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领主战国:从马匪到霸主 » 第十九章 孟氏三兄弟

第十九章 孟氏三兄弟

    邺村属于北方,每年的雨季约莫会在六月到来,当下的时间以及到了三月底,距离检验叶川的能力,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在桂晓星的统计下,叶川在难民里找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才,有人世世代代都是铁匠,能把铁矿石打造成上好的刀剑。

    唯一尴尬的是,村里没有炼钢炉,是的,邺村人口大量流失,原本的铁匠早就带着全家老小跑了,在跑之前,他砸了自己的炼钢炉。

    这段时间,邓氏父女就住在原本的铁匠家,他们正在重建炼钢炉,但距离建好还需要一点时间。

    有人精通木艺,制作桌子、床铺之类的不在话下,叶川决定每天抽一个小时,给他讲解水车的结构,只要能把水车建造出来,村子的生产力将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还有些人自称很能打,他们和赵武几个人试了试,从比试中,叶川看出他们收到过专业的训练,估计是士兵出身。

    楚国的士兵为什么会流浪到魏国?

    叶川多少能猜到答案,他把这个会让人难堪的答案藏在心底,没去验证。

    接着,他将这些有才能的人,按照特长分类记在竹简上,存放在领主府专门的档案室里,等忙完人才的统计,天已经黑了,叶川由点上油灯,把木工们拉到原先三老的院子里,给他们讲解水车的结构。

    因为时间原因,第一天他只讲了半个小时,让木工们初步认识了转轴、木幅条、刮板、水斗等水车的组成的部分,便解散众人,回领主府去了。

    “叶川,最近村子周围不怎么太平。”

    到了每日惯例的下棋交流时间,桂晓星提起了外界的情况。

    “强盗劫匪之类的变多了?”

    叶川问。

    “不只是多了,很多附近的领主都选择了驱逐难民,那些找不到安身之地的难民,只有一个去处:落草为寇。”

    桂晓星解释道:

    “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其中还有军队出身的人,抱团到一起,轻松就成了一霸,例如我们在邺山遇到的那种小型强盗团,不是被吸纳,就是被消灭。”

    “最近有些村民,时不时就能看到飘在邺河上面的尸体,基本都是强盗劫匪的打扮。”

    听到这话,叶川点了点头,回应道:

    “加强村子的安保力量,是重中之重,我一直是这么想的。”

    “不过,村子的财政情况并不好,你也知道,别说难民了,雇佣本村人挖水渠,都是在吃上一任管理层留下的老本,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单独供养一支部队。”

    “所以我的打算是,藏兵于民,暂时走民兵路线,挑选合适的青壮年,组成民兵团,每天让难民里的那些楚国士兵指挥训练。”

    桂晓星思索了一下叶川的方法,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确实可以让我们村子拥有不菲的防御力量。”

    “那些流亡者已经组成一个大的强盗团,据说连出兵剿匪的县领主都没抓得住他们。”

    “为首的人叫做孟涛,根据附近的传闻,他已经游荡到了附近一带,我们得多加小心。”

    邺村外,顺着邺河流水的反方向走出百公里,原本荒无人烟的旷野当中,出现了一处被尖头木桩围起来的营地。

    火光将整座营地照亮,一群衣服破破烂烂的人,就地架起好几口大锅,喝酒分肉吃。

    在他们的周边,堆放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抢来的,还没来得及分类。

    在营地的最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火堆,有营地当中身份最尊贵的人,才有资格坐在这里,这里现在只坐了三个人。

    其中一个,人高马大,刀不离身,在三人当中看上去最为年长,他真是这支强盗团的首领:孟涛。

    坐在他左手边的,是他的二弟孟沙,比起孟涛,孟沙少了几分凶悍气息,他看着火光,不知道在深思什么。

    而坐在他右手边的少年,身上的稚气远多于锐气,他是孟涛的三弟孟鹿,此时的孟沙正捧着一本书,借着火光津津有味的看着。

    “孟沙,我们附近有两座村庄,你们觉得,应该先打哪一座?”

    孟涛咬掉树枝上的烤肉,挥着树枝画了个周边的地图,在上面标出了邺村和樟村的位置。

    “我先前就打听过,邺村贫苦,樟村富裕。”

    孟沙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最近好像两座村子都上任了新的领主,发生了新的改变。”

    “最好还是亲自去探查一下情况,再做决定。”

    听到探查情况,孟鹿合上了书,朝着孟涛喊道:

    “大哥,让我去吧。”

    孟涛听到这话,立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斥道:

    “小弟,这是你该掺和的事情吗?”

    “这些杀人越货的事情,都交给你大哥和二哥。”

    “你好好读书,读书才有机会做官,重振孟家。”

    被孟涛这么一训斥,孟鹿立刻委屈了起来:

    “大哥,当时不是说好了吗?”

    “咱们兄弟三个,同甘共苦。”

    “你总这么照顾我,不知道队伍里要有多少人说闲话。”

    孟涛:“他们敢!”

    “诶,大哥,让我说,这次就让孟鹿表现表现吧。”

    孟沙这时候当起和事佬:

    “探查敌情这种事情,亲力亲为最好,邺村贫穷,穷山恶水出刁民,危险一些,就由我去。”

    “樟村富饶,人民安居乐业,仓廪实而知礼节,就让小弟去,他天天在营地里也闷得慌。”

    听到孟沙的话,孟涛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孟沙的意思他挺明白了,探查敌情最好派信得过的人去,孟涛信得过的人莫过于两个弟弟。

    “大哥,二哥说得对,让我去樟村吧,肯定没事的。”

    孟鹿继续可怜巴巴地恳求道:

    “如果我这次事儿办不好,以后什么都听你的,好不好?”

    “好不好嘛?”

    良久,孟涛叹息一声,扔给了孟鹿一吊钱,没好气地说:

    “我看你就是想去玩。”

    “多注意点,天黑之前必须回来。”

    “万一遇到事儿了,二话别说,跑!知道了吗?”

    孟鹿接住钱,立即喜笑颜开,拍着胸脯保证道:

    “大哥你放心吧!”

    “我这次一定让你们瞧瞧我的本事!”

    “有我出马,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