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

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

    众人闻言,脸色不由得变了又变,申不易没有给人任何的思考时间,直接宣布大夏神朝灭亡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尔等若有反抗,便是自寻死路!”申不易再一次喝道,“大夏皇帝,昏庸不堪,其子夺位,个个如同朽木一样,不可雕也!”

    “诚如是,寡人怜悯天下苍生,即日起登基为申朝皇帝,前朝余孽,尽皆迁出济州!”申不易将一方玉玺缓缓放下,“朕乃真命天子,尔等群臣,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皇城宫门尽皆封闭,末将郭轩,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申不易的话音落下,就听得郭轩的声音传了出来,“弑君杀父之贼夏默宇,已经被末将格杀,末将缴旨!”

    “郭轩,叛军之贼,有何面目见大夏二十六先帝?你枉费八皇子对你的信任!”有大臣怒喝,“我绝不与你这般同流合污,认窃国之贼为君!老夫这个官也不做了!”他说着,便是往金銮殿外走去,想要离开皇宫!

    “想走?”然而,郭轩起身暴喝,“左右,给我拿下,宫门已经关闭,顺者昌,逆者亡!”

    “无耻小人,窃国之贼,我就是死,也绝不会放过你们!”

    那人一边叫骂着,一边怒目瞪着龙椅上的申不易。申不易面**森的笑容,手一挥,冷声道:“拖下去斩了!”

    如此这番,足有三五次,满朝的文武大臣,竟是有五分之一的人,或是当场血溅三步,头触顶梁柱而亡,亦或者是拔出自己的佩剑,当场自刎。他们都是大夏神朝的忠臣,宁死也绝不屈服于窃国之贼申不易,也绝不做申朝的官宦。

    可惜,他们死的有些不值了。因为,他们都是被排挤在外的,没有任何实权的官员。要知道,在他们之前,近乎所有的朝中大臣,都是跟申不易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如今,申不易改朝换代,窃取了国之重器,登基成为了皇帝,他们也自然拥护,因此不像那些忠臣表现的激烈。

    实际上,这些群臣之中,是有着申不易的心腹。这些心腹,自始至终,都明白,眼前的这个新皇帝申不易,都有着勃勃野心的。这种野心,极难为外人所看出来,以至于申不易甚至是伪装成,和大夏皇长子夏默宇亲近的样子。恐怕,夏默宇到死都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都是由申不易在操控着。

    自此以后,人们都已经知晓,大夏神朝已经灭亡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申朝。再也不会,出现曾经那个被人诟病的大夏神朝了。

    “臣等,参加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申不易将那些反抗自己的人处理了之后,站了起来,双手张开,众人见此,便是发出了朝喝之声。

    “郭轩,发布诏令出去,我要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夏神朝亡了,即日起,将由我申朝取而代之!”申不易大手一挥,“另外,再颁布一道诏,即日起,申朝皇帝乃是天下之主!”

    “末将遵命!”

    这一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大夏灵帝被亲子弑君,是年五十五岁,在位四十九年时间。与此同时,夏默宇也被丞相申不易击杀,自此以后,大夏神朝的国祚彻底断绝了。

    《大夏书》记载,大夏神朝,瑞和二十九年四月十七日,灵帝嫡长子,毒杀其父,乃弑君,伪遗诏,称尊为帝。未几,丞相申不易,窃取国之重器,妄自尊大,矫诏杀皇长子夏默宇,自称申朝皇帝,于济州立国,自此,大夏神朝亡国,传二十五代二十六帝,享国六百七十一年。

    《大夏书》总卷第七十二记载,太史公作表,记述神朝旧事,尽于此,如下:

    大夏开国太祖,起兵于陇亩,归于蜀州,开疆拓土,奠定大夏之边疆;传位于子,是为高祖,高祖传位于子,是为成祖。成祖时,诸侯为乱,失国三年,为成祖之族弟所救,成祖遂传位于其弟,是为圣祖。当是时,太祖一脉,子嗣凋零,为延续国祚,乃移皇帝印鉴并传国玉玺,归于太祖弟一脉,故太祖一脉享国三代三帝,后世皆为亲王,随朝辅政。

    圣祖者,太祖弟之孙也,与成祖同辈,同为一代,圣祖传位于子,为太宗;太宗传位于子,为高宗;高宗传位于子,为成宗;成宗传位于子,为德宗;德宗仁而爱人,世人称道,惜乎,天不假年,早亡。

    德宗子穆宗,幼年三岁继位,丞相辅政,年十六亲政,年二十四暴死,亦早亡。德宗子和宗,四岁继位,太后垂帘,自此外戚专权。

    和宗享国三十六年,禅位于子哀宗,训政二十年,为太上皇之最。

    哀宗传位于子,是为景宗;景宗长寿,及传位时,诸子已逝,乃立其孙为君,是为景帝。

    景帝时,天灾不断,戎狄入侵,国力受损,迁都于济州,后诸侯行将自立,不听号令。景帝传位于子,是为武帝。武帝好武,南征北战,力压诸国,惜乎,天不假年,亦早亡。

    武帝传位于子,是为昭帝;昭帝传位于子,是为元帝;元帝传位于子,是为惠帝;惠帝传位于子,是为恒帝。

    恒帝暴虐无形,残杀大臣,为丞相所废。丞相乃立恒帝三子为帝,是为和帝;和帝享国十七年,崩,无有遗诏,丞相尊祖制,立嫡长子为帝,是为成帝。成帝荒淫,政事托于丞相,自此一切朝中大事,皆有丞相所决。成帝崩,传位于子,是为烈帝;烈帝崩,传位于子,是为襄帝;襄帝崩,传位于子,是为献帝。

    献帝元年一月时,宫内失火,献帝脱离不得,乃亡。丞相依照祖制,乃立其嫡长子为帝,是为少帝;少帝年长,怨丞相擅权,为丞相鸩杀,时年十六岁,留有一子,乃立为皇帝,是为宣帝。

    宣帝者,灵帝之父也。宣和十四年,宣帝暴亡,灵帝即位。

    太史公曰:大夏神朝,后六十年,丞相擅权,废立皇帝,已为常事,诸臣未觉,合当天意。是故,大夏神朝实亡于献帝,而非灵帝!灵帝者,心有余力不足,虽有复兴之心,却早已名存实亡,呜呼哀哉,窃国之贼不可饶,神朝自此崩灭!

    四月十七日的事情,没过多久,便是传遍了济州周边的一些州郡,这些州郡和申不易都是有着一些关系的,便是纷纷宣布,归附于济州管辖。

    自此,诸侯独立,济州一方,原本大夏神朝的国土上,逐渐出现了一个叫做“申”的国家。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倏忽不见,当年前朝如何灭亡的?今日大夏神朝,也是走上了那一条路子。

    及至数月之后,申不易将一众济州皇族屠戮殆尽,大夏神朝,便是只剩下了巴州夏正平这一脉了。申不易自此,乃为皇帝,建都济州,改元昭武,这一年,也就是大夏神朝瑞和二十九年,便是为申朝昭武元年,亦为巴州夏正平汉王四年

    汉王四年六月十日,这个时候黄安带着诏书抵达了巴郡。

    “殿下,老奴无能啊!”黄安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这样子,“大夏亡了啊!”

    “你说的这些,我已然知晓!”夏正平坐在政事堂的桌案前,他的神色有些沉重,“准确的说,我也是最近几日才知晓的,没想到我父皇正如同几位先生所料的那般,被亲子所杀。”

    “至于窃国之贼申不易,我又岂能绕过他?”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可以听得出来,他这是极其愤怒的样子。

    亦或者说,从始至终,夏正平都没有想到,自己离开济州这么多年,到头来会发生这种事情。父皇被嫡长子弑杀,大夏神朝的皇位,被丞相申不易所夺,宗族皇子,皆是被屠戮!

    他接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之后,甚至是大哭了一场。他明白,窃国之贼,夺了皇位,建立申朝的意思,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大夏神朝亡了。

    “主公,不必忧愁!”司徒伯懿走出班列,见着夏正平双眼有些红肿,便是赶紧劝解道,“眼下,申不易自立为君,称尊为皇,但始终摆脱不了窃国之贼的称号。这也就意味着,大夏神朝支持他的士族,将会极少。”

    “是啊,主公!”雏凤何士元也是走了出来,“主公试想一下,当年大夏神朝何其威武,天下士人,皆是心之所向!殿下如果以此为口号,贼寇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那必然会凝聚出大量的人心!”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却是望向了黄安:“黄安,我想先帝爷应该是给了什么东西,否则你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来到了巴州吧?”

    黄安闻言,脸色平缓了下来,便是将自己所听所见的一切,一五一十的,没有任何的保留,都说了出来。正是跟夏正平所了解的一样,的确是那么一回事。

    何士元听着,便是点了点头:“既然遗诏在此,那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