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能召唤离谱角色 » 第三十三章 四英会聚(二)

第三十三章 四英会聚(二)

    “道然兄,你这真的没问题吗?”

    鲁肃依然不放心问着陈诺,但后者只是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虽然他不知道这是意思,但除了相信陈诺,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三人走着走着,一阵琴声从远处飘来,只见两道身影靠坐在远处的亭子中。

    陈诺忍不住赞叹道:“当真是...”

    然后他忘词了,尴尬咳嗽一声,看向鲁肃询问道:“想必那位便是周瑜周公瑾吧。”

    鲁肃点了点头,领着二人走到亭子前,鲁肃刚要上前就被陈诺抬手拦住。

    “让公瑾多多享受下这片刻的团聚吧,今日之后,便要开战,想必再见也不知何时,还是先勿打扰。”陈诺叹道。

    鲁肃点了点头,就站在原地闭起眼睛享受着琴声。

    而诸葛亮则好像别有心事,观察着陈诺,眼中时不时闪过一道精光,忽然后者疑惑看向他。

    “孔明兄是有什么事情?”

    “额!”诸葛亮一惊,随后笑道:“道然兄这,我只是好奇平日素来不喜饮酒的陈道然怎么突然开始饮酒,这可不符合你的作风啊。”

    “压力罢了,不用担心。”陈诺不在意说道。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压力吗?”低喃一声,诸葛亮也就不再多想。

    不多时,琴声结束,周瑜站起身对着小乔说了一句,后者就转身离开。

    鲁肃见状走上前抬手道:“公瑾,道然先生和孔明先生已经等候多时了。”

    周瑜闻言看着鲁肃责怪道:“子敬啊,你说你这为何不早点和我说,让二位先生等候多时呢?”

    “公瑾兄,这可不怪子敬,是我看公瑾与夫人难得相聚,故此便不忍心打扰。”陈诺走上前出声说道。

    周瑜也闻言看向陈诺。

    “想必这位便是陈诺,陈道然,张公等人连连称赞的道然先生吧。”周瑜走到陈诺身前,笑道:“我想见先生已经多时,不如先前往厅中,外面风寒,这可不是我的待客之道,请。”

    “请。”

    一路行至客厅中,陈诺忽然开口道:“不知公瑾对于现在的局势有何看法?”

    “哦?”周瑜转过身打量陈诺一眼,微微笑道:“如今曹操来势汹汹,携带百万雄兵,对我江东虎视眈眈,刘豫州刚面临惨败,我等心系数万万江东百姓,唉,却是无能为力。”

    陈诺点了点头,语气悲然。

    “是极,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曹操如今携带百万之兵想要吞并江东,如若一战,胜尚可,一旦败,无数百姓遭受牵连,生灵涂地,我等便是这千古罪人,公瑾兄的顾虑,诺十分清楚。”

    “可是现在,却没有任何良策。”

    周瑜闻言看向陈诺,摇了摇头叹息道:“却如道然之言,战若败,到时生灵涂炭,我江东数万万百姓遭受战火牵连,这让我如何狠下心?这降倒也依合如今大势。”

    鲁肃闻言看着陈诺周瑜面色呆滞。

    周瑜坐在主位上对着陈诺几人抬手示意了下继续说道:“张公也告知我所说的那番言论,但请道然兄放心,我既然选择降,那么我定然有把握保得我主安全,也可让曹操不伤及我江东百姓,这点还请先生无需多虑。”

    “其实先生所言倒也合乎常理,其中深思令在下佩服,但刘豫州兵败携民过江,那曹操也并没有赶尽杀绝,这其中缘由先生也必然清楚。”

    陈诺赞同道:“公瑾所言不差,如今局势,如果降曹,曹操断然不会做出违背天下民意之举。”

    鲁肃闻言开口劝道:“公瑾万万不可啊!江东基业已历三世,怎么可以轻易让于他人?如今国家的危亡全都系于将军一人身上,为何听信他人懦夫之议论?如今江东诸臣已然上下一心,全力齐心抗曹,但我主尚在担心百姓之安危,这还需公瑾帮忙断绝,现在却说出如此之语?”

    说完又转头看向陈诺说道:“道然兄为何如此反复无常?如今情势危急,如若不下定决心,如何保得各方安宁?”

    但周瑜只是沉着眉目,语气凝重道:“一旦战事起,百姓将陷入浩劫,我若主战,江东老幼岂会不恨我?”

    “不然!”鲁肃抬手说道:“以将军之英勇,东吴之险固,未必就不能击破曹军。”

    “呵呵呵呵。”

    诸葛亮握着扇子摇头笑道,这番举动引得周瑜偏头看向他疑惑道:“不知先生为何笑话?”

    诸葛亮摇了摇手笑道:“我笑子敬不识时务。”

    鲁肃闻言一愣,眉头一皱看着诸葛亮疑惑道:“先生何故笑与我?”

    “公瑾降曹的主意甚为合理。”诸葛亮语气肯定道。

    “哦?”鲁肃不解看向周瑜。

    周瑜微闭眉目,嘴含笑意,沉默不语。

    诸葛亮继续说道:“曹操用兵如神,天下莫敢当,群雄与之争衡皆以灭亡,唯有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衡,落得败逃江夏,存亡未保啊。”

    话毕,诸葛亮便不再言语,这番言论让鲁肃忍不住高看了他一眼。

    陈诺憋了憋了笑意接过话茬说道:“公瑾如今下定主意,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说来也是我前些日子太过愚昧,我一局外之人,又何须在乎那么多呢?就算再怎么样,我尚可安然而退,我这可真是太愚昧了,江东如何与我又有何关呢?”

    周瑜闻言斜眼看向陈诺。

    鲁肃闻言,身体微泰,急声道:“先生!你怎么突然又想让我主去屈膝受辱于国贼?”

    “哈哈哈,子敬勿恼,我其实有一计,可帮助将军退曹军,不需割土让地纳印成臣,便可退曹操百万雄兵。”陈诺言语自信道。

    周瑜闻言俯身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只需派遣一使臣,架一叶扁舟送二人到江山,曹操得到二人,百万雄兵一夜间即可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闻言若有所思,陈诺继续笑道:“江东失此二人,如大叔飘一叶。”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但还是开口问道:“此二人为谁?”

    陈诺将周瑜的眼神收入眼中,他知道对方必然早就知晓诸葛亮对孙权说的那一番言论,如果这时候再说效果肯定没有原时间线那么好。

    但周瑜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台阶,既然想要,那他就给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