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二十八章 观其大略

第二十八章 观其大略

    三月,仲春的时节,夏正平时隔半个多月的时间,再次来到了落凤坡。他有些不甘心,就那么简单的被雏凤何士元和醉龙孔明亮拒绝。

    好歹自己也是堂堂的大夏皇子,怎么能连个人都请不到永昌去做官呢?这个事情,实在是让他太丢面子了。

    请人出山协助自己,无非是诚意足够才行!正因为如此,夏正平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是从颍川郡步行而来的!

    走上落凤坡的顶端,再也没有见着孔明亮的身影,夏正平猜着他已经回到南阳郡去了。

    孔明亮是一个能够和何士元相提并论的能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却拒绝了各种利益,而归于平常人,不出来做官。当日,夏正平回去之后,连呼可惜。不过,他也是想得明白,当今天下,局势不明,但凡有能力的人,都会相机而动。

    襄王势大,但并不意味着襄王就被天下所有的能人贤士看的上。同样的,夏正平孤苦伶仃一个人,在永昌为尊,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没有人看好他,至少他是大夏的皇子,他姓夏而不是其他姓。

    夏,乃是国姓!

    当然,夏正平真的想要夺取天下,在他看来,这个何士元必须说服他去往永昌仕官,否则自己将无法独立办成许多事情。

    常言道,一国明君,不如满堂谋士,其中的道理,大概就是夏正平此时心里的写照——求贤若渴。

    翻过落凤坡,顺着山坡往下走,越过数道沟壑,夏正平的面前便是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中竹子竹竿的部分,并不是常见的那种青绿色,反而是紫色的。

    夏正平有些奇怪,明明上次来的时候,从坡的上方看过来,并没有见着这样的竹林,怎么今日一来,反而见着了?不过,夏正平并没有纠结这一件事,可能是之前看花了眼,这是他的第一个想法。

    不过,他再一仔细看,就见这一块石牌立在了路边,上面写着“紫竹林”三个大字。正应了这些竹子的特征,不愧是紫竹!

    然而,夏正平还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他退了退,来到沟壑的田埂上,发现并不止这一处紫竹林。

    或者,简单来说,此时此刻夏正平见到的,只是一簇簇的紫竹交错生长着,形成一笼一笼的样子。

    他似乎想到了些什么,再一次返身,回到了落凤坡的顶端,从那里俯身望下去。

    这一望便是有些惊人了。就见着,落凤坡下的村落之中,三三两两的道路,彼此交错着,而这些紫竹林,或是三两簇,或是五六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布着。

    更为深一层次的说,这一处村落,就像是一处兵法阵型。而阵的正中央,就是那一次孔明亮指给自己所看的地方,也就是何士元的住处。

    究竟是什么规律?夏正平一时半会想不明白,逐渐陷入了沉思。

    “天地初开之时,混沌之气生阴阳,轻者上升,是为阳;浊者下降,是为阴!”一段似是醉酒之后的言语,突然传入夏正平的耳中,“二者相交合,化生万物,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变化!为将者,若是能够晓得这些道理,那么就能够战必胜,攻必克,守必胜!”

    夏正平闻声望去,旋即脸上显现出了惊异的神色,他已经看的真切了,那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雏凤何士元。

    “殿下,看了我这个用紫竹林摆出来的浑圆八卦阵,有什么想法?”

    何士元的声音,充斥着些许傲气。

    他的面庞丑陋,神色之中充满着自信,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拿着酒葫芦,反而是身着长衫,腰戴佩剑,士子模样的打扮。

    这让夏正平有些奇怪,又是听着何士元这么问话,略微思索了一番,他方才说道:“因时制宜,因地制衡,兵法的上上之策!”

    从何士元说出‘浑圆八卦阵’的时候,夏正平就已经再一次观察了一下落凤坡下面的这一处村落。这一次的发现,又是与之前有所不同。

    居高临下,宛若俯看整个村落。那些紫竹,错落有序,彼此有间隔。如果用某些符号代替的话,这一座村落,就是建在这些成为八卦阵势的紫竹林之中。

    而正中央的那一处,就好比是这一座“浑圆八卦阵”的阵眼。

    如果,这真的是一座军阵的话,那么夏正平有理由相信,这一座军阵,稍作变化,就能够让敌人有进无出。

    不过,夏正平说完那句话后,旋即又是改口道:“浑圆天成,内蕴变化之理,果然契合您刚刚说的天道!”

    何士元的那一句阴阳论述,夏正平明白他要阐明的道理,就是变化。

    “一座八卦阵,管教敌人有来无回!”何士元用手一招,就见着这一方天地,似乎跟随着他的动作,发生了变化似得。

    旋即,一阵狂风不知从何处飞过,卷起大量的竹叶,在村落中飞舞着,夏正平看的清楚,那飞舞起来的竹叶,仿佛是一道墙壁一般,堵住了紫竹林的每一个入口,旋即这一处阵势,就变得有进无出了。或者说,就是一个铁桶一般。

    浑圆八卦阵,变成了铁桶阵。夏正平能够想象的出来,如果将来与敌人作战,运用这一方法,就能够给敌人来个瓮中捉鳖,轻而易举的取胜。

    这其中的变化之理,让他多有感慨,不禁叹道:“先生大才,知晓兵法,观其大略,实在让人佩服!”

    他这里说的大略,可不是大概的意思,而是追究根本规律的。兵法的根本道理,就在于变化。此时,夏正平越发觉得眼前的何士元,便是他要找的人才,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带回永昌。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事不过三,他不允许这一次失败。

    良久之后,狂风呼啸结束,一切又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何士元这个时候才开口,道:“殿下奇才,竟然这么快知道我想要说的情况。常年居住于此,教习兵法,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了?殿下随我来,我们进屋细谈!”

    夏正平闻言,已然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何士元知晓了。跟高人说话,未必要说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