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里风云独照我 » 15:拜师父

15:拜师父

    一边说,张十三的眼泪鼻涕一股脑的流下来。

    他诚恳但是十分熟练地向老头和老太太哭诉起自己可怜的身世:

    自己从小没了父母,从记事那年起,就在南边的东吴江州境内乞讨。后来东吴江州发大水,没得吃,就跟随流民流落到东岳岱州的长清县,在这里生活了八年,受尽了欺负,只能小心翼翼但是坚强不屈地活着。

    当然中间又夹杂了一些什么饿起来只能跟狗抢食,一个月只吃一顿饭这种栩栩如生而又能打动人心的桥段。

    “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啊,能活到这么大也真太不容易了!”老太太本来就心善,听着张十三的感人故事,眼泪就像止不住了一样,一对一对地掉下来。

    哭着哭着,老太太想起自己的心酸往事,更是悲从中来,长叹一声,说道:“想当年,我带着彪儿,我们祖孙二人为躲避战乱从南岳庐州逃出来,横跨数千里,经历几年时光,才回到家乡。半路走到江南西州的鄱阳泽,迷失方向,要不是中途遇到弟弟你,我们祖孙二人恐怕早就在沼泽中化为两具白骨了。”

    老头不住点头,似乎也陷入了回忆之中。

    老太太感慨良久,擦干眼泪说:“二弟啊,你看这才这么大点儿的一个孩子,这些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啊?我看他虽然流浪,有时候难免偷鸡摸狗,但是都是为生活所迫。

    这孩子知道敬老,说话也诚实,难得人心良善呐。现在你外孙在官府当差也忙,也没人帮你摆弄你那些个龙门阵,你做法事的时候那些个鸡零狗碎的法器也没人帮你收拾,你累不累啊?

    我看,要么你就把这个小伙子收在身边,平日里帮你打打下手,咱们家也不差多一张嘴吃饭。跟着你,他也能学学好,少惹点祸,于情于理都这都是功德一件。”

    老头心里怪自己姐姐心太软,但是他从来都不会违逆姐姐的意思,吧嗒吧嗒嘴就没说话。

    张十三一听老太太在帮自己说话,知道有门!心里说:“老太太!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呦!老头没反对!这得加把火!”

    于是张十三说:“老师在上,我叫张定山,不过认识我的都叫我张十三,他们都说我二十二岁。我在这里给您老人家磕头了!”

    一边说,他一边拿自己的大脑袋,在地上“嘣!嘣!嘣!嘣!嘣!”磕响头:“您老人家一定得收下我,我保证从今天开始鞍前马后,随叫随到,嗯,不叫也到。我一定像伺候亲爹一样伺候您!不过我没伺候过亲爹,您说要怎么伺候,我就怎么伺候,倒夜壶,刷马桶您一句话……”

    老头听他越说越离谱,真是哭笑不得,赶紧摆手说:“行了行了,你起来,你起来说话。”

    张十三抬起头盯着老头,眼神特别诚恳地说:“师父!您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

    老头忽然心中一动,问:“你说,你的学名叫张定山?”

    张十三赶紧说:“是的,是的!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学名。就是那年招团练兵,我也去了,登记名字的时候我说我叫张十三,文书官说这个名字不正经,我当时就火了,怎么能骂人啊!他说他没骂我,只是这个名字不能用。然后他就问我住在哪里,我说住在八里山上的山神庙里,他就说,既然和山神爷住的那么近,那你就叫定山吧,就给我登记的叫张定山。”

    老头闻言,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内心反复读着“张定山”这三个字。

    此时,他想起的是三十年前的往事:

    那时,自己走南闯北四处闯荡。曾经与幕阜山黄龙寺的主持—“三目观天”慧灵和尚在幕阜山黄龙寺论道七日,分别之时,慧灵和尚送给自己揭语一条,前两句正是:

    “入泽随徙,

    逢山而定。”

    自己辞别慧灵和尚,离开幕阜山黄龙寺之后,一路往东北方向游历。

    后来穿过鄱阳泽的时候,恰好遇到姐姐祖孙二人遇险,于是出手相救,然后将他们一路护送回长清县老家,回来之后就住下来陪伴姐姐,十几年再也没出山。

    这可以说是应了“入泽随徙”一句。

    今日自己姐弟二人上山祭奠先人,又遇到这个孩子叫张定山的要拜自己为师,可是应了“逢山而定”么?

    道门中人如果在冥冥中遇到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会有一些征兆和印证。此时往往讲究顺势而为,不可违逆,否则容易有灾祸降临。

    想到这里,老头长出了一口气,说:“罢了,你我也算有缘。”

    张十三听老头这么说,还能不明白老头的意思吗?

    他腰里使劲“啪”一下就蹦起来,大嘴都裂到耳朵后面去了,不住地“嘿嘿”傻笑,赶紧叫道:“师父!”

    老头连连摆手,说:“我这一门不经过一些仪式规矩,不可随便叫师父。张定山,你先跟在我身边办事就好。我看你年纪尚小,如果有人问起,你只说是我外孙,不可胡说八道,今后无论任何场合,你都叫我二舅爷。”

    张十三满口答应,当时就叫了二舅爷。

    随后张十三“噗通”又给老太太跪下了。

    “老人家再上,师父是我二舅爷,那您就是我的再世亲娘,不对,亲奶奶。您老人家比王母娘娘还王母娘娘!我张定山今生都认您做奶奶,您老人家要我往东,我绝对不往西,要我杀羊,我绝对不宰鸡!”

    慈祥的老太太从心眼里那么高兴,这也是投缘,当时就把张定山认做干孙子,老头也没有反对。

    眼看山神庙外山雨渐渐停了,老头老太太不愿意再耽搁时间,于是张十三陪伴着老头和老太太离开山神庙,前往八里山深处,祭奠祖先。

    在泥泞的山道上又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已经到了午后时分,终于来到一片陵园,约莫有三五十个坟头,老头老太左拐右拐,找到一座青砖大坟,二人肃立片刻,就给坟头除草,修葺培土。

    张十三哪能让两位老人做力气活,所以忙前忙后的一力包办,很快弄完了,这青砖大坟顿时显得整洁不少。

    他又连忙帮老头和老太太把带的祭品摆在坟前的供台之上,老头和老太太随后焚香烧纸,在坟前下跪祷告。

    张十三心里想:我已经拜了师父,认了奶奶,给你们下面的老几位磕头也是敬先人,不算你们占我便宜,于是“噗通”一声跪在坟前,嘴里念念有词:

    “师父和奶奶的祖宗喂!张定山给你们老几位送钱来了,你们保佑我奶奶长命百岁千岁,保佑我师父长命百岁千岁,保佑我长命百岁千岁,嗯,还要每天有吃有喝......最好是热的......您只要保佑我们几个,我年年给你烧纸送钱花!”

    老太太和老头听着张十三嘴里念的话,又感动又好笑,老头也就没有再纠结他叫自己“师父”。

    等纸钱烧尽,老太太起身坐在坟头旁边的石凳上休息,坐了一会儿,老太太对张十三说:“定山呐,好孩子,你过来。”

    张十三赶紧站到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拉着张十三的手说:“你认我做奶奶,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孤独了二十年的张十三听着老太太说跟自己从此就是一家人了,心中阵阵发热,有一点点泪水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