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

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

    尽管大夏神朝现在可谓是州郡藩王各自为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清楚大夏的祖制。很多地方的诸侯,依旧实行的是大夏当年开国的那一套。

    夏正平拥有着现代人的灵魂,深知革新的重要新。这是一项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看到效果的。

    只有革新,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内忧,自然是现在这种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导致诸侯独立的状态,这一点恐怕只有战争才能解决,然后以新的政治制度,来解决这些弊端,这便是一种革新。

    外患,无非是周边各个异民族,当初的武力征服,现在恐怕并不适用了,唯有寻找和平解决之道,才能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只是,政事堂诸官,并不能理解夏正平所讲的真实用意,赵灵吉之后的永昌治中王磊,他的反应更加剧烈。

    “殿下,您若是有这种想法,那就太危险了!正如赵大人所讲的那般,这是祖制,不能违抗!”

    “若是您违抗,恐怕这永昌众多士族,就要和您势不两立了!”

    “更何况,您这样子的想法,一旦实行起来,怕是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反而会落得一个悖逆的罪名!”

    大夏的祖制,收益最大的自然是士族。士族之中,没有经商的人,但他们却掌握着天下十之五六的财富,另外的财富,也至少九成九的掌握在商人手中。商人财富超过士族,就意味着商人的势力,开始超越士族,那样子对于士族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通商互市,恰好给了商人超越士族的机会。

    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弊端,大夏神朝,士农工商,重农抑商,可不是最近的事情,而是自古就存在的。

    王磊这么说,自然是因为他属于士族。

    夏正平听着赵灵吉与王磊两人的言语,早已是面色阴沉:“两位大人,难道不想想我大夏出现如今局面的根本原因吗?”

    他没有称呼赵灵吉为赵叔,而是称呼其为大人,这其中自然有着深意,赵灵吉也是领悟到了,脸上已然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子。

    八殿下这是对于自己的理政能力,产生了怀疑啊!

    赵灵吉想到这些,心头就不由得一颤道:“殿下,您这样子的想法,一旦传出去,必然会惹来非议。不光光是永昌诸官,怕是上到朝廷,都会出现意外情况!”

    这也是没办法,大夏祖制不可违的概念,早已在赵灵吉心中根深蒂固。正因为这种想法,赵灵吉显得有些无奈,考虑的也更深层次一点,不觉间就说出了似乎是劝谏的话语。

    他口中的意外情况,自然指的是,朝堂上的官员,可能会借助这件事情,对夏正平进一步的打压。尤其是远在济州的皇长子和丞相申不易,他们可是眼巴巴的想要找夏正平的茬子呢!

    夏正平自然明白这样的状况,只是他并不想因此止步:“若是不这样,南蛮明年还会来!”

    “可如果这样子做了,南蛮明年还劫掠边境州郡怎么办?”

    这一句话,直接将夏正平问的没有反驳之语。

    是啊,不管通商互市这种想法,有没有实行下去,南蛮明年会不会来进攻大夏边境郡城,都是个未知数。

    正如赵灵吉所说的那般,南蛮正是狼子野心的部族,难以驯服。

    夏正平沉思着,政事堂也寂静了下来,许多官员的脸上,都漂浮着古怪的神色。

    八殿下这次,太不靠谱了,竟然会有这种想法!唉,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懂得什么是祖制,懂得什么是政治吗?

    恐怕不懂,反而会惹来一身的麻烦,只求将来,这麻烦不要降临到自己身上才是!

    良久之后,夏正平似是想到了什么反驳言语,开口道:“那就让南蛮不要来劫掠永昌就是了!”

    他是永昌郡守,考虑问题自然要着眼于永昌,至于将来南蛮会不会继续骚扰其他郡城,就不是他所关心的。除非,他是大夏皇帝。

    “拿着与我们永昌郡城商人通商互市的钱财,去置办军械器材,然后再去攻打其他州郡。难道,殿下您就不怕落得个通敌叛国,结连异民族的罪名吗?”

    说这话的,却是程汤,他面色阴沉,显然是极为担忧夏正平的想法。

    “是啊,殿下,您这种想法,绝对不能实行啊!”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一众官员,你一句我一言的说着,夏正平都感觉头大了。

    一群腐朽之人,不知变通,怪不得我大夏神朝,会是如此的衰落!

    只是心中想归想,但夏正平终究是没有说出口这句话。

    如果说了,那就等于得罪了永昌的士族。

    “还是时机未到啊!本想着趁这个机会,能够换来与南蛮通商互市的机会,看样子不行啊,阻力太大了。”

    夏正平心中有些放弃了,但在嘴上却是另外一番说法:“我只是想要通过这一举措,和南蛮换来神朝稀有的铁矿石!“

    这个世界上,铁的大规模应用,尚未开始,依旧停留在青铜文明时代。

    “殿下,你如此贤明,怎么会在意那种没用的玩意呢?那种矿石,极难冶炼,制备出来的东西,不如青铜结实。”

    又是一名官员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夏正平一阵无奈。前世之中,正因为铁器的出现,才促进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使得故国从一个奴隶时代走向下一个封建王朝,怎能说铁矿石没用呢?

    也罢,既然实行这个想法的时机未到,还是不要提的为好,以免出现什么差池。

    夏正平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懂得顺时而行。既然明面上不能这样子做,那就走迂回道路,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

    更何况,通商互市还只是一个想法,具体的操作措施,还未拟定。

    听着那名官员的话,夏正平直摇头,望向了陈庆之,忽的发现,似乎这一场讨论中,唯有国舅不曾说出自己的想法。

    见此情景,夏正平缓声问道:“舅舅,您在想些什么?是不是,对我的想法有什么建议?”

    陈庆之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夏正平不得不重复一遍,他才回过神来道:“殿下,我考虑的并不是您这种想法,而是薛离郡尉,为何他迟迟不回归永昌郡?”

    夏正平闻言,却是一愣,方才发现自己想得有点多了,现在永昌郡面临的问题,依旧是南蛮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