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准备重塑千禧年代 » 第67章 席间交锋

第67章 席间交锋

    几人稍作寒暄,王君作为俱乐部的半个主人,招呼服务人员过来点餐。

    “要不吃西餐?”梁影女士眼波流转,朱唇微启,笑着建议道。

    作为在场的唯一的女性,梁影才懒得和一帮男人吃饭喝酒,除了在场唯一的一个年轻帅哥之外,都是些老家伙。

    梁影很知道发挥一些细微的优势,比如说在场只有她是女性,只要她开口,相信没人会反对。

    “好,这里的中餐没什么特别的,还不如外面的馆子。倒是西餐,尤其是美式西餐,厨师来自美国,做的很正宗。”王君也顺着说话。

    既然官面人物和商界地位最高的人都这么说了,剩下三人自然没有别的意见。韩风不爱吃西餐,倒也是能接受,偶尔吃一顿也死不了人。

    “七分熟菲力牛排,一小份草莓菠菜沙拉,谢谢。”梁影先点了餐,女士饭量小,点的不多。

    “西冷牛排,全熟,煎扇贝,蔬菜沙拉,橙汁。”韩风随意看了看菜单,点了几份和中餐略有些像的。吃西餐还好,什么东西都霍霍上恶心的奶油那可真是难以下咽了。

    “真是羡慕韩总,胃口好,吃的多还不长胖,我是一点不敢多吃,一吃就要长二两肉。”先点完餐的梁影正好坐在韩风对面,此时笑着和韩风搭话。

    包间内是一张实木长条大桌,不是特别矩形,偏方形,窄边一侧靠门,一侧对门靠窗。王君坐在对门的主位,右侧第一位是熊小鸽,第二位是韩风;左侧第一位是朱立楠,第二位是梁影。

    按理说按地位,梁影应该坐左侧第一位,不过她自己选了第二个座位,可能是不想夹在一堆男人中间。

    “工作强度大,胃口好。等我清闲了,也得向您学习。”韩风抬头说道。

    “年轻人能吃是好事,我像这么年轻的时候吃不饱饭,有一次去别人家吃席,一口气吃了一斤半大米饭。”王君点完餐,笑着说小时候的糗事。

    “是啊,我读书那会,也是特别能吃,刚吃饱一个小时就饿了。你看我现在,吃了不消化,吃一点就长到肚子上了。”朱立楠也接上了话茬。

    顺着吃饭的话题,几人就开始火热的聊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再夹杂一些趣事和笑话,片刻间气氛就活跃起来。

    等餐上齐了,韩风发现吃西餐挺好。不用喝白酒,只需要偶尔举杯抿一口红酒,举杯十多次,半杯红酒还剩一半,不虞喝醉。

    不得不说,一帮老家伙和这个年轻女人真挺能沉住气,只聊闲事,半点正事不提。

    “妈的,真能憋啊,看谁憋不下去。”韩风面不改色,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应付自如。

    最后还是梁影憋不住了,她没那么重的事业心,也没几个男人那么计较利益,早点回家陪老公孩子才是正经。

    “我说,大家有什么想法,都直言呗,现在可已经九点了,我们女人不如你们男人能熬夜。”梁影喝了一口柠檬水,提起了正事。

    “是是是,抓紧谈正事。想必大家肯定早已有想法了,在这儿开诚布公的谈,尽可以畅所欲言。”熊小鸽连忙开腔。

    “可以,无论谈的怎么样,出了这个门,我建议大家都忘掉谈判过程的不愉快,即便不成,买卖不成仁义在嘛。”王君定下了调子。

    “王总说的好,不过我想知道你们对优酷数据的估值怎么看。”韩风抚掌笑道。

    “优酷数据刚刚成立,实际上是一片空白,不过听说优酷数据的团队是要从优酷游戏中剥离出来的,考虑到服务优酷游戏的经验以及技术能力,估值1000万人民币。”朱立楠首先表达意见。

    这个估值,明显是知道买下地块的中元置业和优酷数据实际上完全独立,因此刨除了土地价值和建成后的建筑价值。1000万,倒也实在,业务还没开始呢,估值1000万不低了。

    实际上,从2001年到2003年,是互联网的寒冬期,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导致风投机构没有投资意愿,直到2004年开始,风投才又活跃起来,互联网真正进入发展的高速期。不像在2000年以前,一个项目写好PPT,可能都估值上亿,网义就是这样,丁三石个把人搞一个半拉子邮箱估值一个亿。

    现在,看遍大江南北,哪有什么投资啊。

    “我觉得给1500万估值不过分,多的500万,冲韩总这个人。”王君当起了好人。

    “那就折中吧,算1250万好了。”梁影一手调和的本事出神入化。

    “阿风,你觉得呢?”熊小鸽不表态,反而转头问韩风。

    “听说张超扬身无分文的时候,找美国人融资,声称自我价值200万美元。”韩风顾左右而言他。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互联网创业火热,要是现在他再融资,估值50万美元了不得了。”朱立楠大口一张,把张超扬堂堂一个麻省博士的价值给砍到了四分之一,比麻省理工的教授都狠,好歹别人只砍了一半。

    韩风不以为意,面色平静的说道:“恕我狂言妄语,中国整个互联网圈子里,论技术能力,我可以排前三,张超扬不在前三之列;论管理能力,也可以排前三,优酷游戏和优酷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证明一部分。”

    “那你的意思是你个人的价值还不止500万喽?”朱立楠忍不住讥笑道。

    “当然,我个人,至少值3000万。”韩风大言不惭,张口就在王君的基础了涨了6倍。

    听到韩风的话语,就连一直言语不多,神色淡然的梁影,都瞪大了眼睛。

    “那不可能,4000万的估值太离谱了,要真是这样,我们中信另起炉灶得了。”王君沉声反驳。

    “我也是这个意思,连想自己未必不能做IDC业务,只是不想分散精力而已。”朱立楠摇头。

    “风投投的就是人,如果不看好我,有什么必要投资呢?”韩风也毫不退步。

    熊小鸽心中赞同,他是不折不扣的看人投资的代表。心中赞同,嘴巴上说着反话:“一个项目成功,领导的因素占比不高,政府政策、人脉资源甚至运气都很重要。”

    这句话是为了抬高几人的价值,梁影来自政府,中信和连想、他熊小鸽有人脉。

    “那熊总觉得多少合适呢?”韩风反问道。

    “2000万合适,要知道我们今年一笔投资都没有,这可能是唯一一笔投资。”

    熊小鸽的话,是不是实话,韩风大概能判断的出来,2001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哪家互联网公司宣布获得了投资,这话九成九是真的。至于2000万的估值,韩风也接受,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靠自己加谭作成带的几个工程师,一台服务器没有,一笔业务没做,能估到2000万,很不错了。去年,连想和金三共同创办的卓越网,不也才2000万估值么。

    对这个估值,韩风认可,王君沉吟片刻,也认可了。梁影反正出的不是自己的钱,不表态。只有朱立楠,死活不同意,声称最多接受1500万的估值,从1000万一下提到2000万,涨幅太大,接受起来没有王君容易。

    韩风寸步不让,局面一时僵持了起来。突然,王君把朱立楠叫到外面,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再进来的时候,朱立楠就认可了。

    “那好,既然在这一点达成了一致。我再说两条,一是我只接受出让40%的股权,二是采取一些能在以后的融资中继续保持我方绝对控制权的措施,包括且不限于AB股方案。”

    梁影仍然是无所谓,熊小鸽和朱立楠一心只求投资回报,同意了。

    倒是王总提出了意见:“我方需要一席董事会席位,同时要求投票权和否决权。”

    “否决权不可能,如果王总坚持否决权的话,我宁愿不做这块业务。”韩风态度强硬的回绝了,然后给出了解释:“中信的业务和互联网不搭边,管理思维不一样,否决权会极大干扰公司的发展。”

    “那好,我不坚持否决权。”王君的目标可能也只是董事会席位,没有过分纠缠这一点。

    重要的原则达成了一致,接下来都是些细节。仅仅一个小时之后,基本融资方案就差不多谈妥了。

    中信泰福出资240万,持股12%;IDG和联响投资分别出资200万,持股10%;电子发展基金出资160,持股8%。四家都是A类股,剩余星辰控股持股40%,韩风个人持股20%,全部为B类股。同时规划8%-10%的期权池,将来从星辰控股所持股权中剥离。

    董事会设5席,星辰控股占1席,韩风1席,中信泰福、IDG和连想投资分别占1席。电子基金持股比例不足10%,不进入董事会。同时约定10%是进入董事会的底线。

    中信泰福、IDG和连想投资只具有投票权,知情权,不具有否决权,且互相不得和任何一方及将来的其他方达成一致行动人约定。

    另有分红及退出条件的约定,投资人义务等等不再细表。

    当然,这些都只是口头约定,真正要签合同还需要过些时日。以最快的速度,几方的律师审合同都得好几天。

    谈完了正事,时间来到了10点半。梁影告辞一番,当先离去。

    韩风和几人年纪差太多,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挨了一会,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