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我的悟性不断增强 » 第5章 百草堂的坏消息

第5章 百草堂的坏消息

    楚兴承一路走进后院的炼丹房,这丹方还是要验一验真假的。

    等二伯也跟进来后,楚兴承对他躬了躬身,“侄儿目无尊长,先前迫不得已冒犯了二伯,请二伯责罚。”

    “责罚?”楚互岭一愣,这才想起之前那事,然后哈哈笑道:“没错,是该罚!”

    “那就罚你努力用功修炼,尽快把修为提上去,罚你天天炼丹,尽快成为一阶中品炼丹师,担起责任,守护家族!”

    “兴承,这就是二伯的惩罚,你可长记性了?”楚互岭佯装严肃。

    “这……侄儿谨记二伯教诲。”楚兴承反应了过来,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

    “哈哈,兴承,你可真是好样的,干得太好了!”

    楚互岭又高兴起来,兴奋地拍着侄子肩膀,“没想到你口才还真不错,说的那李诏一愣愣的。本来我还想着,他要是不同意的话,就准备花一两百灵石软磨硬泡给他拿下了。”

    “没想到你比你二伯更狠,才五十灵石就收入囊中。”

    “你可是立了个大功!”

    楚兴承没说什么,只是看着二伯开心的笑容,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下子风水轮流转,合该我楚氏赚钱了!”楚互岭洋洋得意了一会,忽又有些唏嘘,“这半年来,我可是被城西陶氏折磨够了。”

    “折磨?二伯,他们陶家难不成对你动手了?”楚兴承心中一紧。

    “那倒没有。”

    楚互岭摇了摇头,然后又叹了口气,“你是不知道,我极为偶然得知了一个消息,半年前城西陶氏在从宁州中部的一个宗门,也得到了改良过的辟谷丹方,耗材减少了足足一成!”

    “这半年来,多少散修途经咱们通牙县去十万莽山,那是数以万计啊,他们陶家可真没少赚。”

    “通牙县就这么大点地方,他们陶氏赚得多了,越来越强,咱们楚氏岂不是就越来越弱,而且陶氏这半年来一直打压咱们百草堂,这可不就是折磨你二伯我呢嘛。”

    楚兴承缓缓点了点头。

    这么一想,二伯说的还真没错,这陶氏确实是威胁挺大的。

    虽说通牙县三家族共进退,但那是建立在实力平等上。前些日子三家族长共同去莽山除妖,三个族长只有陶氏的族长伤势最轻。

    再加上这半年来的打压,看来陶氏早就有针对楚氏,铲除异己的心思。

    现在老族长身体受损,更得注意对陶氏的防范。

    想到这里,楚兴承把顾虑告诉了二伯,楚互岭也郑重应下来,准备立刻去找老族长商议此事。

    “兴承你还是一阶下品炼丹师,二伯先确认下这一阶中品丹方的真假。”楚互岭说,“左右炼个丹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二伯,此事紧急,不能耽搁,你还是立刻去找族长吧。”

    楚兴承阻止了二伯的动作,拿过丹方就开始抓药,“这种小事就交给我来。”

    “兴承你,莫非你这么快就晋升一阶中品炼丹师了?”

    楚互岭刚说出口,就意识到自己说了句废话。

    既然要验一阶中品丹方的真假,那必然是一阶中品的丹师才能炼出丹药来。

    “是啊,忽然想通了些丹道难题就晋升了。”楚兴承抓药时随口回答。

    楚互岭嘴角抽了抽,以前他怎么没发现侄子这么能装呢?

    你背后努力用功,就直说得了呗,还忽然想通难题就晋升了。他都炼丹六七十年了,遇到的难题比山高,怎么一次也没忽然过?

    能成一阶上品炼丹师,他都是靠着无数次炼丹失败经验,一点点磨出来的。

    这么一想,楚互岭心中不平衡起来,决定留下,看看侄子的炼丹过程,反正不差这一会儿。

    没用多少功夫,楚兴承已经抓好了药,点起了丹炉的火焰。

    “呼呼——”

    在风箱的拉动下,充足的氧气进入丹炉下方的火焰中,火势一长,猛烈起来。

    熊熊烈火中,玄黑色的丹炉壁很快被烧灼成暗红色。在炙热的高温里,楚兴承的脸被火光映亮,汗如雨下,整个人却像一颗青松定在原地,双手有条不紊处理着药材。

    一旁观看的楚互岭暗自点头。

    兴承这炼丹手法还真有点行云流水的感觉,颇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楚互岭无声地咧嘴笑了起来,欣慰地望着侄子炼丹的背影。

    ……

    一刻钟后,小辟谷丹成。

    “你小子还真行!头次炼一阶中品丹药就成了。”

    楚互岭捏着小辟谷丹细细查看,“普通丹师初次炼丹,五份丹药的药材炼出一颗就算优秀,没想到你竟炼出了三颗丹药,损耗少不说,而且还颗颗达标。”

    “兴承啊,你果然是个丹道天才。”

    楚互岭毫不吝啬夸赞,直接吞了一颗刚出炉的小辟谷丹,尝了尝味道后满意点头,“行了,你这大堂主去忙吧,我去找老族长了。”

    “二伯慢走。”

    目送楚互岭从后门离开,楚兴承便回到了前堂。

    这段时间并没有新客人来,前堂中除了两个小厮外,就只有兴壮、兴素,和李诏三人。

    “李诏兄弟,你真是天纵之才。”

    楚兴承拱了拱手,热情地说,“实不相瞒我也是炼丹师,你改良出的丹方,可是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丹道也有了更多理解。”

    “这样吧,兄弟你以后在我们百草堂购物,一律按九成价算。”

    楚兴承起了招揽之心,准备先和对方打下良好关系。

    “李诏谢过兴承兄。”李诏喜不自胜,急忙起身拜谢。

    楚兴承拽着李诏,俩人又攀谈了好一阵。

    他前世干销售时练出的话术一套又一套的,没多长时间就把李诏套住了。两人同为炼丹师,聊着聊着竟有些惺惺相惜,关系一下子就亲近起来。

    大半个时辰很快过去了。

    “兴承兄,我还有事,必须得先走了,改天我再来找你。”李诏颇有些不舍地道别。

    “好,在这通牙县内若有麻烦,李兄可来百草堂找我。”楚兴承嘱咐了一句,虽然找他没什么大用,但好歹也表明个态度。

    送走李诏,百草堂也没了客人。

    楚兴承便叫来百草堂的掌柜,开始询问百草堂的经营情况、各项收支,以及药材存量。

    “堂主,咱们百草堂如今的经营情况不算太好,主要是城西陶氏的丹药铺子,一直没放弃对咱们百草堂的打压。”

    百草堂的掌柜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名叫楚耕田。

    楚耕田此刻正捧着一本账簿,细心且详尽地为楚兴承解释着:

    “自从半年前开始,城西陶氏的丹药铺子就把六七种丹药的价格压低,一直比咱们的丹药价格低百分之五(注1)。而且,每当咱们降价的时候,陶氏那边也立刻跟着降价,时刻保持着比咱们低的价格。”

    “自从这件事发生,陶氏就抢走了咱们很多客人,甚至一些老主顾都受不了诱惑,很少往咱们百草堂来了。”

    楚耕田脸上露出愤愤之色。

    “这也不能怪人家,去哪家店铺买是人家的自由,咱们不能拿往日的情分来要挟。”

    楚兴承叮嘱了一句,然后又问,“你可知陶氏售卖的辟谷丹是否降价?”

    “回堂主,陶氏的辟谷丹从未降价过丁点!”楚耕田条件反射般回答,显然是对这事极为上心,天天关注。

    楚兴承饮茶的动作一顿,接着神色如常地点了点头,心中明悟。

    其他丹药降价,辟谷丹倒是不降价。

    这个陶氏,看来是想打价格战,用辟谷丹多赚的钱弥补其他丹药降价带来的亏损。

    这样做,陶氏毫无损失,甚至还能用辟谷丹走量,稍微赚一点。

    他们楚氏不争的话,就没有客源,丹药卖出不去,相当于实力停滞不前。

    而如果和陶氏相争的话,就必须降低丹药价格,甚至得把价格降的比陶氏还要低,这样才能把客人抢过来。

    但他们楚氏若要降价售卖,就相当于不赚钱,甚至是亏本,属于赔钱赚吆喝。

    城西陶氏就没有这种顾虑,有耗材减少一成的新辟谷丹方,他们降价起来完全没有负担。

    双方一直这么拼下去,最先垮掉的一定是他们楚氏。

    楚兴承感到心中一寒,竟打了个冷颤。城西陶氏用这种战略钝刀子割肉,一点点消耗他们楚氏的实力,掀起了一场不见血的战争。

    这一计谋真是又阴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