将。”

    ——古代的猪又称“犭屯(tún)”、“豚”、“肫(zhūn)”、“彘(zhì)”和“豨(xī)”,叫法太多,为了方便,我们就直接叫猪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