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手机之王 » 第四十三章 房子的诱惑

第四十三章 房子的诱惑

    张璜其貌不扬,头发乱糟糟的,穿着也很随意,一点都不像一个大公司的领导人,而且很平易近人,我看他很有亲切感,或许我们都是理工男的性格吧。

    我连忙伸出手:“张总,幸会幸会,你太谦虚了,有什么我能帮到你?”

    张璜不像其他生意人,首先见面要跟你客套半天,他单刀直入:“是这样的吉总,我对你的olala手机印象很深,你知道我一直在音乐播放器这个行业,所以我对任何行业外来事物都保持关注,那时我觉得国产手机能做到这种音质,它背后一定是有个工匠精神的人在支撑。”

    我实话实说:“olala是主打音乐播放的手机,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水准,消费者会失望,加上我本人呢,也是音响发烧友,所以对音质的要求比较高,不过张总对olala如此高的评价,使我感到很荣幸,听说你的发烧程度不轻,曾经为了追求音质还拆过房子?”

    张璜哈哈一笑:“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那我就不绕弯子了,我跟你直说吧,我想做手机!”

    张璜说出这个话,我并不奇怪,现在是个老板就想做手机,跨界也好钱多烧的慌也好,都想来手机行业分一杯羹,不然我这个老做手机的怎么会倍感压力,我好言相劝:“张总家大业大,想做手机很正常,不过这个行业不像外人看的那么好,至少我们原先做手机的这帮人,活得健康的并不多,现在的手机市场群雄逐鹿,哀鸿遍野,进来可要三思。”

    张璜很认真的看着我:“我做手机不是为了赚钱,MP3不能再做了!”

    张璜是活得比较明白的人,从我推出olala,他就知道mp3消亡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现在还有些销量,但若不及时转型,会跟不上市场节奏,他准备停掉MP3生产线,马上生产手机。但是做手机不是说做就能做,没有技术储备没有行业经验,那不是白白送死吗?他研究了很多国内的生产厂商,他觉得我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小厂商,尤其在研发方面和市场潮流的把握上,甚至超越国内的家电厂商,他想找我合作。

    以张璜的乐活族公司体量,要吞并我是veryeasy,但是为什么一定是我,张璜分析很透彻:“你的几个代表作,都是好产品,可能有些生不逢时,但是产品背后彰显的用心让人感动,你们的线下渠道,也拓展的有声有色,据我了解,你本人也是从大工厂出来的,我不怀疑你对制造的掌控,而我,可以弥补你们的短板。”

    张璜说话很直,不愧是理工科:“你们在资金和用户忠诚度方面肯定有欠缺,我可以帮忙。”

    他说的不错,乐活族从成立伊始,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专注“乐”,这个乐既有快乐的意思也有音乐的意思,所以他们的标签就是中国最好的音质,多年以来形成了自己的粉丝文化,每次推出新产品,都有一大帮死忠粉排队购买,这是我们远远不及的。

    正是因为这么多粉丝,乐活族即便是只做个mp3,也比什么都做的电子厂活得更好,我可以预见,张璜要是发力做手机,那帮爱音乐的粉丝肯定会转投他们的手机。

    但是要怎么合作,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张璜给我规划:“你们以后什么都不用做,就做我们的手机,研发部门并入我们公司,生产也并过来,你们着力线下渠道推广,而我,负责在互联网引流和发展粉丝。”

    乐活族有个论坛,张璜每天都要在上面和粉丝互动,据说一天平均3个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乐活族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张璜和用户一起制定的标准,所以用户才会愿意买单,他们有参与感,这是我自己设计研发的产品。

    在粉丝经济这一块,张璜走在了前面,他比乔布斯更接地气。乔布斯才不会和愚蠢的消费者沟通呢,他认为消费者是需要引导的,我做的产品你爱用不用,不用说明你落伍。而张璜却反其道而行之,客户需求才是第一生产力,我就是帮消费者整理需求,然后实现他。

    张璜提的合并方案我很感兴趣,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他强大的粉丝力量,我们做产品不愁卖,而且投资人也会源源不断,他的明星光环太耀眼了,虽然人长得一般般。

    但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得回去和同志们商量,我礼貌的和张璜握手告别:“相见恨晚,容我回去和股东们商议一下,尽快给你答案。”

    回去的路上,我在想,张璜不是逗我玩的吧,谈笑间就能把我公司给收购了?我跟张璜是头次见面,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点概念都没有,这个人很神秘很低调,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据说几个月都不用出家门,公司的办公室看不到他的影子,他跟属下都是电话沟通。

    本来我还兴致冲冲,一想到这里我觉得张璜不靠谱,他要是真想收购我自然还会找我,先不管他,我们公司又不是到了破产的地步,说不定哪天比乐活族还混的更好呢。

    黄海昌打来电话:“让你投资房地产的事考虑怎么样了,现在刚好有个机会,有个原始股东被银行追债,要转让一部分股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哦。”

    这是真的关心我,带我发财带我飞的节奏,我心想大不了没房子住呗,人生难得几回赌,就想着把名下的两套房套现出来,不过有两步要走。

    首先要把余下的月供补齐了,才能从银行拿出房产证。第二,找王双双把手续办一下。

    但是我手头没那么多现金,要找人周转一下,只能找马涛奋了,他应该比我富裕。我把借钱的事跟他一说,他有些好奇:“你借钱做什么,你一不炒股二不炒房,又没养小三。”

    我把黄海昌的机会跟他说了,有财大家一起发,他不是也喜欢炒房吗?谁知他笑笑:“跟着黄海昌炒地皮,不如我们自己来做吧,现在有个好机会,我正要跟你们说。”

    深圳的房价虽然一直在涨,但还是有很多地产公司操作不当,出现一批烂尾楼。

    要解决烂尾楼,不单是注资那么简单,还牵扯很多关联交易,比如包工头卷了巨款跑了,这个窟窿就需要接盘侠补上,也就意味着,接盘烂尾楼可能比按行市价重新起一栋楼花的成本更高。于是,很多烂尾楼晾在那里迟迟不见完工。

    马涛奋介绍:“我们公司的一个股东,我的一个朋友,原来是做房地产的,手里有一栋楼断了资金链,都停了好久了,他希望我们公司能够接盘,他跟我说这个楼盘没有各种烂账,就是因为贷不到款融不到资才停下来的。”

    我们公司的股东,我认得不全,明股暗股一大把,明股就是台面上有协议的,暗股就是依附在明股投资人名下的,像我跟着黄海昌投资房地产,他是明股我就是暗股,我只跟他签协议。很多股东只有马涛奋认识,因为他牵头融的资金。

    我不太明白我们公司做房地产要怎么做,我们是做手机的,能搞房地产吗?再说烂尾楼那么大的工程我们哪有资金垫,马涛奋给我解释:“只要我们成立一个关联公司,把母公司的资金注入到这个做房地产开发的子公司,就能操作房地产了,至于资金,就要抵押母公司的资产向银行借贷了。”

    我万万不同意,这是拿母公司的生命做抵押,万一房地产做不起来,母公司就万劫不复。还不要等到楼盘开盘,只要中间有一环出问题,资金链再次跟不上,母公司也会受牵连。

    我表达了我的异议:“这样不好,母公司不能冒这个险,我们不是房地产公司,我们是做手机的,做好主业就行了,做熟不做生,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马涛奋想要说服我:“我知道专注的道理,但是现在手机行业这么困难,我们已经是在吃老本了,再这样下去赚不到钱,怎么跟股东交代?别忘了,咱俩加起来也只有一半的股份!”

    不管他说什么,我就是不能同意:“我借钱炒楼是我个人行为,但我不会拿公司的性命去冒险。你这样弄,即使房地产赚了钱,也会影响母公司的正常运作吧?”

    马涛奋说服不了我,并没有表现很生气,他还是把钱借给了我,我借这点钱,也就是够玩一玩投资小游戏,比起接盘烂尾楼,那真是杯水车薪。

    凑够了钱,我就去找王双双办手续,我见到她时,还是勾起了一些回忆,想念她做的菜,她有些伤感:“为什么当初你要不理我?”

    我勉强的笑笑:“现在不挺好吗?你有了归宿,我们当初就像一首歌唱的,我想我不够爱你。”

    我没有说出看见她和方礼庄勾搭的场面,到最后保留给彼此纯真的回忆,是更好的选择。

    而在我办手续时,接到了张璜打来的电话,他的声音浑厚有磁性:“吉总,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坐下来谈下合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