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

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

    “好!”夏正平听着众多少年,慷慨激昂之语,心中澎湃,“即日起,尔等即可为我贴身卫士,尽心习文学武,也好在将来走上战场!”

    “我等明白!”面如重枣的那位少年,带头齐喝,“请赐番号!”

    夏正平思索了一番,便是想到了什么,开口回答:“朝中有御林军,专职皇宫禁卫。为区别与此,可叫你们羽林军,没人头盔上插一根白色羽毛,以便区别!”

    “羽林军二十九人,专效殿下!”带头少年抱拳拱手,再次领着一众少年,“至死不渝!”

    “好!”夏正平神色严肃,“即日起,卫队长陈乾,将是你们的教官。由他教习你们武艺,又有私塾先生,教授你们兵法文章!”

    陈乾此时已经站在了一众少年面前,面对夏正平:“殿下放心,陈乾必定会竭尽全力!”

    夏正平点了点头,指了指面如重枣的少年,语重心长问道:“那少年,你叫什么名字?看你身体如此壮硕,怕是练习过武艺?”

    “草民关长云,家里本是砍柴卖樵的农人,只是四岁那年,巴州大旱,家里除了我自己,基本都死绝了。正因此,才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现在得遇郡守大人收养,如遇亲生父母!”关长云面色激动,“原本打算今年投军,因此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散碎银子拿了出来,交予城中铁匠,锻造了一把长柄刀。每日天黑之后,我便趁着月色练习刀法,一刀出,可遮圆月,因此这把长柄刀,又被我叫做偃月刀。”

    关长云一边说着,一边从身后的兵器架上,取出了一把长柄刀。众人望过去,就见那把长柄刀,刀柄大概有七八尺那么长,全身青绿色,刀身在阳光照耀之下,熠熠发光。众人看得清楚,那刀身之上,刻有青龙图案,栩栩如生,似是活了一般的在刀身反射的日光之中游走。

    夏正平也是看得有些惊了,便是问道:“此刀多重?”

    “纯钢打造,足有四十斤!初用时甚是不习惯,不过现在,已经是日渐熟练。以此刀护卫郡守大人,绝不会有任何的差池!”

    关长云说着,便是抬手舞弄起来手中的偃月刀,果真是虎虎生风,旁人难近。陈乾在一旁,见此情形,竟是不住连连叫好:“果真好武艺!”

    良久,关长云方才停手,夏正平从他手中接过偃月刀,掂了下重量说道:“此刀怕是不止四十斤!以后上阵杀敌,恐怕长云兄弟,建功立业,就要依靠这把宝刀了!”

    夏正平顿了顿,又是打量了下刀身,继续说道:“此刀刀身青龙雕刻,又名偃月刀,不妨合起来,就叫青龙偃月刀!”

    “就叫青龙偃月刀!”关长云脸色兴奋,“有此刀在手,管叫那些兵贼,有来无回!”

    “即日起,令关长云统帅尔等,担任起护卫之职!”夏正平将青龙偃月刀递还给关长云,并指了指他,“少年封将,希望尔等善加努力!”

    “得令!”

    这一番查验与演示,着实花去了许多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天色近晚,但是陈乾毕竟是皇宫出来的卫士,做事极其严格,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停止操练众多少年。他要在最短的时间,为夏正平训练出一批合格的卫士。

    永昌郡的天空,繁星闪烁,月亮穿行,而郡守府衙后院,却是火把无数,夏正平站在厢房走廊上,望着院落中被陈乾训练着的一群少年。

    忽的,一道银光闪烁,投影到厢房墙壁上,夏正平凝神注意了一下,却是有些奇怪。旋即,他循着银光,望向了来处,神色旋即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那银光的来处,却是一少年的脑后,隐约之间,发际里面似乎插着几根发钗。

    夏正平没有吭声,静静的在夜训队伍巡查,缓步挪向了那名少年。少年训练极为认真,目不斜视,丝毫没有意识到夏正平已经站在他身后。

    那道银光,忽明忽暗,正是自这名少年脑后一根发钗反射出来的月光。

    夏正平凝神许久,方才发现,那发钗的位置,正是插在风府风池两处穴位。皇宫奇书有过记载,医家圣手,能够利用风府风池两处穴位,改变自己的容貌,也就是所谓的易容术。也许是巧合,夏正平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有些神色古怪。

    “你这少年,训练如此认真,不知叫什么名字?”夏正平围着这少年转了两圈,仔细打量了一番,“虽然是灯火之下,但仍然看得出你眉清目秀,气质沉稳,丝毫不像是沦落街头的乞丐?”

    这话一出,陈乾旋即意识到了不对,难道这些乞丐少年中,还有人有不为人知的身份存在?这不对啊,明明是这几日,自己亲自挑选的乞丐少年,验明正身,才招募进来的!

    众多少年,也已经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夏正平这里。

    关长云也是好奇,凑了过来,道:“他好像是最近才到永昌乞讨的,以前没见过他!”

    这话一出,众多少年,已然露出惊异眼光。他们都在永昌一带乞讨,彼此还算是比较熟悉的,至于眼前被夏正平点名的这个少年,他们着实不熟悉。

    少年嘴唇微张,秀眉一道,似是拧成一股绳一般,赶紧跪在地上,道:“小民自西北而来,沿途乞讨,近日才到得的永昌,恰逢郡守令陈大人招募卫士私兵,方才进入府中!”

    夏正平闻听此言,却是眉头一皱。少年的声音,软软的,但有些细,不像是男儿的那种雄浑厚重。借助火光,夏正平又再一次打量了下跪在地上的少年,火光之下,少年皮肤白皙,眼角之处,似有泪痕一般。

    “你是因为何事,才沿途乞讨而来到永昌的?”陈乾长了个心眼,开口问道,“从实招来,我家殿下,仁而爱人,会宽恕于你的!”

    夏正平自然有这个想法,想要听听少年的说法。如果确实没什么打错,他也不会将其赶走,反而是会收留他。只是,他风池风府两处穴位上,插着发叉,分明是易容术的印记,夏正平想要搞清楚的是,为何这少年,不敢以真面目示众!

    然而,这个问题,终究不是能现在说清的,夏正平也不会当着真这么多人的面去询问。毕竟,他能够判断出,眼前的少年,的确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才进入卫士私兵的,而不是行刺或者加害于自己的。

    这一点,夏正平能够从少年的眼神中看得出,少年的眼神清澈而饱满,丝毫不带任何的欺骗。

    众人盯着少年,少年额头之上,渗出细汉,带着些许哭腔的说道:“殿下可知西域边事?就是因为诸多西域边事,才害得我家破人亡,才使得雍凉各地战火遍布,生灵涂炭!”

    夏正平闻言一听,身体一怔,双手有些颤抖的扶起了少年:“怪不得,你能够气质沉稳,原来你竟然经历了如此事情!”

    他自然明白,少年口中的西域边事,究竟是什么?要不然,他也不会身体一怔,双手颤抖!

    雍州、凉州这两个州,地处西北,连接西域。西域各部族,常年侵扰这两个州的边境,因此,大夏立国以来,便是设了镇西将军,专职抵抗西域各部敌人。所谓西域边事,指的其实就是大夏神朝,和西域诸国各部之间的战争。

    目今已然深秋时节,稻作也已经收割入仓,西域诸国,自然要趁着这个时间节点,东进雍州、凉州,掠夺一些粮食,以御寒冬。

    也正是这个时候,大夏神朝的祖制,便是要镇西将军,领一支大军,西出各处关隘,进入大漠,抵抗东进的西域各军。

    西域边事,年年有,可谓是兵戈不止,生灵涂炭啊!交战的地带,几乎没有任何的人烟可循,几近成了绝地。

    正因为西域边事,交战地带附近的百姓,年年逃亡,漂泊无依!

    算算时间,大概今年的西域边事,正是进行到了关键时刻,怪不得近日来到永昌的外来百姓,逐渐增多。

    “若是我为帝王,必然要解决西域诸多问题!”夏正平心里暗下决心,生灵涂炭,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他更愿意看到,这个大夏神朝,能够和周围的诸多民族,和睦相处,互市而通!

    不再去想这些,夏正平回过神来,有些奇怪的问道:“还请你告诉本殿下,你的名字,这样子我也好将你这件事记住,以后能够有针对性的施政!”

    夏正平说的这件事,自然指的是西域边事。他要记住眼前的这个少年,方便将来,能够针对性的对待西域!

    西域的事情不解决,受苦的永远是边境的老百姓!大国明君,仁而爱人,怎能看着雍、凉二州边境的百姓,遭受战火荼毒呢?

    少年闻言,身体却是一怔,火光之下,脸上展现出犹豫之色,但最终决定了什么事情一样,鼓足勇气说道:“殿下勿惊,小民复姓南山,单名客!”

    “有这个姓?”

    “没有听说过啊?”

    “骗人的吧?”

    “这个姓氏,不是已经灭绝了好几百年了吗?怎么会……”

    南山客的话一出,众多少年,皆是一脸茫然,甚至是无法相信,旋即议论纷纷起来!

    陈乾同样一脸茫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夏正平闻言,心中却是吃了一惊,怪不得这名少年会有所犹豫,没曾想到,西域南山一族,竟然还有族人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