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佛系谋反 » 第142章 劫后余生

第142章 劫后余生

    萧黯回家了。

    还没有看到家人,他就已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也止不住的狂跳。

    他失去过,知道失去的苦楚。

    望断天涯路,那人却再也不能归。

    余生恨长,还有何欢。

    前世,笼华死去,他万念成灰。

    他的人生本就暗淡,又失去了仅有的光,他再撑不下去余生。

    其实,他早就已厌倦生命,笼华死去,只是让他更有理由弃世。

    现在,他热爱这个世界,觉得自已的生命对这个世界有益。

    他曾经死过一次,幸运的找回了她。

    现在他舍不得死去,他不想让她去经历失去。

    他们何其幸运,幸运到让人心生畏惧。

    人世能有多少失而复得啊。

    萧黯回王府,笼华先想率内外官相迎,又怕自己撑不住,当众失态,影响她王妃的威仪。

    最后想来想去,只率数个体己内侍女内侍,在内府仪门处迎他。

    外府,萧黯与属官相见,君臣自然有一番感慨。

    笼华一身暧裘,伫立在宫篱下,望眼欲穿。

    心道,这个全无心肝的,不知我这些时日是怎么过来的。回家来,还有心思与属官寒暄。

    你倒和他们去过吧!

    心想,等在内室里,定要狠狠咬他两口,以泄这些时日剖心挖肝,牵肠挂肚之恨。

    正又盼又恼,又爱又恨之时。

    忽然见几个内侍监拥簇着萧黯进了来。

    一眼望去,见他清瘦的厉害,眼窝都陷了下去。

    萧黯走过来,自己落着泪,拿出帕子胡乱的为笼华擦泪。

    身边的婢女、内侍也止不住啜泣。

    萧黯将笼华脸上的泪擦干,她的眼睛又滚出新的来,只好无奈说:“这么冷的天,小心受寒,我们回室内哭吧。”

    笼华还以为此生再也听不到他的唠唠叨叨、婆婆妈妈的话,百感交集,哭得更是止不住。

    抽噎着说:“大节下的,我们一家团圆,谁还哭个没完。”

    主仆相拥着向里行,直到雏凤阁。

    萧黯说换了外面衣裳再去见女儿,笼华哭着说在雏凤阁都预备下了。

    萧黯在堂上换衣沐手,用炭烘热了身子,才进去里间看女儿。

    小观音保刚午起,睡眼惺忪,有些辨认不出,突然哇哇大哭起来。

    萧黯跟着抹泪。

    笼华在旁边噙泪对小观音保嗔说:“你平常总嚷着要爹爹,现在爹爹从江北回来了,你却哭什么?”

    观音保倒真的止住泪,再度用大而圆的眼珠认真看眼前的人,或许也看出几分眼熟。

    自己从塌上站了起来,迈着两只小粗腿,蹒跚走到萧黯面前,摸他鼻子,口中童音糯糯:“爹爹,想爹爹……”

    萧黯慢慢抱起她来,女儿比他记忆中又重了许多。

    萧元捷乖乖趴在父亲怀里,嘴里嘟嘟囔囔不停,也不知嚷着什么。

    萧黯拍着女儿的背,温柔道:“爹爹也想元捷。爹爹在江北,每一天都想念你和你娘亲……”

    萧元捷她娘亲在旁含泪微笑,默默放弃了咬人泄愤的打算。

    世间,还有比虚惊一场,失而复得更幸福的事吗。

    笼华和萧黯久别重逢,督管生育的嬷嬷网开一面,破例允许他们同居一室,叙旧。

    两个人诉说彼此别后诸事,絮叨了半晚,才渐渐睡去。

    笼华一觉醒来,只见半室烛光,卧榻旁空空,只自己独卧室内。

    一时恍惚,以为这几日发生之事都是梦境。

    万般欢喜落空,心痛无着。

    萧黯披衣回来,见笼华满面是泪,六神无主的坐在榻上,忙上前惊问。

    笼华看见他,揉了揉眼睛,两只手上前掐他的胳膊。

    萧黯偏没吭声,笼华心急,又向他大腿上下狠力气掐了一下。

    萧黯吃痛忍不住叫了一声。

    笼华哇的一声哭出来,怨道:“半夜三更的,你去哪里了嘛………”

    萧黯莫名愧疚:“去净室了……”

    笼华泣道:“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

    “……”

    萧黯轻轻抱住笼华,轻声道:“以后我去哪里都告诉你,再不让你忧心。”

    他的声音和怀抱如此熟悉和真实,笼华终于安定下来,仍伤感道:“为什么男人的世界那么大,女人的世界这么小……”

    萧黯握了握她的手腕,那里有一根红丝绳。

    “你手腕上系的红丝绳,牵出一根无形的红丝线,另外一端,系在我的脚腕上。

    我就是跑到天边,你也能拉回来啊。”

    笼华破涕为笑,“明日就编一根,系你的脚腕上。”

    两人收拾一番重新安歇。

    因萧黯遇难之事,金华宫及晋宁王府都没准备过节,萧黯突然回京,无异于喜从天降。

    金华宫几宫府都有了心情张罗过节。

    几家欢喜几家愁。

    庾府却再无过节的心思。

    庾弘进台城参加朝会后,庾??也被召进台城。

    永康公主有不祥的预感。

    果然,父子两个进宫,只回来一个。

    永康公主如天崩地裂。

    儿子庾??素日娇生惯养,如何能经受诏狱折磨。

    永康公主哭成泪人,抱怨不休。

    “哪里有大节下里抓人坐牢的!既然无实据就该放人!大不了拘在府里,那些人尽管来问就是!

    萧黯不是好端端的回来了,这些时日,他不顾亲长妻子伤心,只躲着不出来,能揣着怎么好心!

    圣上怎能偏听偏信,如此偏心!”

    又埋怨庾弘:“你怎能就舍下他自己回来!

    你知顾着自己公正无私的声名,把我儿留在火坑里!那不见天日的地方,他可怎么熬!”

    庾弘也正心焦,忍不住光火道:“他都敢亲手杀人?倒不敢坐监牢?

    平日里,我只要管教他,你就拦着,养的他无法无天。

    现在,闯下天大的祸事来,人证物证都在,谁能立刻洗清他的嫌疑!”

    永康公主被激怒,如同落入陷阱的母兽,开始撞壁式挣扎。

    她立即要叩宫面圣。

    庾弘忙告诫妻子:“圣意不可忤逆,既已不允你进宫,你必得遵旨。

    二郎虽被收监,未有实证,无人敢用刑。

    他们抓的人不会开口,那封字据没头没尾。

    拖些时日,查无实据,自然会放人。

    此时任何轻举妄动,无异于火上浇油。”

    永康公主只好偃旗息鼓,却再无宁日。

    别家的身败名裂、生离死别都是热闹,只有加在自身的,才是痛楚。

    永康公主一心牵挂在监牢中的儿子,每个时辰都似煎熬。

    永康公主逼庾弘去东宫,求皇太子出面说情。

    庾弘知道所谓太子卫率甲胄已使东宫深涉其中,无论怎样,皇太子都再无法说一句话。

    然而,他仍是去走了一趟。

    本也不抱希望,皇太子也没有让他更失望。

    庾弘从东宫回来,仍是一筹莫展。

    永康公主急了,要自去东宫闹,去皇宫去闹。

    庾弘知道,永康公主一闹开,事情便再无法善终。可是,有些事不能对妻子说破,他只能咽在腹中。

    庾弘告诉妻子,他会让朝臣出来说话。

    此时,皇太子说话,皇帝不会听,重臣们说话,皇帝不得不听。

    终于安抚下永康公主。

    庾弘执掌御史台近二十年,向来以忠直孤臣面目示人,为的是,得到当今皇帝和未来皇帝的倚重信任。

    他无朋党,却也无政敌,因无人敢与他为敌。

    他铁面无私为皇帝察举百官,也装聋作哑为自己包庇百官。

    他知道,他们惧怕他。

    他本来打算以君王的信任和朝臣的畏惧,为自己博得两朝重臣的地位。

    可如今,遇到此劫,不得不渡。

    很快,有世家朝臣以刑不上大夫为名上书,反对没有实证拘押门阀嗣子庾??。

    衣冠南渡后,江南历朝历代,依赖世家门阀建国立业。皇族向来礼敬世家。

    萧黯与庾??之争,变成了皇孙和门阀世子之争,皇帝若有所偏向便有护短之嫌。

    连带岳阳王逼死门阀贵女,邵陵王、庐陵王欺压高爵名士等旧事都翻扯了出来。

    皇帝颇感烦恼,顾问朱异意见。

    朱异建议皇帝释放庾??。

    好不容易捱到元月中,忽然听闻,屯兵营一位军士招供。庾??大罪难脱。

    永康公主大急,再等不下去。

    既然皇宫进不去,东宫求不动,唯有去求亲弟弟湘东王萧绎。

    庾弘也别无他法。

    但是,他对萧绎是否能救并不乐观。如今,湘东王萧绎督上游七州军政之权。岳阳王萧察回京后,雍州军政事都由他接管。

    皇帝授权他调查岳阳王府和雍州属官罪行,可说是,攥着萧察和金华宫的命门。

    但是,萧绎却并未持权彻查,萧察心腹在雍州基本安然无恙。

    显然萧绎是有意对侄子岳阳王萧察手下留情、网开一面。

    如今,他也未必会愿意为姐姐的儿子,而不顾皇帝和金华宫各侄子的态度。

    永康公主为救儿子心急如焚,她另有一番执拗信心,认为弟弟定不会见死不救。

    永康公主亲自写信函,又亲自交代门客如何说话。眼看着信使去了,又开始度日如年的盼望回信。

    庾府的信使到达荆州江陵后,湘东王萧绎郑重以待。

    答应姐姐会派出使者前往建康岳阳王府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