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 第235章 奥秘

第235章 奥秘

    见身边的蒋瓛示意自己噤声。

    南宫庆有些不解地接过朱雄英递过来的奏章,看一下蒋瓛微微眯了眯眼睛,疑惑的说道,“你这是做什么?”

    赶忙将南宫庆拉到了一旁。

    蒋瓛苦口婆心的指了指奏本上头的文字,又指了指天空:“南宫兄也不想想,这样的奏折交上去,让万岁爷看见了,万岁爷才知道吴王殿下心中的悲痛!

    你难道没听说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里头的字也是斑斑点点,涂涂改改。

    然而!这幅“丑作”为何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在历朝历代书法史上有这样一幅作品,全篇涂涂改改,字行歪歪扭扭,却和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这幅作品便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历来以书法闻名于天下,让人们多少忽视了他的忠骨。看到了他的忠骨刚毅,便一定会看到这篇《祭侄文稿》,看到这位书法大家满门忠烈。

    从唐代流传至今,这幅《祭侄文稿》赢得了数不清的赞美,也赢得了无数的眼泪。

    这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情真意切吗?

    如今吴王殿下,年幼痛失慈父,本就心痛如绞,我们这些做属下的,又如何能强求他写出规规整整的楷书呢?”

    南宫庆微微一错愕,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多亏蒋瓛兄这般提醒了我,要不然险些犯下大错。”。

    回头看了看那哀伤的有些麻木的朱雄英,心里无不担忧的说道:“可吴王殿下如今这个样子,这一路上,水米未进的,我着实有些担心啊,太子殿下落水,好不容易被吴王殿下和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给救活,终究躲不过病魔的折磨,就这样撒手人寰,丢下我们走了。

    可如果吴王殿下要有个好歹,我们这些锦衣卫只怕难逃万岁爷的清算!大伙是得想个办法,好好劝一劝吴王殿下,多少吃一点,要不然这个样子可支撑不到京城。”

    长长叹了一口气。

    蒋瓛深深的看了看远处看不到头的官道,心里头何曾不是一阵担忧。

    如果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扶灵而行的朱雄英也出了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以朱元章那暴怒的。偏激性格,真不知道,指不定会怎么发作,这一帮子随身而行的锦衣卫。

    趁休息的时候。

    南宫庆恭恭敬敬地端了一碗白粥递到了朱雄英面前,神色再也没有往日的骄傲和冷漠,声音也近乎哀求一般:“吴王殿下!吃点吧!”

    却见朱雄英一动不动,彷佛所有的话语在此时此刻都充耳未闻。

    身边的锦衣卫蒋瓛轻轻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一副让我来的样子,走到朱雄英面前,柔声说道:“殿下连日来水米未进,这么下去身子可是吃不消的,若是太子爷在天有灵,知道了也不知会该有多伤心,再说了,万岁爷在京城翘首以盼,他老人家已经没了太子,正不知该怎么个伤心法呢!若是殿下,您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只怕是……”

    缓缓的扭过头来,看了看这个能说会道的蒋瓛一眼,朱雄英那呆滞而麻木的眼神。轻轻的眨了眨眼。

    茫然摇摇摇头说道:“我实在没有胃口,还是你们吃吧!”

    眼见朱雄英并没有一副意动的样子。

    蒋瓛心中有些开始慌了神。

    这和寻常的成年人不一样。

    朱雄英眼瞎才多大呀?!只不过是个孩子罢了。

    忍心挨饿的能力怎么可以与成年人相提并论?

    要是这么一直饿着的话,只怕会有一些不忍言之事发生。

    扑通一声便跪在了他面前,蒋瓛毫不扭捏的直接大声哭了起来,看的那朱雄英一愣一愣的。

    有些吃惊的亲亲,尝试着扶起跪着的蒋瓛,却愣是扶不起来,眨了眨眼皮无力的说道:“起来吧!我身上力气小,可搀扶不起你!你先起来说话!”

    蒋瓛并没有如实照做,直接将以头触地,哭着嗓子说道:“太子爷走了,我们都很痛心,以往太子爷对我们可以说是百般的包容优握,队伍行军之间也是常常嘘寒问暖,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兄一般的关爱,如今他走了,我们一个个都如丧考妣!几乎人人挂泪!悲痛的不能自已!

    可这么几日来,殿下一直水米未进!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要再怎么下去,恐怕也会病倒。

    眼下淮安城已过,再往前要不了多远,就是京城!

    若是这路上殿下病倒了,陛下盛怒之后,我们这些随行的锦衣卫,只怕无人能活!

    还请吴王殿下开恩,体恤我等家有老小之艰难,多少用点吧!”

    呼呼啦啦,顿时跪了一大片。

    众多锦衣卫不约而同的齐刷刷跪下,一脸期待的望着朱雄英那稚嫩的脸庞。

    一双双热切的眼神,齐刷刷的投向朱雄英这边来。

    朱雄英为之一愣。

    这些个青壮年将士。

    这些个忠心耿耿的锦衣卫。

    基本上都是家有老小的。

    毕竟古人结婚早,十四五岁当爹那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这些身家清白,有老有小的人,往往是锦衣卫的最佳人选。

    ……

    朱雄英眼神扫过这些锦衣卫队伍。

    心中也知这些锦衣卫担忧自己会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而导致朝廷怪罪。

    默默地接过锦衣卫蒋瓛拿过来的那一碗粥。

    高高的举过头顶,示以众人。

    大口的呼呼啦啦一饮而尽。

    见此情形众多锦衣卫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要这个小王爷肯吃肯喝,那就不会出大问题。

    接过朱雄英递过来的空碗,蒋瓛脸上终于扬起了一丝丝宽慰的笑容。

    一转手便将那吃喝完的空碗递给了南宫庆,脸上的神色无比的满意。

    南宫庆也是自嘲的笑了笑:“看来这为人处事之道,我南宫还得向你多学学!蒋兄啊,你如此精于人情世故,权谋善变,日后定然有飞黄腾达的那天,好好干!我看好你!”

    捧了捧身边锦衣卫递过来的一只白鸽子。

    蒋瓛笑了笑摇了摇头,把那写好的纸条塞在了白鸽子的脚部铁管上。

    温柔的在那白鸽子翅膀上轻轻摸了摸,然后将这白鸽子捧在了自己额头边,彷佛在祈祷一般。

    也不知在滴滴咕咕的说些什么。

    说了好半天,这才将那白鸽子往空中一抛。

    目不转睛地深深望着那个自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那个宽阔而又浩大的天空之中。

    南宫庆走了过来轻轻的长呼一口气:“你刚刚在祈祷什么?莫非是祝自己有个好前程?”

    蒋瓛摇了摇头,有些自嘲的轻轻抿了抿嘴唇:“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只希望这次回京,我们这么多弟兄们能够捡回一条命便好!

    南宫啊!你要想想,我们护送着太子和吴王两父子俩人,先到山东再到北平,然后又赶往秦晋之地,还没到地方,就发生了太子爷落水一事,虽说经过那周军,拼死营救,好不容易把太子爷给捞了上来。

    再由吴王殿下用急救的法子,把太子爷好不容易救活!

    可太子爷俨然已经患了极为严重的后遗并发症!

    这一路来是咳嗽不断,甚至有时候还咳出了血!

    整个人也变得虚软无力!直到最后撒手人寰!就此永远的离开我们。

    可要算起来!我们这些锦衣卫是有责任的。

    渡河之前,虽然说吴王殿下和我们也曾经规劝过太子爷,绕路而行!

    但终究归劝无功,还是让太子爷发生了这样的事,此番回京!陛下定然要重重地收拾我们这帮人,你可千万要有心理准备。

    回京之后,速速托人办好家中后事,若是有机会逃出生天!那么你我尚可在国丧之后,畅饮一杯。”

    顺着他的话头长长叹了口气。

    南宫庆也是一脸的无奈,痛苦的摇了摇头:“我也没想着事情会变这样!好端端的太子爷竟然就这么离开我们。可出来的时候是我们一路护佑着他,回京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带着他的遗体!到时候回京复命交差,我们这些锦衣卫弟兄,只怕难逃一死,但愿不要连累到家人,如此余愿足矣”!

    一时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便开始说起了丧气的话。

    一片愁云惨雾。

    ……

    白鸽子飞呀飞。

    跨过了无数小山包和村镇。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大片建筑。

    周边尽是一些乌黑的木楼瓦房。

    这里就是南京皇城。

    只见那鸽子。

    轻盈而又修长的身,只直接飞入了锦衣卫北镇抚司。

    一个头发发白的锦衣卫,习惯性的伸手伸出手掌。

    那白鸽子轻盈的便停到了他手掌上,自顾自的上上下下摇着尾巴。

    年老的锦衣卫从鸽子腿上的铁管抽出一张纸条。

    便把那鸽子重新放飞。

    然后缓缓的打开那张纸条。习惯性的准备拿起笔墨纸砚,记录一些锦衣卫的内部消息。

    只是当他缓缓打开那张纸条的时候,整个人非常震惊的看着纸条,好半天都不知该怎么说了。

    嘴巴张的大大的,几乎可以塞进一个大鸡蛋。

    支支吾吾好半天,看着那张纸条竟然说不出一句话语。

    把那张纸条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好几遍。

    这才最终确认。

    这个大明京城。

    出大事了。

    反应过来的他终于心急火燎的便向锦衣卫衙门跑去。

    这里原来是亲军都督府,也叫做鸾仪司!

    后来改组成锦衣卫。

    衙门还是那个衙门。

    人马还是那帮人马。

    只不过换了个衙门名称罢了,顺带换了一块牌匾,换成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镶心中酷爱的字体。

    据说这一副字体是江南的某个某个某个大儒写的。

    即便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那也花了好几百两银子才求来这幅墨宝。

    然后在亲军都督府改组成锦衣卫的时候。

    才把这块门匾给换上。

    而此时手拿着那张纸条的白发锦衣卫,哪里还有心思看这些?

    整个人慌慌张张踉踉跄跄的一路狂奔到亲军都督府衙门最里面。

    如果没走错的话,这最里头的应该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镶!

    坐在桉头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镶,正准备喝茶。

    忽然间的那满头白发的小吏匆匆忙忙请来。

    手上不知拿着一个什么样的纸条。

    走进来的样子,简直是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毛镶心里便咯噔一下。

    这个老人,养的一手好鸽子。

    便被征辟到了锦衣卫衙门里头,负责给朝廷饲养信鸽。

    并通过这性格,将一些重要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此时他不管衙门规矩,大大方方的便直接闯了进来。

    想来是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毛镶不敢小视,立即走下台阶迎了过去。

    “老头儿!发生什么事了?竟然让你怎么匆匆忙忙的!”

    那老头儿自顾自的摇了摇头,声音里满是哆嗦,颤颤巍巍的将那个小纸条递给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镶:“紧急情况!小老头我不敢擅自做主,还请大人过目!”

    连毛接过那张小纸条拿过来扫视一眼。

    那毛镶顿时便三魂去了七魄。

    嘴里喃喃自语的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来的如此突然和猝不及防!”

    就连那嘴里的念叨也开始,有些显得舌头打结,一般的不利索。

    锦衣卫指挥使毛镶,立即有些慌慌张张的拿着那张纸条向皇城方向冲去。

    午门外头看守的一些锦衣卫们也。有些奇怪的看了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一脸焦急的向宫门处冲了过来。

    连忙齐刷刷地迎了上去。

    “大人何事这般匆忙?!”

    毛镶有些厌恶的大声吼道:“都给老子滚开!本官有大事要向陛下禀报!若你们谁敢耽误本官大事,有你们好看的!”

    听到堂堂锦衣卫一把手毛镶竟然这般大吼。

    一群锦衣卫也不敢得罪和阻拦。

    做了个简单的登记,便替他打开了宫门。

    长长的宫门御道。

    毛镶快步的走在这宫门御道之上。

    非常麻利而又习惯性的穿过各个拐角和路口。

    一边快速走着,一边在脑海里快速思忖:

    这个事情到底该如何告诉万岁爷?

    洪武皇帝朱元章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主子!!

    那可是一头会吃人的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