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做这世间第一人 » 入秋

入秋

    入秋十分,这偏僻的村庄更加显得枯寂,远远望去,只有几十座瓦制小屋和几座看起来更加贫瘠的茅草屋立在这片草地上,说是草地,可又不显得那么翠绿,甚至有些枯黄。

    “青竹,去井里打桶水来,这菜也真是耐不住这太阳,才一天不浇水,竟然有几片叶子都泛黄了,呵呵...这倒是和我这早该死掉的老头有点像啊!”

    这名为青竹的少年看着有些瘦弱,但脸上却有着一副不同于这儿其他村民常挂着焦虑,而是看起来充满着期盼似的,仿佛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像是个四五岁的幼童一般,对啥都感兴趣。

    少年身高看起来约莫五尺一寸左右,身体看着修长,更显得瘦弱了,听见这看着七八十岁的老头又在这唠唠叨叨,不耐烦道:“水给你打来了!整天在这里乱叫唤,说着啥死不死的,说了个这么多年也不见你有半点屁事,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倒是这么多年过去,不见你生点啥病,领家的那个张老头才七十多岁就那么一身病,整天卧病在床,我看着都闹腾。”

    说到这,少年又突然想到个事“欸?你这李老头,是不是有啥东西瞒着我,你莫不是那些功夫高强的修士?啥时候教我些威风十足的武功啊?”少年死死盯着这姓李的老人家,看起来一副看穿人心的模样,但这副样子也没撑的多久便不攻自破了。

    “哈哈!你小子,装就装得像些,这才刚有一副高人模样就自己笑了出来。你也不要想我是啥顶尖高人,我也不过一介武夫,之前教你的三门武学也不过是些小贩贩卖的杂品罢了,倒不是我整天说死啊死的,虽然说了这么多年,可我也感觉到确实快了,你小子也别有别的心思,这村子中像我这样老而不病的也还有那么一两个,你说是不是?总不可能全是你口中的顶尖高手吧?”这位李姓老人缓缓道,但在刚开始时却也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一些情感,说不出来是什么,总的有些凄凉,但后面也不出现那种情形了。

    “哎,我也不和你犟了,你这照顾我快十四年了,我们俩老小相依为命这些年,我对你也是有些感情了,当然不舍得你死!要死也不会让你死于病痛之中,起码也得老死,你说是不是?”少年说到这,眼中也透露着些许的伤感,不知是不是被这些话或者这凄凉的景象所感触。说罢,这少年也自顾自给这李老头做起了午饭。

    说到底,这俩爷小肯定是将对方看作最珍惜的人了,毕竟这相处十几年来怎得会丢了感情?可这二人也是真的犟,偏偏不肯主动的对对方说些温暖的话语,没准哪天这李老头真的去世了,或者这少年不陪在这李老头身边了,这二人或许才可能向对方表达内心,可真到了那一天,又怎会有机会在让这二人能够痛畅这些年的点滴呢?

    嘿!你到别说,这凄凉的景象又搭配上这二人寒酸的小茅屋,还真有一种不可描述的感觉。

    “小子,我给你的那三本书你可得给我好好保管,别给其他人看,听见没有,更不许弄丢!”

    “你不说这是小贩那里就能买到的垃圾吗?怎么又让我小心保管了?怎么,难不成这真是顶尖武学?那我可得卖个好价钱,卖他个白银千两,不对,是黄金千两,到时候娶个样貌身材都是顶上顶的媳妇,在生个大胖小子,过个幸福安宁的一生,我可不要像你一样,一生无依无靠,到头来连个传宗接代的人都没有,到时候你要是死了,就我一个人去你坟前看你,你不觉得寒碜我都觉得呢!”少年笑着说着这么一番话,也不在意老人是不是会在意这些话,因为他知道他说的都是些事实,况且老人也不会去和他斤斤计较。

    “哈哈哈!我倒是也希望这三本破书能值个黄金千两啊!我就买他个一屋子好酒,就算喝不来我也让这村里的其他人羡慕死我,到时候我也娶个媳妇,没准就老来得子了,以后啊你可不是一个人了!”这老人迎合着少年说道。

    ”嘿!我也就说说,你也别当真到时候可别真想要卖个千两黄金,免得被人揍一顿,就算有这钱我也不可能那么安分过一生,我可是要当天下第一的男人,到时候在找个漂亮的道侣,和她一起行走天下,共度余生,可不像你一样,一辈子呆在这个小地方,活了这么多年也只是个小小的武夫,连个十六品的小高手都不是!”少年不好气道。

    这老头自顾自吃着饭,喝着酒,虽说脸上带着笑意,却遮盖不了那被岁月侵蚀的神情。

    见老人不在说话少年也不在说什么,只是自顾自的想写什么,老人也不管他,依旧吃着东西,生怕这些难得的荤菜被抢走了。

    依旧是这个村子,可能是春天的缘故导致这个村子增添了几份生机,这村子的大小倒是和现在没啥两样,只是多个座比起其他瓦屋看起来豪华一些的大瓦屋,这屋子并不是很大,但也不小,与村内其他屋子不同的是,它有两层,这般与众不同的样式在当时可是吸引来整整一村的人呐,这第二层是露天的,到不会用来住人,若闲来无事,倒是可以在此地一览整个村子。

    这屋前屋后各有一个小院,后院是养了些牲畜,占了大部分地,前院种了些花花草草,占地不大,若有小孩在这大闹,只要不是十几个人一起来,都能容得下。这屋子也被一层木栅栏围着,这栅栏长约二尺,到不说有多高,也不是用来拦人,真要是有人有心翻进也拦不住,可能只是显得美观工整些吧。

    这家的人是一家四口看起来应该是一女一儿,一父一母,这家人也不过是那名为青竹的少年十岁时来的,那是也正是冬季,他们只能住在其他人家,好在不过几天就已经立春了,天气也不那么阴冷,这家人的大瓦屋也靠着十几个没见过的汉子给造好了,这些造屋的材料也是这些汉子带来的,也没人去管怎么来的。

    可这家人来的快去的也快,只是在第二年秋季刚刚到来便早已离去,这座屋子也被原来那些人给拆了。

    这家人的女儿姓杨名青思,颇有书生风气,长相也十分清秀,年龄也与那李青竹相仿,身高也在五尺左右,倒是与这李青竹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那个浓眉大眼的小男孩名叫杨书子,也是有股浓郁的书生气,那名叫杨威庭之人便是一家之主,而杨威庭之妻名叫王玉姿,光是听起来就十分“妩媚动人”而样貌更是如此,与这杨威庭倒是够搭。

    这村中也是有教书先生的,这位先生岁数也快接近八十了,无名无姓,大家都叫他大书生,教书教了有三十余年,听说是从大地方来的,不知什么原因来到这里,各种说辞不绝,有人说他是大官,但是惹怒到了皇上,因为自身当官已久而且威望还在,所以只是让他辞官返乡,可返的并不是家乡而是来到的这里。这位令人敬佩的教书先生也经常给村民说些国家事,可谓是居安思危,但村民却不敢兴趣,只要偶尔几人会去听听,那李老头便是之一。这位先生经常的教人识字,地方是在全村人一起建造的一间瓦屋内,这瓦屋比那杨家的屋子还要大不少,足以容纳几十人,他教人也不收钱,所以有时门外都会有人,更是其他村里的人也会来听,常常挤的人满,他也会讲些民间故事给大家听,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并不对国家大事感兴趣,那些少男少女有一颗江湖梦,想要行丈天涯,而那些中年男人或许是只对那些丰满的女子感兴趣,而那些女人也似乎只在乎那床上事或者些绯闻之类,再不济可能会说些胭脂粉之类,毕竟在这小村庄,这胭脂粉可是稀罕货,而那些老人家似乎也不愿出门,绝大多数就是呆在家中,所以他只是在自家小院谈这国家事,可每次谈这个的时候却比教书时要激动的多。

    这村的村长是个名叫高太的四十岁中年男子,身高约莫六尺,看起来十分高大,一身肌肉,虽然不是很显眼,但真的很有力气,这村长有个三十七岁的媳妇名叫张紫扶,样貌说不上漂亮,但十分端正,身高不高不低,恰恰好。这二人老来无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好在最近才领养了个孤儿。

    ......

    李青竹,思量半天十岁时的那些人,到不说对这些人多么想念,可除了那来去匆忙的一家人以外也就只有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去世了,而且二人也并没有什么交集,主要还是对其中一人的思念从而想起了村里其他人几年前的模样吧。

    那杨青思一家倒也是热情,给了全村人每家每户一份见面礼,看起来就价值不凡,每一样估摸着值个几十两银子,几十两银子!这对于一年下来人均十两银子的人来说是何等的大款,当然这些村里的人并不知道此事,只是觉得有些价值,况且这里地方偏僻,也不可能有人专门为了鉴定这一礼物专门去县里一趟。这送礼的最后一家便是李青竹一家,这时的李青竹正在屋内浇菜,那时候他甚至比杨青思都矮了半个头,听见有人来他便赶紧去看,这村里人大部分都是不加围栏的,除了几户有些小钱或者其他的人,所以李青竹转身便是他们,他第一眼看到杨青思时就是一种不可描述的感觉,毕竟像这种清秀漂亮的女子在这小村庄中可是少见,倒不是说她的母亲未吸引少年注意,只不过那时他也是懵懵懂懂,见到这么个女子可谓十分有好感,从村里汉子的口中便是与女子共度春宵,那老书生可是说过: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话这些汉子倒是听力进去,更有数者用这话去调戏女子,从而显得十分有文化。

    少年见到这一家四口先是愣了好一会,打了个招呼便去把李老头叫过来,李老头看着这些衣着不凡,气质不凡的四口子便很快就打起了招呼,请他们到屋里坐一坐,可他看到这么个小屋也顿感不妙,这家家主也看得出来,便提议在屋外聊聊就行了,这仨大人聊天,李青竹则是跟另外二人在另一边谈了起来,对于这位在他眼中不亚于“仙女”的杨青思面前,说起话来倒也是有些结巴了,但过了会到也好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呀”少女问道。

    “李青竹”少年答道。

    “你多大了”

    “十岁”

    “和我差不多大嘛,你看,我比你高了多!”少女用手比划了下,恰好碰到了少年的额头。

    少年顿时轻轻一颤,脸很快的就红了起来。轻声道:“我还会长高的,以后肯定比你高。”少年用一种微弱的语气说道。

    少女见他脸红了,就笑道:“你看你脸都红了,是不是因为我比你高呀?你可不要生气,你看看我弟,他更矮!”

    这名在一旁听着他们谈天的小孩却只是在拨弄这花朵,并没有听到这句话,但也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才比他矮了些许,却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二人又聊了会,少女就去到父亲边上,正好他们也已经聊好了,这位中年男子便去把小男孩带着,准备离开,少女赶紧提醒送礼,这位父亲便从那袋中拿礼,可是竟然已然送完,难怪这一路上显得那么轻,这是他也老脸一红,李老头也看得出来,便连忙送客,可这男子偏偏不肯,直接把女儿头上的一柄玉制发簪,直接塞给了一旁的少年,便很快的离开,少年也是一愣,可他们已经跑远,而远处的少女也懵了,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发簪了,也好在她老爹说以后在多买几柄才好安静下来。

    而李老头看到这也便回到屋中,少年李青竹则是握着这柄发簪,发簪上的发香随之飘来,令人陶醉,痴迷。

    这一日,亦是立秋时,去的快啊,人们都已经入睡这一家却已经不知去向,想起那么些时日,怎的有些怀念,原本不理国事的李青竹也每日去那教书先生家里,等着他讲国家事,没准哪一天见到了杨青思时,能够将自己所闻之事全都与她说,与她说...

    这么一别可就不知道何时能在相见,可能永久不见,可能她也变了心,不再是当时那个愿意与少年谈天聊事,是不是调侃他的少女了,人终会长大,没有人的心是不变的,也不过是长短之分,即使有心,可也无缘,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