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弱闯江湖 » 第七章 抓秦不理赵

第七章 抓秦不理赵

    因我私自将解红缨、解蓉儿二女子留军随行,这就会触犯杀头大罪。

    我不顾卫兵阻拦,急忙闯入大将军帐内。

    刚入大帐,胡车单将军却拔刀将我拦住,斥责道:“大胆赵汗青小子,你敢擅闯大将军营帐,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大将军见是我进帐,挥手示意胡车单不用紧张。

    大将军道:“是赵汗青啊,你如此匆忙来见本大将军,有什么要紧事说吗?”

    我噗通跪在地上磕头,说道:“大将军明鉴!我身边这2名军士,是我于行军路上收留的2名女子,但这2名女子事出有因,还请大将军容在下详细奏报。”

    大将军示意,让我继续说。

    于是,我将解红缨、解蓉儿的来历和投军细节和大将军都一五一十道来。

    最后我说:“敢问,大将军账下可有叫解泰的亲兵吗?他是龙台府总治解大人的大儿子,也是解红缨的亲大哥,解红缨就是为找解泰而来。”

    大将军听完,哈哈大笑,道:“哦?竟有这种事。来人那,传解泰来帐进见。”

    很快,解泰来到营帐。

    解红缨看见解泰,正是她的亲大哥,此时,解红缨止不住的眼泪,齐刷刷流下来,一面呼喊着哥哥,哥哥,一面哭诉道:“大哥,你快回家看看父亲吧,他,他老人家,快不行了,临走之前,非要见到你一面才肯合眼啊。呜呜呜......”

    解泰也惊讶妹妹解红缨怎么被捆绑着,还出现在大将军营帐内,一时间全明白了,妹妹是来寻他回家看父亲大人。

    解泰跪地,向大将军求饶,希望大将军能够饶恕妹妹解红缨擅自随军之罪。

    大将军却笑笑,说道:“来人,给解红缨、解蓉儿解开绑绳,赐座。”

    大将军又说道:“解泰是我最信任的亲兵,保护我多次,武艺高强,深得我心,建功颇多。如今家有难事,理当回乡去看看,把事情解决,再来军前效力不迟。解红缨寻哥哥历尽千辛万苦,何况前次北丘战场击鼓提振我军士气,也是有功。虽然违背军内不得有女子入营的规制,不过依我看,完全可以功过相抵。本大将军恕尔等无罪。下去准备准备,立即返回龙台府去吧。”

    大将军命军马有司准备3匹上好的战马给解泰兄妹,并赏赐金十斤,银千两,以表彰解泰之功。

    解泰谢过大将军,携解红缨、解蓉儿骑马返回龙台府去了。

    这真是皆大欢喜,只是胡车单那老小子,气的不行,他本想拿解红缨女子入营一事来问我的罪,让我喝一壶,结果他自己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事被我和解泰化解了。

    胡车单闷闷不乐,心想不制服我,决不罢休。

    我却乐得逍遥,与朱西、王宝子、魏可轻等人在营中欢笑畅谈,好不得意。

    次日,大将军颁下嘉奖及任命令旨:

    “赵汗青,率军杀敌一万有余,斩杀图雷察,大获全胜,有大功,擢升为平图将军,以军功领封地,特赏龙台府、上西府为平图将军食邑,即日领骑兵一千,返回封地,继续督促两府运粮草事宜,不得有误!

    朱西,亲斩敌上将图雷察首级,有大功,擢升为偏将军,受平图将军节制。

    王宝子,杀敌有大功,擢升为裨将,受朱西偏将军节制。

    原上西府步兵统领魏可轻,善战有功,擢升为裨将,受朱西偏将军节制;

    原上西府骑兵队长沈破风,善战有功,擢升为裨将,受朱西偏将军节制;

    原上西府步兵副统领陈恒、张闻,原上西府骑兵副队长刘大鹏、李扶摇,均有战功,擢升为统领一职,仍回上西府听用,受平图将军节制。

    龙台府原总治大人病危,今北方军事紧急,故本大将军特下令,龙台府总治一职,即日起由解泰担任,不得违令;

    上西府总治一职,即日起由平图将军赵汗青接任,不得有误。

    原上西府白千战,战死沙场,赏赐其家黄金千两,于军中厚葬,并赐忠勇之家匾额,由平图将军带回上西府白家。

    此令。

    (落款是:)钦命征北大将军太子监国

    金元霸(用印)大夏国二十年。”

    我和众将听到旨意,方才明白,原来,堂堂的征北大将军,竟然是太子金元霸。

    而大夏国开国皇帝金开路,也姓金。

    我和朱西、王宝子都非常高兴,这道旨意,意味着,我们几个回到村里,那将是无限风光了!

    大家领旨谢恩,都欢天喜地。

    我内心也努力的压着激动的心情,不断告诫自己:淡定!淡定!这只是小官,小官。不能飘,不能飘。

    我让朱西、王宝子、魏可轻、沈破风等将领赶紧准备,北疆之地说不准就要上战场打仗,到时候我们都走不了了。

    大家行动迅速,一千骑兵也准备妥当,我们立即遵令返回上西府。

    在我的骑兵队伍都离开大营的那一刻,胡车单这个平山将军的内心五味杂陈,他嫉妒我升的这么快,又瞧不起我一介羸弱书生,又不能奈我何。

    我能感受到,胡车单将军很想拿刀结果了我,这样才能解他心中之气。

    其实,这就是他当武将的狭隘和偏见,他见不得我只是动动嘴,就可以立功杀敌,而他们的军功都是亲自杀敌取得的。

    总之,他对我是非常不满意了。无奈,大将军慧眼如炬,知道我运军粮有两下子,故而以平图将军之位安抚我,让我全心为大军争取粮草,这样他北征才会稳,才能保障北征大军胜利的大局。

    平山将军就没有这样的大局观。

    其实,我进了军营后就了解到了,北方多个神州,很多府县都向北疆战场输送粮草,但是两个月来,只有我上西府这一路粮草运到了,其他府县的粮草,一根草一粒米都没有见到过,送粮的队伍不是被打散就是被打败,粮草不是被劫走就是被烧毁。

    我赵汗青的运粮队,居然是唯一一队安全送到大将军大帐下的。

    这也是平山将军胡车单嫉恨我的原因吧--我太强了。

    总之,我洋洋得意出了大将军的营在,带领一千骑兵,浩浩荡荡返回上西府,途中,我路过北疆大营还拜见了骠骑大将军冯玉,冯玉也对我大加赞赏,并追加赏赐我很多金银,嘱我回去之后,好生置办军粮草料,快些运输北疆,不得有误。

    我当然领命!

    很快,我带领朱西、王宝子、魏可轻等众将官返回上西府,随后,我与前任上西府总治大人进行了交接,我就成了新的上西府总治,并且节制龙台府。

    就是说,这两个府县,不管什么大事,都得听我的,属我最大!

    我先是把“忠勇之家”的匾额送到白家大宅,安慰白家族人。

    之后,我带领朱西、王宝子轻骑赶到龙台府,看望解泰和解红缨等人,并且带来太子大将军金元霸的旨意,令解泰接任龙台府总治大人一职。

    来的时候,正看到解泰在他父亲解龙卧榻前下跪,解龙已经有回光返照之相,他很勉强的说了些话:“好,好儿子,见到你就放心了。解泰,你以后好好照顾你妹妹红缨。要走正道,正......”解龙说到“正”字,已经不能再发出声音,一口气接不上来,他撒手而去。

    解泰、解红缨、解蓉儿长跪大哭不已。

    之后解家阖府都准备料理后事。

    龙台府总治解龙大人的声望可说是远近闻名。陆续登门祭拜的人三日络绎不绝,

    在解泰和解红缨苦苦挽留之下,我和朱西、王宝子在龙台府留了三日。

    三日后,我们告别解泰,我作为平图将军,命解泰加紧筹备军粮北运,不得有误。解泰领命。我遂放心返回上西府。

    回到上西府,我安排魏可轻、沈破风等人加紧筹措粮草,我则带上朱西、王宝子,回到富贵村吉祥屯,看望老爸老妈。

    一进屯,鞭炮声就炸裂开来,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摆放了三里地那么远。全屯子的人都在道路迎接我们哥三。

    我们三个骑马到屯边,就都下马,牵马步行进屯。

    一路上,乡亲们欢呼雀跃,将我们哥三奉为英雄,好不热闹!

    王宝子他爸,屯长王大郎噗通一下给我们三个跪下了,口中喊着:“拜见平图将军!”

    我慌忙将王屯长扶起来,笑道:“我们几个都是将军,但在军中是将军,回到屯子里,我们就是乡亲们的儿子和侄子,乡亲们应该受我们一拜才是。”

    说完,我便跪下,给乡亲们施礼。

    朱西、王宝子习惯了跟着我做事,我跪下,他们两也跪下了。

    朱西爸爸妈妈也在路边迎接我们回来,只见朱西爸妈的眼中都噙满泪水,不住的点着头;

    王屯长也哭了,看得出他也是非常记挂他儿子王宝子;

    我爸我妈也哭红了眼睛,看到我当上了平图将军,就感觉像做梦一样,但又亲自接到我们回家乡,那梦又跟真的一样。

    大家哭哭笑笑的,都去王屯长家聚齐。王屯长准备了很丰盛的酒席,招待我们三位“将军”。

    只不过,按照王屯长的安排,我,我爸爸和妈妈,竟然上座,坐中间。

    朱西,朱西爸爸和朱西妈妈,挨着坐我左手一侧,王宝子和王屯长他们家挨着我右侧顺次就座。其他屯里的有头有脸的坐其他桌面。

    王屯长说:必须得这样,这是规矩。

    我只能按他的安排就座。

    我们大家畅谈打仗的事,朱西和王宝子讲了很多故事给乡亲们听,大家伙一会紧张,一会又放下心来,听的那是入脑入心,吓的也是一惊一乍。

    这顿酒席,我们大家喝的很痛快,都不醉不归......

    次日,我早早起来上大号。

    却见门口站着很多军兵,见我从家里出来,都向我行礼。

    我一问才知道,这是魏可轻派来保护我和朱西、王宝子的卫兵。

    我哭笑不得,心想,这是我自己的家乡吉祥屯,在这个屯里,谁会暗害我们?真是小题大做了。但我转念又想,现在我毕竟是总治大人又是平图将军,是节制龙台、上西两府的大官了,所以我的安危也是很重要的。同样,朱西、王宝子都是将领之职,也是很需要注意安全的。

    我没再说什么,赶紧去上大号了。

    出了茅房,我告诉我爸妈多做点饭菜,给这些卫兵吃。

    好家伙,来了五十来个卫兵,在我家吃饭,都快给我家吃黄了。

    我想,家里不宜久留,弟兄们吃点饭,我也不好意思收钱,但是,我家小门小户的,也经不起这么多军兵吃喝,何况他们又非常能吃。

    我把太子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给我的赏赐都留给了爸妈,告诉二老:随便花!

    然后我找到朱西、王宝子,下令回上西府。

    乡亲们为我们送别,大家依依不舍,且不再提。

    ----

    回到上西府。

    我召集各行政官和军官将领开会。

    我与上西府总管、总办、总兵、总判、校尉、捕队、审队、狱队、税队等官吏见面,互相认识一下,同时我告诉大家北疆战事紧急,让全府上下都行动起来,好好筹备粮草。

    因为之前是白千战大人为总筹,现在白大人已经战死沙场,上西府下辖十二个村三十个屯,这些地方都需要有人统筹收粮事务,因此我命沈破风兼任总筹一职,负责收集粮草。

    我又命,总管负责征集马夫、伙夫、装运工若干;

    再命,总办负责征集粮草车辆及马匹若干;

    复命,各校尉受朱西、王宝子一体节制,勤加操练,以备出征北上运粮。

    上西府其他各职位都不变,各司其职,保持稳定。

    上西府安排完毕,我又命人拟下平图将军令:命龙台府总治解泰,速办粮草若干,不得有误。令人送至龙台府。

    我很为自己一番操作感到满意,作为勤政爱民的官员,我自问还好。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就在上西府衙歇息了。

    作为总治大人,我的办公地点,有很多丫鬟随时待命侍候,的确是很舒适的样子。

    而我同时还是太子大将军任命的平图将军,这个职位,是相当高的了。所以,我的院子里里歪歪,有很多卫兵保护。

    我觉得到处都有眼睛看着我,我很不自在。

    于是,我让丫鬟就留2个,一个待命,另一个轮换去休息就好了。

    我又叫来魏可轻,让他把卫兵只留十名,三班轮换值守,其他百十名卫兵都回营归队。

    外边人少了很多,我才安然入睡,这一觉就睡到天亮,好不爽快。

    -----

    次日一大早,我吃过早饭,去察看运粮马车准备情况。

    负责筹备马车的总办名叫秦和。

    秦和真的很勤快,他早早起来安排运粮马车事宜,向我介绍工作进度,原来他早已联系好工匠,赶工制作运粮马车车身500架套,并联系贩马商人,购买良马2000匹,五天后,马匹就会送到上西府。

    我听后很满意,又看了看马车车身。

    然而当我看到这种马车的车身后,我不免很不满意,说道:“这种车身设计,只能装粮食,不能载人啊。”

    总办笑道:“赵将军,大夏国运粮马车,一直是这种样子啊。从未听说马车还可以载人的,粮草就已经很沉重了,如再拉上兵士等人员,那恐怕马力不济,半途会累死马匹啊。”

    我才恍然明白,我说的太超前了。现在是大夏国,没有那么高效率的马车。

    于是我来了兴致,我要设计一种可以载粮食又可以载兵马的马车,就是比较实用的战车。这样将士们就不用骑马和步行了,有车多省力啊。

    我对秦和说:“秦总办,你把制造马车的工匠都找来,我有些想法和他们讲,你也一起听听,我在内堂客厅等你们。”

    秦和领命,立即去召集那些制造马车的工匠。

    我回到内堂,认真画了一张新式的马车图样。这个时代没有发动机,那我只能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画一下自行马车图。也比这些马车快多了,实际上就是参照我上一世骑行三轮车的样子,改版了一下,变成骑行八轮车。

    很快,工匠们到齐。

    我对总办秦和及众工匠说道:“本将军知道运粮马车一直都是外面的那种,但是那种马车还是笨重,行军太慢。本将军在上次北征行军路上,无意中,捡到一张图纸,上面居然画着一种新型的马车样图,我加以琢磨,改进了一下,又画出一种图样,就是新型的骑行马车,这种马车跑的快,还能拉货拉人,你们大家都看看,能不能造出来,需要多久。”

    说完,我就拿出画好的骑行八轮马车图样,给工匠们看。

    大夏国的工匠都是好样的,大家看完我的样图,就明白了原理。

    一名工匠惊喜的说:“将军大人真神人也!这个图样,技艺太高超了!八个车轮,每两个车轮之间有一车轴,每个车轴有有一带齿的轮子,轮子上又连接着带孔的链条,链条另一端连接着车头处的小齿轮,小齿轮又连接着中齿轮,中齿轮又连着大齿轮,大齿轮由人力骑行促动,从而可知,大齿轮转一圈,中小齿轮即随动,齿轮带动轴动,车轴带动其他八轮前进,真乃奇思妙想,妙哉神哉!”

    众工匠传阅图样,都赞不绝口,如见神图。

    我哈哈笑道:“各位工匠能够看出此中奥妙,那说明这种新型马车,可以制造出来?”

    众工匠道:“这种新型马车,设计巧妙省力,实用性强,而工艺方面,无非就是多制造些齿轮和链条,需要铁匠赶工制造,并无难度。我大夏国铁匠技术高超,造之不难。”

    我很高兴,说道:“这种新型马车,我就起个名字,就叫永久马车!”

    大家听到永久马车,都表示同意。

    于是,秦总办带领众工匠日夜赶工,按图制作永久马车。

    第二天,永久马车的样品车身就制造完成,我骑了上去,单人就可以骑得动,我嗖嗖的骑着八轮大马车,在院子里疾驰,看得众人都傻了眼,没想到我力大如此,居然能拉动如此沉重的八轮马车。难道我比四匹马还有力量?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我故作神秘,也不想过多解释这种齿轮的神奇之处,以后他们习惯了,自然会明白的。

    我又让工匠把骑行的座位增加三个位置,并且增加三套大齿轮,形成四个人骑的八轮马车,对应的,车轴下面,也增加三套齿轮和链条。这样,骑起来才不会太累,也可以轮换着骑行。

    众工匠疑问道:“赵将军,这种马车,如果人能骑得动,那就不需要马匹了啊,那还叫马车吗。”

    我也恍然大悟,哈哈笑道:“对啊,既然人力能骑得动,我们就不需要马匹拉着了,几千马匹,还要喂草料,还会得病,购买也花费很多金银,不要也罢。秦和,你把你购买的2000匹良马,都训练成战马,分配给步兵营,让他们都升级成为骑兵。多出来的马匹,给龙台府送去,并派人告诉龙台府解泰,不用再费力制造马车也不用再购买运粮马匹了,等着我上门去车拉粮草即可。至于原因,你不用和龙台府讲,注意保守米米,明白吗?”

    秦和领命。

    随后,我又让秦和多准备些菜籽油,以作为润滑齿轮和链条用。这些,秦和都一一照办。

    齿轮和链条,都有固定尺寸,可以量产,上西府铁匠很多,没过三天,500辆八轮骑行永久马车就制造完毕,都是四人座的骑行马车,非常好用。

    我看了,也不仅为我的发明创造感到高兴,没想到我还有这样的才能,我对自己很满意。

    我又想着,这四个人骑行,毕竟马车上拉的是粮草,很重,每行进一段路程就应该轮换休息。

    于是,我又命秦和,让工匠们继续打造200辆八轮骑行永久马车,但是加装封闭车厢,车厢内安装好床板和被褥,主要供兵士们在车内休息。

    秦和也为我的心思细致和体爱士卒而感动,立即去安排制造。

    就在准备的这些天里,上西府总筹沈破风,已完成收集粮草60万斤。

    上西府总管萧顺,负责征集到马夫、伙夫、装运工已达到1千5百人。

    看来,上西府筹备粮草及运输事宜,已经很完备了。

    又过了几天,龙台府解泰派人来报:龙台府筹集粮草100万斤,马夫等人员1千5百人,一切齐备,只等将军大人验收装车。

    我觉着运输军粮各项准备工作都齐备了,就命朱西、王宝子各领骑兵100,护送永久八轮马车队300辆,到龙台府拉粮,并将龙台府马夫等1500人也用马车拉回来。

    王宝子率骑兵100在车队前面引导,朱西领100骑兵在车队尾部殿后,中间的300辆永久八轮马车,每辆马车都由4名骑手把控骑行,1200名骑手驾驶300永久马车奔驰行进,又是空车,不怎么费大力气,马车就达到很快的速度,连骑兵队也觉得不可思议。

    没多久,300辆骑行马车队就到了龙台府,解泰、解红缨、解蓉儿都惊奇的观看这种永久八轮骑行马车,啧啧称奇。

    这种新型的永久八轮马车非常能装粮食,每辆永久马车都装载了3000到4000斤粮草。100万斤粮草装运很快,没多久,朱西、王宝子带着100万斤粮草车队满载而归。

    从出发去龙台府运粮,到拉回粮草,还不到一天功夫。

    上西府的将士看到这种异象,直觉得大夏国如有神助,天兵帮助运粮也!

    我也知道一时半会,大家还接受不了这种高效率的物流设备。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就自然习惯了。

    很快,龙台府的100万斤军粮车,都到上西府运粮广场集合完毕,而我这边,也已安排上西府的粮草车都装运粮草妥当。

    这一次,我本打算亲自运送军粮,北进押运到骠骑大将军大营,而后再北进押运到大将军营在。

    但我还没下定主意,只听魏可轻、沈破风向我进言。

    魏可轻、沈破风道:“卑职愿替赵将军北进押运粮草!赵将军如今已是平图将军,位高权重,又管着龙台、上西二府,大小事务,繁忙复杂,万千军民,等待父母之官,断案赈济,维护秩序,上行下达,无不牵扯精力。以将军千金之躯,不必亲自押运粮草,还望将军以龙台、上西二府万民为重,勿再亲冒矢石!”

    朱西、王宝子也说道:“魏将军、沈将军所言极是!汗青将军,现已今非昔比。还请汗青将军,命我等出征,将功劳给我等吧!”

    我一听到此,已大致明白众将心意:一来众将是想让我在家坐镇,以避免刀兵之险,确保万全;二来是想让我把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众将;三来是龙台、上西两府公务繁忙,我不适合出征运粮。

    我仔细想了想,大家说的有道理,我今已官居两府首席,又被任命为平图将军,实在不必再做总筹之事,亲自运粮。

    于是,我同意众将的意见。

    说道:“本将军命令,朱西为上西、龙台两府北征督粮官,行总筹之职,王宝子副之,节制运粮马车500辆、载人马车200辆、骑行车夫、伙夫等人员3000人,北征运送军粮!再命,魏可轻将军领步兵500、沈破风将军领骑兵1000,为左右护法将,听从朱西将军调遣,沿路护送运粮队伍北进。大军明日清晨开拔!”

    朱西领命!

    王宝子领命!

    魏可轻、沈破风领命!

    次日清早,4500余人的运粮大队出发了。队伍虽然浩浩荡荡,但是只有骑兵1000,步兵500,总共1500兵马是有战斗力的,其他人员都是车夫、伙夫、装运工人之类,一旦遇到战斗,都会跑掉。说实话,我也为朱西捏一把汗,虽然朱西勇猛,但毕竟兵力太少,如果遇到第二个图雷察偷袭粮道,还不知朱西会怎样对付。因为战场形势难以预料,我也不能提前告诉朱西怎么应敌,只能告诉朱西四个字:见机行事!

    但是我又一回想,记得我和朱西、王宝子第一次随白千战总筹出发北进,只有护卫步兵200人、骑兵100人,其他几百人都是雇工之类,有战斗力的兵士也就300人,但却运送粮草40万斤,运粮车200辆。

    当时,我们车队还是用马匹拉运,速度较慢,从上西府出发,到北疆运粮目的地--纳兰达图那个地方,车队行进了大约15天的路程。

    骠骑大将军冯玉,率七万左右大军,就驻扎在纳兰达图大营。

    而本次,我派出步兵500、骑兵1000,运送军粮160万斤,按照兵力配备来说,已经是高标了。

    所以,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加之朱西、王宝子都会武艺,朱西更是无敌的将才,我又有什么可不放心的理由呢,是我多想了罢。

    我摇了摇头,暗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改了舍我其谁的那种自负呢?难道大夏国,运送粮草这样的事,离了我赵汗青,别人就做不到了?笑话!就是我自以为是,杞人忧天吧。”

    想到此,我心里豁然开朗。

    我赵汗青,作为平图将军,不仅仅是张罗些军粮筹运的事,我还应该为龙台、上西二府县的建设,多进行些思考,让村屯百姓得些实惠,这才是我身为将军和总治大人最该做的事。

    北疆虽有战事,但北疆同样有太子将军率10万大军驻扎征战,并不用我这个不入流的区区平图将军操那么多心。何况我既然完成了太子大将军交待的送军粮任务,那么我就可以拿出精力来,好好看看在我的治下,还有什么事可做。这也是正经事,难道不对吗?

    我彻底想明白了,心情大好。

    于是,在朱西带领运粮大队离开上西府之后,我就叫来秦和总办,陪我到上西府大街上随便走走。

    我们两个都是便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上西府的百姓,并不曾见过我的颜面,所以基本上没有人认识我两是干什么的。

    所以,我很随意的看着大街上各种买卖和来往的各色人等。我发现,上西府的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人们安居乐业,路上车来车往,商贩叫卖声声不绝于耳,往来的行人也有说有笑,上西府街面上有巡逻士兵来回巡查,治安也很好。

    我走着,看着,觉得很满意。看来我所在的这一世大夏国,真是个清明之国啊。

    我正和秦和聊着这盛世美景,忽然附近小巷子口冲出来几个人,他们都穿的是大夏百姓服饰,但听着说话的声音却像是大寒国的口音,我暗道:不好!有敌人!

    可是想躲已经来不及了,这几个人身手非常利落,三下两下就跳到我和秦和身边,并且把我们两个嘴巴堵住不让发出声音,然后只听其中一个人说:“就是他!秦和,上西府的总办大人,把他抓走!”

    另一个人说:“百户将军,秦和身边这个人,也抓走吗?”

    只听那个所谓百户将军又说:“笨蛋!我们要抓的是总办,他身边这个人,一看就是个跟班的仆役,你要他作甚!不要理他。我们快撤!”

    那些人听命行事,扛起了秦和,就向城外跑去。

    倒把我推倒在地,不管我了。

    我又好气又好笑,这么大的平图将军你们不抓,倒把我的总办大人抓走。难道我没有总办秦和帅气不成?

    弃玉取石者盲。也不怪这几个瞎子帮匪,就连上西府的丫鬟仆从都未必认得我长什么样,何况他们几个大寒国的间隙呢。

    而且,他们好像要抓的目标并不是我,而本来就想抓总办秦和吧。

    我边想边取出堵嘴的破布,大声喊道,快救人,救人!

    巡逻队伍听到我的呼叫,来到我身边,问我何事。

    我告诉巡逻队,秦和总办大人被坏人抓走,快追!

    巡逻队伍一听是总办大人被抓走,都赶紧向着我指的方向追赶而去。

    我也知道这些巡逻步兵未必能追得上那些贼人。

    我立即赶回府里,召集骑兵,出城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