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里风云独照我 » 28:以武立国志难酬

28:以武立国志难酬

    谢安说到这里用手一点茶杯,张十三知道干货来了,赶紧给老师的杯子里续水。谢安越发感觉这个便宜徒弟比自己的外孙要懂事的多。

    “这根本原因就要从李成纪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说起了”,谢安喝了一口便宜徒弟刚刚倒的茶,抿抿味道,继续说:

    “李成纪出身士族中号称“天下四姓”的李家嫡系,身份十分尊贵,但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反而习文好武,颇讲义气,他年轻时不爱读书,喜欢四处游玩。

    在游玩途中结识了很多武林人士,其中特别交厚的有两个人:一个叫章伯君,一个叫罗公岩。三人十分投缘,就拜了把子,结为异姓兄弟。

    李成纪在华夏神州之上游历了整整五年,才回到李家所在地—西岳华州长乐城。不久,他取得了家族的支持,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

    章伯君和罗公岩二人作为李成纪的结拜兄弟,自然不遗余力地支持他,而且他们两个利用自己在武林中的身份,帮助李家四处招揽武林中的能人异士。

    等到李成纪起兵之时,以章伯君和罗公岩为首的这些武林中人,全部投入了大周军中,他们有的武艺高强,有的能掐会算,有的道法通神,在战阵之上发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作用。

    李成纪深刻认识到武林中人对战事的巨大助力,于是不遗余力地刻意结交他们身后的武林门派,终于得到了这些人身后门派的大力支持,这些门派的弟子源源不断的支持李成纪,这下子北方的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再阻挡如有神助的大周军队。

    于是李家只用了三年就统一了整个北方,建立了大周朝。也成就了章伯君和罗公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名。”

    马赛彪对张十三说:“后来,章伯君被尊为西武圣,罗公岩被尊为北武圣。”

    张十三摇头晃脑地问道:“圣人我知道,就是能耐大的没边的人啦!不过我只听说过那个读书特别厉害的,叫……叫什么来着?……对的,孔老子!”

    马赛彪一听这个不识字的弟弟说什么孔老子,脸都垮了,赶紧纠正道:“什么老子?是孔夫子。”

    张十三把嘴一咧:“对!大哥你知道的真多!那这两个人叫武圣,就是功夫很厉害啦?师父,他们有多厉害?”

    “多厉害?厉害大了!”谢安又喝了一口茶,沉声道:

    “这章伯君,人送外号:“一树银花镇西岳,西武圣”。出身太华山西岳庙,手中一对梅花亮银电光戟,打遍天下难有对手,是十六派中道家大派—西岳太华派不世出的天才。

    罗公岩,出身十六大派佛门北宗的清凉山佛光寺。江湖人称:“剑分北海冷面佛,北武圣”。掌中一口大宝剑—宇宙锋,三十六路行龙剑和七十二路金刚罗汉拳,技压武林。”

    “好!好啊!”张十三猛然叫了一声,“这外号听起来就牛叉啊!”

    谢安一个耳刮子打过去,张十三捂着脸就哇哇大叫:“哎也?师父!您又打我!”

    谢安沉着脸说:“好?只怕不见得。你可知道有句话叫:一将功成万古枯?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只知道传颂名将的传奇,有谁会记得这传奇的背后死了多少活生生的人?而且,这“圣人”二字怎么能随便叫?有能无德,是不可称“圣人”的!”

    马赛彪深深点了点头。

    谢安说道:“就说西武圣章伯君,此人野心勃勃,就是他,从一开始便倾尽西岳太华派弟子帮助李成纪,后来罗公岩背后的清凉山佛光寺也有样学样开始派遣弟子从军。

    本来武林中人如闲云野鹤。即便有那么一两个参军入伍,也都是零零散散的,在战场之上,生死各安天命。现在西岳太华派和清凉山佛光寺这两个门派的弟子成建制地加入大周军,这就不一样了!武林中人,只要与大周为敌的,纷纷折损在这两个门派手下。”

    张十三听到这里,一拍大腿说:“这打架嘛,就讲究个人心齐。一边是一个帮的兄弟,另一边是乱七八糟一窝蜂的混子,那谁都知道那边能打赢啊!”

    马赛彪听他说的虽然话糙,但是理不糙,赞许道:“不错,这打仗,第一要务就是令行禁止。”张十三咧开大嘴笑了,然后他转向谢安道:“师父,这事肯定完不了吧?”

    谢安点点头,继续说:“当然完不了。自己的弟子在外吃了亏,肯定要回去自己门派搬兵报仇。于是这些门派的首领们,纷纷找上西岳太华派和清凉山佛光寺,试图讨个说法,但是都被挡了回来。大家没办法,继续往上,找“十六大派”主持公道。”

    马赛彪听到这里说:“舅爷,西岳太华派和清凉山佛光寺都是十六大派之一,应该以身作则,维护武林秩序吧。”

    谢安苦笑着摇摇头:“三百年物是人非,圣人会里早就没了圣人,谁会出来主持这个正义呢?十六派的掌门人在一起开会都不知道开了多少次,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西岳太华派和清凉山佛光寺将责任都推脱到二位武圣身上,二位武圣天天跟着大周军队东征西讨,根本不出现。这事就这么搁置下来。随着战事推进,各门各派死伤的弟子越来越多。

    于是,一些损失比较大的门派也不管什么规矩了,开始自行组织门下弟子进行报复。

    西岳太华派和佛门北宗的清凉山佛光寺本来势大,二位武圣本领高强,又借助大周军队的实力,因此这些门派三三两两的寻仇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很多小门派被杀的几近灭门,不知道结下多少解不开的血海深仇!

    到此时,如果“十六大派”能早点看清形势,为大家出头,就没有后来的侠义道了。

    因为大周军当时只在北方的州县作战,对于华夏神州上大部分的门派,还没有直接触动,各大门派虽然有所警觉,但是对此也就是保持了观望。南方的武林同道只把北方武林的动荡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说到这里,谢安似乎陷入深深的回忆。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大周军占领东岳岱州才起了变化!”谢安将茶杯端起,一饮而尽。

    张十三赶紧又把茶水续满,接着问:“这还牵扯到咱们东岳岱州啊,师父?”

    谢安点点头:“不错!大周军攻入东岳岱州后,不知道为什么与东海神宫的势力起了冲突,东海神宫既是水族之国,更是武林大派,传承几千年,声望极高。”

    张十三听到这里,急忙转头低声问一旁的马赛彪:“大哥,这东海水族是什么?我书读的少,可从来没听说过。”

    谢安听马赛彪给张十三解释,也乐得他们多亲近,于是拿起桌子上的茶杯细细喝茶。

    马赛彪白了舅爷一眼,解释道:“定山,水族就是水里生的妖怪。”

    张十三听到“妖怪”二字,两个大眼珠子瞪的像两个核桃大,一口气就噎在嗓子眼里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