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只手摘星斗 » 关于《只手摘星斗》的知识点

关于《只手摘星斗》的知识点

    感谢大家来读我的书。

    很多读者的留言如出一辙,很多知识点都不太懂,但不影响此书的精彩程度。

    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我能解释一下书中的一些技术难点,让大家对本书涉及的技术背景有更好的了解。这些读者中,包括我老爸。

    就在今天,还有读者提问,“差分”是什么意思?

    今天将书中的相关知识做一个简单总结与介绍,本章节不适合专业人士,业内人请自动绕行。且不接受专业讨论。

    ……

    一,关于北斗和GNSS

    北斗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度娘上就可以查到各种资料。

    北斗就是我国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现在天上的主要北斗三代卫星,55颗卫星覆盖全球。

    所谓GNSS是所有卫星导航系统的统称,GNSS包括了美国的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的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系统。

    ……

    二,本书中的北斗/GNSS设备是什么

    有些读者误把此书当做了北斗系统建设的书,其实有一点误会。书中的确涉及了一部分北斗系统的建设,比如我们会提到那一年,那一颗北斗卫星被发射,仅此而已。

    书中主要内容,是围绕地面的北斗终端,北斗接收机的制造来进行的。

    这个类似手机和无线基站的关系,我们讲的是手机,不是基站。

    接收机按照不同用途和领域,又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比如我们常说的北斗手机/北斗导航,就是GNSS的导航应用。

    而此书中提到的北斗接收机,是属于高精度的范畴。与导航产品几米的精度不同,高精度接收机是要厘米级定位。高精度接收机应用主要在测绘,地图,精密机械控制,包括现在最火热的自动驾驶,桥梁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等,还有军事用途。

    ……

    三,关于差分和基站

    高精度定位的实现,是要靠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实现的。

    所谓差分,简单理解,就是求坐标差。

    一台接收机放在已知点上,一台放在要测量的点上,同时接收卫星信号,然后计算两个点的三维坐标差,再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来推算未知点的位置。

    已知点上的设备叫基准站,测量位置点的设备我们叫移动站。

    这个过程可以是后处理的,我们称为静态。张邕刚刚入职GPS中心,使用的就是静态接收机。

    两台以上的接收机,需要共同时段的卫星信号,回去后处理,才能得到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张邕升级完设备之后,无法当时发现问题的原因。

    现在的差分应用,基本都是实时的,就是现场就可以得到结果,这个就是我们书中提到过的RTK。

    RTK测量时,需要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构建数据通讯,基准站要通过电台向移动站发送信号,移动站要同时接收天上的卫星信号和基准站的电台信号,才能得到实时定位。

    张邕在戈壁上的测试,要架设基准站,又要搬动巨大的汽车电瓶,就是RTK的测试。汽车电瓶是为了给大功率发射电台足够的供电。

    所谓固定参考站,就是用永久的固定基站来取代临时假设的基准站。这样,测量人员不再需要自己架设基站,直接接收参考站的信号就可以了。这就是张邕面试时候提到的自由与梦想。

    如今这种自由与梦想,已经完全实现了。

    参考站的通讯已经不再用大功率电台,而是用移动的4G/5G网络,现在采用sim卡内置,所以整套系统的重量和尺寸已经大大降低。像张邕在沙漠里背着做测试的沉重设备,多数年轻的测绘者都没有看到过。

    有些彩蛋页,是为了让大家重温过去,看看老一代设备是什么样子的。

    ……

    四,张邕在戈壁摊上做的什么测试

    张邕在戈壁摊上,又要测点,又要打桩,是在做什么?

    这是石油工人常用的功能,叫做放样。

    放样的过程和测量是相反的,但RTK的定位原理是一样的。

    测量是把RTK摆在一个点上,测出这个点的坐标。

    而放样,是已经有了这个坐标,靠RTK根据坐标找到这个点,然后坐上标记。后面的打桩工程师,就是做这个标记的。

    石油物探的应用,是按测线来做的,一条线,每个几十米放一个点,这些数据要提前设计好,输入到RTK设备里,然后根据RTK的实时定位,把一条线上的每个点放到实际的地面上。

    上述四个点应该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知识点,有更多疑问,可以在本章留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