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全栖明星攻略 » 51 《艺人新闻吐槽大会》

51 《艺人新闻吐槽大会》

    “咳咳咳……”吴宏卓脸一黑,“你小子胡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吗?”

    傅松:“你是!”

    吴宏卓:“……”

    邱桐生道:“傅松,不要胡说。

    老吴的事,一言难尽。

    你也知道,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传统电台的日子每况愈下。

    有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全国最有名的几个大电台,都很难接到广告。

    因为老吴播的是新闻,有自己的固定用户,影响反而最小。

    梁元章见状,就和老吴沟通,想让他在新闻节目上做出创新,试图挽回电台听众数量每况愈下的情形。

    老吴用三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艺人新闻吐槽大会》的访谈类节目。

    他邀请一些话题人物、大腕明星,对其进行专访。

    因为角度刁钻、画风新奇,说的又是大腕明星的敏感话题,节目一推出,就广受欢迎,频道收听率曾一度突破14%。”

    傅松吓了一跳。

    频道收听率突破14%是什么概念,他可是很有发言权。

    要知道自己的《笑口常开》因为《海底》和救人事件,直接抢到昨天的头条。

    接着又因为马总的点赞和人人日报的公开表扬,热度更是爆炸。

    饶是如此,他今天播出时,频道收听率最高也不过9%。

    所以老吴的《艺人新闻吐槽大会》当属毫无争议的现象级爆款。

    果然,邱桐生道:“《艺人新闻吐槽大会》一出,西南电台的广告费直接接到手软。

    梁元章见状,立刻让老吴增加节目期数,提高里面刁钻问题和敏感话题的比例,但遭到老吴反对。

    两人就此事闹了很大的不愉快。

    后来因《艺人新闻吐槽大会》其中一期的一个话题敏感度过高,引起一些争议后被领导部门通知整改。

    梁元章便以此为借口,把老吴开了。”

    说到这,吴宏卓的神色再次消沉下来,仿佛经历了莫大痛苦。

    他轻声道:“《艺人新闻吐槽大会》与其说是新闻,其实更像综艺节目。

    这种靠角度新奇打热度的非正派艺术,一周一期是最好的,既能维持人气,又不会让观众厌倦。

    可他非要改成一天一期,这不是开玩笑吗?

    至于刁钻问题和敏感话题,它就像写小说。

    高潮的起落是需要前面的低谷铺垫衬托,一味地高潮,那还是高潮吗?

    不过我还是受到他的话影响,心有点急了,否则那期节目也不可能出问题。”

    傅松问:“现在《艺人新闻吐槽大会》什么情况?”

    知道自己属于电台部后,傅松专门查了全国所有电台的头牌节目,好像没有叫《艺人新闻吐槽大会》的。

    邱桐生嘿嘿一笑:“还能什么情况,永久禁播了呗!

    老吴走后,梁元章便让自己侄子代替老吴当《艺人新闻吐槽大会》的主持人。

    只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老吴的主持风格,根本不买他侄子的帐。

    《艺人新闻吐槽大会》当天的频道收听率直接腰斩。

    他侄子也是兔子急了乱咬人,将访谈问题拼命的往红线上撞,还在节目中不断爆粗口,只恨自己死的不够快。

    上级部门领导也满足了他的愿望,不仅节目永久禁播,他侄子也被文化部门永久除名。”

    啪啪啪啪!

    傅松和金小贝同时鼓掌。

    金小贝道:“上级部门领导做得好,像这样的渣滓,就得一棍子打死,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傅松则看向吴宏卓。

    只是此刻的老吴却没有任何大仇得报的欢喜,有的只是颓然和沮丧。

    他叹道:“不管怎样,《艺人新闻吐槽大会》都是我呕心沥血打磨出来的,就像我的孩子。

    现在落到这种下场,我心里同样难过。”

    傅松拍拍吴宏卓肩膀:“别这么说,你能搞出《艺人新闻吐槽大会》,就能搞出比这更火爆的节目。

    至于西南电台赶你走,我觉得反而是好事,一个夕阳产业有什么好留恋的?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对了,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在文化娱乐企业,讲究的是潮流、风口。

    比如珠穆朗玛,就是音频类节目的风口。

    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所以,你前途大了去了。”

    谁知此话一出,吴宏卓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安慰,脸反而更黑了:“你说谁是猪?”

    “呃……”傅松忙一指金小贝:“他是猪!”

    金小贝:“……”

    此时所有嘉宾已基本到齐。

    一个穿着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上主持台:“各位来宾、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

    我叫宗城,是华国文化协会副主席……”

    宗主席从华国文化协会的创办历史讲起,先说到责任和使命,然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洋洋洒洒数千言,虽多是老生常谈,却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展现出了高超的演讲功底。

    最后,他道:“废话不多说,今天我们的招标主题是《追忆青葱岁月》。

    这是一种音乐类话剧,它既要求有很强的故事性,还要有与之匹配的音乐穿插衬托。

    标书投递会在一小时后结束。

    我们将以中标人的剧本为蓝本,制作一场大型话剧,并在5月4日青年节于央视一套的黄金时间播出。”

    嚯!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央视一套的黄金时间播出?

    哪怕从未接触过文化娱乐节目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更别说他们这些专业人士了。

    这对中标团体企业的名气、文化和品牌价值,都将是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名气有了,金钱、地位和荣誉自然手到拈来。

    所有人精神一震,特别是那些善于写音乐式话剧的,对此更是势在必得。

    傅松看向邱桐生:“领导,咱们好像不擅长这玩意吧?”

    不能怪傅松怀疑,珠穆朗玛的核心业务和音乐式话剧根本不沾边,别说中标,标书能不能完成都是个问题。

    邱桐生看了傅松一眼:“谁说咱们不擅长这个?珠穆朗玛的确不做音乐式话剧。

    但吴部长除了电台播音员,还有另一个身份,帝都戏剧学院话剧专业博士生导师。”

    吴部长?

    傅松狐疑的看着吴宏卓,没想到老吴还深藏不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