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能召唤离谱角色 » 第七章 有胆你就来

第七章 有胆你就来

    “诸公为何一言不发?”

    陈诺就感觉奇了怪了,一进来全部人的目光就放在他的身上,现在又一个个都沉默不语,他都怀疑是不是连舌战群儒都被魔改了。

    在沉默下去他可就要发飙了。

    这时底下众人才互相点了点头看向了张昭。

    张昭见状对着诸葛亮拜了一下开口说道:“孔明先生。”

    诸葛亮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张昭问道:“子布先生,有何见教?”

    张昭笑了笑说道:“昭在江东能力并不怎么出众,但我曾听闻先生居住在隆中的时候,把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不知先生当真说过此话吗?”

    诸葛亮点头道:“是。那不过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这一番话顿时引来台下一众笑容,他们面露轻视之意,只觉荒廖,但就在此时,他们注意到一道目光看着他们,顿时停住了笑声,而这一举动把陈诺搞的一脸懵。

    我做什么了?奇了怪了。

    陈诺心中吐槽着,但看着照常进行的剧情,暗暗松了口气,而这一举动则全部都被张昭收入了眼中。

    张昭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开口对着孔明说道:“我曾听闻刘豫州三顾茅庐而请出先生,并把自己比作鱼,先生比作水,得到先生便如鱼得水,曾豪言壮志说要占领荆州等地,可现在这个地方已是曹操的地盘,不知道道然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啊?”

    看着陈诺疑惑的表情,张昭笑道:“我想孔明先生早已有自己的见解,所以便想问问身为局外之人的道然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底下众人也复核道:“是啊是啊,有什么看法?”

    陈诺看了看张昭,又看看了底下的众人,感觉一阵怪异。

    这怎么就盯上我了?

    诸葛亮也看向陈诺,但看到对方露出一个放心的表情后摇了摇扇子说道:“我主刘豫州十分仁义,不忍去躲同宗的基业,所以便在三拒绝,刘琮年幼,听信奸臣之言弃城投降,导致曹操得逞占领荆州,现在我主屯兵在江夏,另有其他打算,非等闲之辈可轻易知晓。”

    额?

    陈诺古怪地看了诸葛亮一眼,他本以为魔改是改变了一个人的全部,但现在看来只是改变部分特征,比如原本老实人鲁肃现在变得反复横跳。

    该说不说,真不愧为诸葛孔明,默默给对方点了个赞后,陈诺便等着看戏。

    但张昭听完诸葛亮的话后稍微思索了一番看向主角问道:“道然先生觉得如何呢?”

    ......陈诺有一句话想说出,看着死缠着自己不放的张昭他开口说道:“曹操能够轻易得逞,全是因为刘琮听信奸臣之言,我曾听闻刘琮手下的文臣如今过的好生舒服,出门有行车,生活起居皆有人照顾,而刘琮则被禁于深宫,不得有片许自由。”

    “张大人可知那些文臣当时是说的什么?”

    张昭神色一凝,紧紧盯着陈诺,陈诺笑了笑站起身继续对着底下的众人说道:“他们当时说的,曹军来势汹汹,无法抵抗,不如早日投诚,方能保得一方安宁。”

    陈诺走到台下,看向一人笑问道:“那我现在问诸公,荆州安宁吗?刘琮安宁吗?安宁的大概只有那些在刘琮面前卖弄口舌的奸臣小人,我知张大人一生都为了东吴,所以我想问问张大人他们这举动叫什么?”

    见对方低头不敢与自己对视的样子,陈诺一步一步道:“我曾听闻江东孙伯符孙将军之威猛,活捉王朗,大败黄祖,哦对了,子山兄,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看着站在身前的陈诺,步骘支支吾吾,望着不知如何作答的男人,陈诺眼中闪过不屑之色走到下一个人身前笑道:“既然答不上来,我来替你们回答,孙伯符这么做全都是为了平定江东,还江东百姓一个安宁,还诸公一个可以安息的地方,但现在却要将江东拱手相让,又是何意!我且问你们,这是何意?!”

    看着沉默的众人陈诺继续说道:“刘豫州当阳之败后,手下官兵未曾有一人临阵叛敌,数十万百姓愿意相随,刘皇叔不忍心舍弃,因此每日行程缓慢,宁愿放弃前往江陵,也不忍看到数十万百姓受到曹军的迫害,此乃大仁大义也。”

    “而诸公现在却听信不知何处传来的谣言,想敞开东吴的大门,把曹军这头猛虎放进来,让他们残害江东的百姓,此等举动又该怎么称之,张大人,我想你应该能给我一个答案。”

    “这...可刘豫州...”张昭支支吾吾,诸葛亮闻言也站起身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曾高祖败在项羽的手中,而在垓下一举将项羽击溃,这难道不是韩信的计谋吗?”

    望了面色铁青的张昭一眼,诸葛亮举着扇子继续说道:“由此可以看来,国家的安危必须要靠有主谋的人,而并非那些夸大其词,无理狡辩之徒,那些以虚荣自欺且欺人者,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而临危应变却百无一能者,此当真为天下人耻笑。”

    两人的一番轰炸,直接让底下的众人皆都面色铁青,他们看向张昭,却发现他已经闭上双眼,面色自若,不再言语。

    推搡之中。只见一人站起对着陈诺问道:“如今曹丞相屯兵百万,对江夏虎视眈眈,如若战斗,两军想必会死伤无数,到时矛盾已结,我江东百姓危矣,不知道道然先生和孔明对这渺茫的前景有何见解。”

    诸葛亮不以为意的笑道:“曹操招降纳叛,收袁绍刘表等乌合之众,虽有百万,不足惧也。”

    虞翻刚想继续说道,只见一道声音传来“这不是虞翻虞仲翔吗?你只知曹军屯兵百万,但你可知道曹操已经等候许久?他底下的士兵等候许久?”

    陈诺好笑地看着虞翻继续说道:“刘豫州携带数千残众尚可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抗击曹军,使得曹军只能放慢步伐,让江东有喘息的时候,而现在江东粮草丰足,士兵精炼,两军还未相交就已言投降,一口一个曹丞相,当初劝王朗降孙策,如今劝吴主降曹,仲翔兄,慎言啊。”

    看着站在中央的陈诺,虞翻哑口无言,在看着其他人怀疑的眼色,默默坐回了原位。

    再继续说下去,他都有通敌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