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往昔的琢磨 » 大分裂 第一节 新的起点

大分裂 第一节 新的起点

    张伯阳出生在东部徐州界内的一个农村,这个地方宁静而宜人,四季分明。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超过同龄人的聪明才智。幼年时,他在一个私塾中读书,老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生。

    有一次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分析了当今的局势,他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中国大地上五大势力的格局。北部的草原由匈奴国首领阿巴控制,他统领着广袤的草原和游牧势力。阿巴领导的集团在北方威名赫赫。东部的楚国建立了齐国,盘踞在辽东和淮安之间,成为中原地区的主要势力。而中原地区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分裂成了许多小的利益集团,其中最核心的集团是刘宏集团。南部以赵佗为核心的南越,与东岳和西岳的联合集团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彼此间的勾心斗角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西部的西羌与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势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高远而神秘的局面。

    这五大势力在中国大地上交错纵横,形成了一个乱世。张伯阳听着老师的讲解,心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和好奇。他想象着北部广袤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想象着东部繁华的都城里的熙熙攘攘,想象着南部山水如画的景色,想象着西部高原上苍茫的天空。

    在乱世中流离失所,张伯阳与母亲深受中原战乱的波及。血腥的战争夺去了他们幸福的家园,也夺去了他们最亲爱的人。母亲的离世使他深感悲痛和愤怒,同时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怜悯。

    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原大地遭受着无尽的苦难。张伯阳经历着逃亡、流离失所的艰辛。他们不得不穿过荒凉的山林,越过寸草不生的原野,才能躲避战乱的危险。沿途,他们看到了废墟和残垣断壁,曾经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散发着令人心碎的残破气息。

    在这个乱世中,人们失去了安居乐业的根基,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无依无靠的难民挤满了道路,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流离失所,饥肠辘辘的老人们无力寻找一丝温暖。这一切深深触动了张伯阳的心灵,他决定要为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家园。

    在战乱中失去了家财,张伯阳陷入了一片困顿之中。他身无分文,不得不靠乞讨和手工艺活来维持生计。每天,他用坚实的双手编织着蓑衣和草帽,娴熟的手法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精神。他深知这些手工艺品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却始终怀揣着追求更好生活的梦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伯阳心怀坚定,不断努力着,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每当夜幕降临,他回到自己破旧的茅房里,默默地练习剑法。他的身姿挺拔而坚毅,刀剑舞动间宛如一缕清风,展现出他对武道的魅力和追求。

    茅房周围的环境破败不堪,墙体斑驳,屋顶凹凸不平。透过破旧的窗户,阳光透射进来,映照出尘土弥漫的室内。墙角堆满了杂物,摆放着几个用旧的木箱子。在这个简陋的环境里,张伯阳用坚定的眼神和坚强的意志,不断修炼自己的剑法。

    每当他挥舞着长剑,剑身划过空气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于自由和力量的渴望。他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感受着剑法带来的力量与自由。虽然身处艰难的环境中,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相信着自己未来的机会。

    街头上,人们匆匆而过,看到张伯阳在街头乞讨或是干着低贱的活计,时常流露出嘲笑或不屑的眼神。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耻,而是用平静的目光看待这一切。他知道,现在的困境只是过渡,他相信自己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张伯阳逐渐改善了生活状况。他的手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蓑衣和草帽成为了人们争相购买的物品。他开始有了一些积蓄,能够过上稍微宽裕一些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

    在动荡的战乱局势中,张伯阳不断地分析形势,试图找到利用市场规律的方法来获取财富。他开始采购商品,使用低买高卖的二道贩子手法,不断努力积累财富。然而,这种生活让他渐渐变得阴沉,身心俱疲。

    某个日子,张伯阳再次站在街头,摆着自己的货物,希望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财。他注视着路过的行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准备着发现商机。

    环境破败的街道弥漫着一股浊重的气息,墙壁剥落的痕迹、街面上的泥水和杂物,无不昭示着这个城市的颓败和萧条。人们匆匆而过,脸上带着疲惫和焦虑的神色,仿佛每一个人都被战争的阴影笼罩着。

    正当张伯阳心灰意冷之际,两位年轻的兄弟出现在他的视线中。一个是卖肉的,他穿着一身破旧的衣物,手中拿着刚宰杀的鲜肉,透露出一丝自豪和坚韧。另一个是卖米面的,他背着一口沉重的竹篮,里面装满了黄澄澄的米粒和细腻的面粉,眼神中流露着对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张伯阳看到他们时,感受到了一股亲切和共鸣。他理解那种在困境中挣扎的辛苦,也能体会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