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弱闯江湖 » 第九章 黄金与白银

第九章 黄金与白银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和秦和到富贵村省亲,并全城相告,故意让大寒国的奸细探知,好让他们安排人手,到富贵村抓我,我再来个反包围,将他们在富贵村拿下。

    这便是请君入瓮。

    实施的过程就很简单了,秦和命十多名仆役,到城内各店铺采买各种货物,老板就会问了,说大人为什么买这么多货物啊,这时,采买的人就回答说,新任平图将军要回乡省亲,因乡亲父老多,于是命我等多采办些货物,作为礼物分派给乡亲们。

    这样合情合理,又等于通告全城,平图将军要回家看望父老乡亲了,这叫荣归故里,人之常情。

    果然,大寒国的人也收到这样的消息,无论是真是假,大寒国都会抓住机会,他们也制定了一个在富贵村动手,截走平图将军的计划。

    所谓上兵伐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以大谋伐小谋,以阳谋伐阴谋,以先谋伐后谋,以我谋带彼谋,岂不妙哉。

    以前我也说过,富贵村吉祥屯是我的家乡,那个地方,三面是山,另一面对着富贵村富贵屯,所以,想到吉祥屯的人,必然经过富贵屯。而富贵屯只有一条大道,屯里的人都比较固定,如果来了陌生人,那十有八九就是大寒国的人,只需要仔细观察,就能抓到大寒国的奸细了。

    这一日,我和秦和按计划来到富贵村,经富贵屯到达吉祥屯。

    屯长王大郎已经与乡亲们在屯口热情迎接我们了。

    我下马与众乡亲见面畅谈,丝毫没有感到危机就在附近。

    我身后的白千娇也打扮成普通丫鬟的样子跟随我身边,她早已藏起了佩剑,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她是深藏不露的超女神剑客。

    我和我妈我爸,带上秦和、白千娇和几名卫兵,一起回到我自己家里,进院后,我命卫兵到院门外守候,只有我、我爸、我妈、秦和、白千娇和我一起进了屋内。刚进屋,我就让妈妈关好房门。

    此时,我让大家都不要出声。

    我蹑手蹑脚的听着动静,我在猜测敌人在什么地方。忽然,我觉得我遗漏了一个地点,那就是房顶。

    我家的房顶还是草房结构,呈三角形的尖顶下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里铺设的都是干草,干草里很暖和,经常有各种猫咪到我家房顶的夹层里休憩玩耍,当然也有老鼠之类的。

    当我想到屋顶的风险,又仰头看向屋顶时,果然一切都应验了。

    我家屋顶忽然着起火来!

    随着火势很快变大,满屋都冒起了烟。

    而我爸想打开房门,却发现房门怎么也打不开了。

    此时,房顶上突然破了个大窟窿,有五个蒙面的黑影,蹭蹭的从房顶跳下来,他们行动迅速,其中两人将我爸我妈和秦和都打晕了,几乎是同一时间,另外三人将我和白千娇围了起来,他们正要向我俩下手,我的随身护卫,超女神剑客--白千娇,出手了!

    她挥舞神剑,招招神速,运用那精彩绝伦的无影剑术,以剑点穴,几乎是三秒五秒的功夫,蒙面五人,都被白千娇以剑刺穴,动弹不得。

    我拍手笑道:“好!很好!这几招神剑点穴之术,果然厉害!哈哈哈”

    白千娇说道:“将军快离开房间,火要烧下来了。”

    说完,白千娇飞起一脚踹开房门,她迅速背起我妈,我赶忙扛起我爸,逃出房外。

    院子也进来了卫兵,一拥而上,把秦和以及那五名蒙面人都抬到院内。

    火很快被扑灭了,蒙面人的面罩也早被扯下。

    其中一人我认得,正是那天在上西府城内,大白天就敢截走总办秦和的那个有着大寒国口音的男人。

    我不禁得意的笑起来,这一招请君入瓮,当真就这么好用?哈哈,哈哈哈。

    我挥手示意,打道回府!

    于是我告别父母和乡亲们,赶回上西府。

    可喜的是,我们除了抓住这五名蒙面人,在富贵村的富贵屯和吉祥屯内,还抓到一些陌生的人,将士们都化装改扮为普通百姓,分布在两个屯的各个路口和路面,装作迎接我的乡亲,暗暗观察谁是陌生人,最后确定好目标,集中收网,将可疑的人都一并押到了上西府关了起来,等待进一步发落。

    可以说这次计划很成功。

    我命审队队长严格审问五名蒙面人,一定要问出到底还有多少奸细在龙台府和上西府,又命狱队严加看管抓到的可疑人员。

    人心似铁非是铁,律法如炉真如炉!

    审队队长铁炉,真不是盖的。他只用了刀切猪肉片、烙铁烫猪皮,这两招,就让五名蒙面人招供了。

    铁炉队长又带着这5人,到狱中,指认那些可疑的人员,把奸细一一找出。

    很快,审讯完毕,指认完毕,在上西府的奸细小队,被我们纠了出来。

    铁炉又将龙台府的奸细住处、奸细用的名字、样貌长相等信息都详细写了出来,我看过之后,命快马到龙台府传令,抓住龙台府城内隐藏的奸细。

    就这样,龙台、上西两府,大寒国的探子队,被连根拔起。

    经过审讯,铁炉向我禀报:这些蒙面人的目的,一开始是想抓住总办秦和,让秦和为大寒国制造永久八轮骑行马车,但是计划失败了;后来,这些蒙面人听说赵汗青将军要回乡省亲,于是又想抓到赵汗青将军,将功补过。

    这些,与我所料基本差不多。

    我命总判按大夏国律法处置这些人。

    之后我就回府歇息了。

    没多久,总判来回报:所有奸细,已斩!

    我让白千娇转过身去,然后我迅速的、偷偷的、擦了擦、我十八岁的脸庞渗出的冷汗,毕竟我这个年纪,听到有人被咔嚓,还是感到后怕,又感到残酷。

    但我毕竟是生存在这古代,而且我已经是平图将军,上西、龙台两府都受我的节制,我若是对待敌人非常仁慈,那就是对待自己人特别残忍。两军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活着的一方,才能制定规则。对于那种无立场的愚蠢的仁慈,我是不稀罕的。

    我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使劲的喝了好几杯热茶,才冷静下来。

    那一晚,我睡的一点也不踏实,就像做了什么亏心事。

    我暗暗告诫自己,我只是神识穿越到这个古代世界,我不要太当真。轻易不要再造杀孽了,我怕我自己,只是表面坚强,实际上,内心,可能承受不起!

    毕竟,我不是白起,也不是项羽。我才十八岁,可不可以让青春正经的青春点!

    ----

    稀里糊涂的挨到了天亮。

    我赶紧让白千娇陪我到城外不远的觉醒寺里烧香。

    我不断的跪地磕头,拜佛拜菩萨,嘴里滔滔不绝又非常小声的念叨:你们不要怪我,我是身在其位,身不由己。你们不要怪我!......

    等我觉得自己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我才慢慢站起来。

    我和白千娇回到府里。

    路上下雨了,道路泥泞起来,我们俩都被雨浇了,衣服上都是泥巴。

    我忽然有了个想法,我打算,修路。

    ----

    这个古代世界,就是大夏国,并不是哪朝哪代,也不是我们熟知的夏商周那个夏,仅仅只是大夏国的夏而已。

    所以,这里没有尧舜禹汤,也没有盘古女娲。

    这里有的,只是落后的文明,和贫苦的百姓。

    而我最想做的,就是成为一名大侠!

    侠之大者,利国利民。

    我完全可以用自己学过的,懂得的,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

    我也完全不用管,是否会打乱历史的进程,那和我,到底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得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个道理,古代的百姓也懂。

    只不过,修路需要钱。不过,我想修的路,可以坚持个二三十年,如果不需要每年重复修路的话,那么算下来,还是省钱的事,何况,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也会促进城市繁华。

    当然了,我会注意,修路不要占用耕地,耕地是产粮的源泉,没有耕地,人们没有吃的,那么再豪华的城市,有个毛用。

    我一到府中,就将总管、总办和税队叫来一起议事。

    税队向我禀报,上西府有常住人口5100户56000人,下辖一主城、十二村三十屯。主城里居住46000人,乡下十二村居住10000人。上西府总辖面积3000平方公里(注意,我这里是按照现在的计数单位来翻译大夏国的计数单位,毕竟大夏国的计数单位,我敢说,你也不敢保证能听明白哈),东西长180余里,南北宽130余里。城村共有富贵山、吉祥山、东山、西山、南山、北山、中山等七座大山,有上西河、如意河、金水河、银水河四条大河供人饮用及农民灌溉。因上西府四面多环山,所以一年虽分别四季,但冬季并不寒冷,夏季并不炎热,常年温度适宜,是长寿之地。每年税收为白银5万余两......

    税队业务非常好,滔滔不绝和我禀报的很详细,但是我几乎要睡着了,直到听到每年税收5万两,我才有点清醒过来。

    我简单估算了一下,整个上西府有5.6万人,税收有5万两,那大约就是每人每年交税不到一两。也就是说,我、我爸、我妈,我们全家三口只有三亩地,但平均起来,我们家要交税将近3两。我们家三亩地,一亩水稻亩产也就200斤不到,还得是丰收年景;一亩黄豆地,亩产黄豆不到100斤;一亩玉米地,亩产玉米不到260斤。按一斤粮食一文钱计算,我家每年粮食都卖掉,才能获得560文钱,一千文钱换一两银子,那么我家一年种地只能赚到半两多银子,连全年交税都不够。

    我都无法想象,我爸我妈是怎么把我养大的。

    而众多百姓,是怎么在大夏国生存过来的。

    看来,当初我和爸爸到盛都大集卖鱼,确实不是改善生活之举,而是主要获利之源,如果没有集市卖鱼的收入,如果不是我爸赵海柱还会接点木匠活赚点钱贴补家用,估计只靠种那三亩之地,我们家真的会一贫如洗。这也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富贵村的百姓兜里大多都没钱的原因了,原来是都交了税。

    我感到很愤怒,但是税金的比例是大夏国统一定的,我也无能为力。

    于是,我想,做点什么,让大家都有点钱花,既可以交上税,又能改善生活,这样两全。

    说干就干。

    我问总管:你们这里有精制盐吗?就是细盐。

    总管答:大约百年前,有个奇人,教会了天下人制作细盐,现在我们人人都会制作细盐,盐的价格不高,而且市面上很容易买得到。

    我听到这话,愤愤的想着,保不齐是那个天杀的,比我先穿越来,并且用制盐这个办法,巧取豪夺了很多金银吧!真是可恨!

    于是我再问总办秦和:你们这里有没有纸张,那种写字用的纸张?不会只有竹简木牍吧?

    秦和答:大约百年前,有个奇人,教会了天下人制作纸张,现在天下各府都有造纸工厂,产的纸张足用写字,并且还有大纸贴告示,小纸剪纸贴窗,还有纸伞、纸扇等物品,很平常。

    我心想,一定是几十年前,有人穿越来过,一定是!天杀的!既生彼穿越,何生我穿越呢?

    我又问道:那你们这里有水泥吗?水泥!

    总管看了看总办,总办看了看总管,一起说道:每逢下雨,地上全是水,水里掺着泥土。到处都有水泥也。

    我哈哈大笑,说道:那就是没有喽。看来百年前那个奇人,并不是建筑专业的,哈哈,很好,很好!

    总管和总办、税队都一脸懵圈。

    我又说:本将军要教你们制作水泥之法,以此法,进行修路,路又坚固,又耐用,下雨没有泥土,行车畅通无阻。你们想不想学啊?

    ----

    制作水泥之法:石灰石、黏土、石膏,细砂、碎石、水,按照本将军的比例,经过一定的步骤,经高温,最后形成水泥粉末装袋,一袋水泥100斤。

    修一立方米的水泥路,大概需要1000斤水泥,1000斤砂子,2000斤碎石子。如果要修20厘米厚度、一米长度、一米宽度的水泥路,就需要大概200斤水泥、200斤砂子、400斤碎石子。

    但是,我想要修的路,是十米宽20厘米厚度的,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水泥和沙、石头。

    这么多的水泥,想要制造出来,技术上倒不难,毕竟大夏国没有那么多的大型车,轻易是轧不坏水泥路的。难度在于,缺银子。

    我问税队,府库有多少官银。

    税队回答:大夏国建立二十年来,历任总治勤俭治府,府库原有存银10万两,但经过两次北征运输粮草100万斤每1000斤1两计,共费1000两;先后征收马车200辆按每车5两、马匹800匹按每匹良马10两计、共费9000两;制造八轮马车700辆,按每辆八轮马车20两计、共费14000两,此外雇佣马夫、伙夫、装运工人等数千人,每人按1两银计算、人工费用支付4000两,支付兵饷每兵每月半两,步兵300,骑兵1200,共费750两。又付给朱西将军出征军费1万两。以上去除,并扣除其他赈济、饮食、出行、公用、杂项等支出1万两,现余库银44950两。

    我听到库银还有4万多两,用于修路,也可以修不少。

    以大夏国当前的经济情况计,如果修一里路长度500米,工人一天按工资100文计算,需用工人500人,那么一天工资就是50两,如果是5000人一天修十里路、每天需工资500两。5天就是2500两工资。

    5天能修50里路。

    50里路,需要水泥等材料,粗略估算,一里水泥路需一千两银子,50里路就需5万两。

    那么,库银全部拿出来,我再将之前骠骑大将军冯玉赏赐我的金银算上,也可凑到6万两。

    就这样,我决定:修水泥路,先修他50里水泥路。

    我命总办秦和,带领泥瓦匠人学习制造水泥之法,命令总管大人召集工人,大家各司其职,测量路面长度,制定修路规划。先将入城大路修上,再修其他道路。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仅用三天时间,水泥就试验制造成功,于是,所有工匠各自指导投入量产。

    又过了一周时间,水泥数量足够。这时,工人已经召集齐了。大家开始修路。

    又5天,50里路修完。宽十米,厚度20厘米。

    剩下就是养生了,水泥路一般需要养生一周到四周时间才会更坚固。但是,这是古代大夏国,没有太重的车辆,所以,养生7天已经足够了。

    前前后后22天,50里水泥路竣工了。所有百姓看着这么坚固的水泥路,又干净又方便,都赞赏上西府总治大人英明---也就是夸奖我赵汗青,为百姓干了好事。

    我也非常受用。

    只不过,府库空虚,只剩下3千两银子了。如果遇到着急的事,就拿不出银子来了。

    那么,修路之后,就要赚点银子了。

    我正琢磨着怎么赚点银子,这时,有卫兵来报:朱西将军、王宝子将军率骑兵1000、步兵500,返回上西府交令,顺利完成运粮草任务。

    我大喜。

    见到朱西等诸位将领,忙问详细情况。

    朱西说:“禀平图将军,我军北运粮草,这一路未遇敌军袭扰,车队日行夜宿,加上永久八轮车速度飞快,原本十五天的行军路程,缩短到五天即运到北疆大营,当天骠骑大将军就命我等继续北进200里,将粮草运到太子大将军营在,而我们也仅用两个时辰就运到了。本来可以立即返回,但太子大将军非常看好永久八轮车的速度,又命我等加入军营听用,连续使用永久八轮车,发起追击战,打了半月,永久八轮车都在战场上打得残破不堪。太子大将军命我等速速赶回上西府,再制造永久八轮车3000辆,送到北疆战场,用以北征大寒国之用。是以,我等今日才返回。要不是被太子大将军留在军中半月,某早已率队回返了。还请平图将军明鉴。”

    我哈哈笑道:“小西子,你越发的对我有礼貌了,不错不错,你成长了!”

    朱西也一改严肃神态,跟着我一起笑起来,众将也开怀大笑。

    我吩咐厨房准备酒宴,大家畅饮一番。

    酒席上,我说道:“太子大将军既然这么喜欢永久八轮车,无非是因这种车来去速度快,又进可攻退可守,杀敌措手不及。我还要将八轮车改进一下,才好用于战场,之前都是按运输军粮和载人休息设计的,如果真用于北征战车,那自然得有个战车的样子,待我仔细思索一番,再做个图样来给工匠们试制,最后再定,这才稳妥。”

    朱西道:“如此甚好!太子大将军赏赐我等白银万两。又恐上西府库银不足,特拨发黄金万两给上西府税库,用于制造永久八轮战车。”

    我听闻有黄金入我府库,心情顿时大好。看来天无绝人之路,正愁没钱,就有大贵人给送上门,果然,如有神助,如有神助啊!哈哈!

    于是,我举杯,与众将,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