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召唤之西凉崛起 » 第二十八章 杨家的选择

第二十八章 杨家的选择

    杨府门前

    “这里怎么这么多人?”

    董璜穿着一身麻衣,手上拿着一串冰糖葫芦,馋的身旁的小孩子直流口水,董璜看见了以后,一口吃了两个,小孩子的口水流的更多了。

    “别馋啦,他不会给你吃的,来,我给你买一串。”

    在小孩子天真的眼光中,一串冰糖葫芦从天而降,那一刻小孩子的世界中充满了光。

    董璜都有些好奇的看了过去,都乱世了,怎么还有好心人?

    这个好心人好奇怪呀!脸挺清秀的,就是特别黑,身上穿的也是麻衣,但是脚上却踩着一双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靴子,手里还不伦不类的拿着一把扇子。

    那人也感觉到董璜的眼光,两人对视一眼,那人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他脸上涂的有锅灰。”董海川开口说道,董海川潜伏皇宫多年,对各种伪装手段都有涉足,想涂锅灰这种低级手段,一眼就能看穿。

    “那人善心泛滥,平常人家绝不会给一个不认识的孩子买冰糖葫芦的,又有伪装,八成是商户人家的小姐。”李矩说到。

    董璜、董海川、李矩三人伪装成平民老百姓,在长安城里逛,不光服装换了,就连脸部特征也做了伪装,就算是熟知三人的人见了,也得仔细看了才认得出来。

    “为什么是商户啊?官宦人家也有可能呀,当官的也不缺钱。”董海川问道。

    “官宦?那不是快被常遇春杀干净了吗,还是商户的可能性大一点。”董璜边说,边干掉了手中的糖葫芦。

    “原来如此!”董海川恍然大悟。

    “行了,快帮我挤到前面看戏。”

    董璜撸起袖子,三人组开始行动。

    “你这人干嘛呀?”

    “不要乱挤,有辱斯文!”

    “如此行径,毫无礼数!”

    董海川在,三人组很快的就挤到了前面,入眼的就是三具棺材。

    “棺材?杨家死人了吗?不是说大将军放过杨家了吗?”

    李矩向身旁的人打听起来。

    “什么大将军!那三具棺材也不是杨家的,那是皇甫将军、朱将军和黄大人的。

    听说杨公为了三位大人能入土为安,特地留在长安,委身从贼。现在摆出来,应该是要入土为安了,我们特地过来送三位大人最后一程。”

    一名学子说道。

    而他口中的“贼”正揉自己的下巴,准备看杨家到底如何选择。

    吱一声,杨府大门打开。

    “杨公!”

    在场学子朝着从大门中走出来的扬彪行学生之礼。

    杨彪没有回礼,而是举着一桶火油,朝朝着三具棺材泼了过去。

    “犯上作乱,迫使陛下远走他乡,此三人乃是贼子,不可入土为安。”

    说完,杨彪从旁边人手中接过火把,扔过去点燃三副棺材。

    在场所有人震惊,杨彪做完一切以后直接转身离开。

    “杨彪,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这句话不是学子吼的,而是混在人群中的董璜,也是这句话,彻底点燃了众人的怒火。

    “杨彪你妄称大儒,你如今卖身从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你颠倒黑白,你是非不分,试图焚烧忠臣烈士之躯,你当真以为世上无硬骨之人!

    三位大人该入土为安!”

    说完,一人扑了上去,试图用肉体扑灭棺材上的火。

    呯!

    一个脑袋在地上滚。

    啊啊啊!

    众人被吓了一跳。那人眼睛瞪得老大,仿佛在看着惊慌失措的人群。

    “真是不知好歹!长安是大将军说的算,就这也敢跳出来蹦跶!”

    杀人的是西凉士兵,除他一个外,在场还有不少西凉士兵围绕过来,学子们迫于淫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甫嵩、朱儁、黄琬三人尸首烧成灰尘。

    学子们受不了这一幕,一个一个的离去,离开西凉士兵的视线后,又开始破口大骂。

    “杨彪你不为人子!”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杨彪你竟如此畜生!”

    “杨彪,你为什么不去死呀!”

    董璜看见这一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三人组也没在杨府久待,打算去别的地方转转。

    “主...朱公子,您觉得大将军这样做真的好吗?”路上李矩忍不住的问道。

    “这样怎么不好?”董璜反问。

    “这样太过残暴!只会逼得学子与大将军离心离德,要知道蔡公第一日还去哭过相国,可是听到大将军的所作所为后,蔡公再也没去过了。”

    “大将军就算不这么做,长安学子也和大将军离心离德,大将军没时间,没有足够时间用仁慈感化他们,只能先用铁血手段镇压。

    天下的确有不少铁骨铮铮之辈,但更多的是杨家,杨家还是四世三公,这都选择了服软;至于其他人,他们现在是愤怒,那是因为反差太大,等他们冷静下来以后,会发现四世三公的杨家都屈服了,那他们还坚持什么?

    当一时的热血过后,更多的人会开始权衡利弊。即已离心离德,那就恩威并施,以权御人。”

    “权谋可逞一时之凶,但论长远还得是人心。”李矩继续说道。

    “长安的人心不属于大将军,因为大将军的根不在这。

    昔高祖起于沛县,小小沛县多少人才?萧何、曹参、樊哙等等占据大汉开国功臣多!这是因为沛县厉害吗?不,这是因为高祖的根在沛县!

    逐鹿天下需要的人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一县一州足以撑起!

    这也是大将军手段为何如此激进,大将军想要争取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更早的夺回自己的根,开始经营,提拔人才。”

    李矩颇受震撼,又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可西凉贫苦,恐怕比不上长安。”李矩还有最后一点疑惑。

    “正因为西凉贫苦,那他们更想走出西凉,为此也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其实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差距不大,可为何日后差距会越拉越大?

    那是因为资源分配!大将军可以给西凉带去资源,慢慢拉回差距。

    昔高祖凭借一县打天下,西凉好歹也是个州,再差也差不到哪去!足矣!

    不是大将军的东西,大将军不会强求。大将军只需要一个百姓安定,能给他稳定提供赋税的长安!”

    董璜挺胸昂头,自信的走在大道上,李矩看着董璜背影,眼神不断坚定,我没选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