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正邪玄天鉴 » 第十三章 群侠共商平魔策

第十三章 群侠共商平魔策

    八月长安夜正长,汀风新月入流觞。颦眉觉怪三杯苦,不知人间世道凉。

    莫等闲行走在长安的长街夜景之中,身边万事通腆着肚子,四下环顾,满疮痍背着一个大包裹目不斜视的随在二人身后。

    三人此行正是皇宫的方向,一路上边走边欣赏这长安城夜幕下的繁华。

    然,每经过一处勾栏就会有几个凭栏女对着万事通一阵亲切的呼喊,每过一座青楼就会冲出三两个老鸨捉住万事通的衣袖就是一顿拉扯。搞得万事通在莫等闲面前一脸的尴尬,一边赔笑应付着这些风尘美色,一边掏出银子将那些挂在自己身上的半老徐娘打发了。

    终于走过烟花柳巷,万事通擦了擦脸上的唇印,呵呵笑道:“万某一向乐善好施,对她们这些可怜人常有照顾,所以这些姑娘老鸨们都对我特别热心客气,每次经过他们的门口,总要邀我进去喝两杯,盛情难却,盛情难却啊!着实让老弟见笑了。”

    莫等闲点了点头,揶揄笑道:“你我相交多年,我素知万兄乃是性情中人,英雄本色,自然不会为这些庸脂俗粉折腰屈膝,卖力伤神。”

    万事通连连打着哈哈,道:“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莫等闲见万事通窘态百出,却也不与他过多纠缠,不禁加快了脚步。

    身后满疮痍丑脸上早已布满鄙夷之色。紧跟在莫等闲之后,与万事通拉开距离,将他甩在身后。

    万事通站在原地尴笑了两声,发现二人走远,顿觉无趣,哼哼唧唧地小跑着追了上去。

    华灯正浓,秋月皎皎。

    大明宫外沸沸扬扬,莫等闲三人到来时,殿内早已站满了人。这些江湖草莽,武林豪客,在外面潇洒自在惯了,哪里登过大雅之堂。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或是窃窃私语,或是高声叫骂。直看的那些朝廷官员一个个唉声叹气,跺脚痛呼:“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有迎宾官将三人带入,一旁黄门高声唱喏。

    “武林神话莫等闲,莫先生到!”

    “古今阁万事通,万阁主到!”

    两声一过,那些交谈叙旧的武林人士瞬间安静。纷纷将目光看向莫等闲三人。

    耀辉煌率领众大小官员以及早已到来的一众西北武林名宿迎将出来。一番客套寒暄,让进议事大殿。

    耀辉煌招呼众人稍安勿躁,朝廷与武林人士分成左右两侧站立,等皇帝陛下到来主持大局,不一会,就听殿后一个尖细的声音喊道:“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停止交谈,立身恭候,只见天子身穿明黄五爪金龙袍自殿后屏风转出,在中间龙椅坐下。

    左侧以耀辉煌为首的公卿们下跪参拜,右侧莫等闲等一众武林人士则是拱手弯腰。

    天子受礼坐定,让众人平身。却见左侧第三位一个身穿蟒袍的青年男子跃步而出,指着莫等闲这边的人叫道:“大胆刁民,见天子竟敢不跪,简直是无君无父。”

    右侧这些武林群雄纷纷皱眉变色,就听殿上天子摆手道:“六郎不必如此,朕有旨意,今日之宴乃是朝廷与武林会盟,只依江湖规矩,不按庙堂礼仪。”

    群侠见皇帝陛下开口并无责怪,这才纷纷神色缓和,不过仍有数人面露愠色,狠狠地瞪了一眼那被称作六郎的人。

    万事通则在莫等闲耳边小声说道:“此人是穆宗第六子,先帝六弟,安乐王李嬴。”

    莫等闲点了点头,心下了然,原来这李嬴就是当初最有力的皇位争夺者之一。要不是内侍马元贽等人认为皇叔李忱呆傻便于控制,撺掇武宗立李忱为太皇叔,将来继承大统,这大唐的江山也许就是眼前这位安乐王来坐了。

    皇位传子传侄也可传弟,武宗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传给了自己的叔叔李忱。装了几十年的傻子,李忱方一继位,就贬了宰相李德裕,结束了朝廷党政之患,又将扶持他上位的马元贽等一众宦官敲打了一顿,这时所有人才发现原来这个傻皇帝不傻,只是一直隐忍不发,如今一朝得势直飞冲天啊。

    李嬴见皇上都不计较,还得罪了这些江湖草莽,心中不快,甩袖入列。

    殿上天子见之也全当平日朝堂上的政见之争,并未放在心上。只是面露凄然,垂泪悲泣,道:“朕初登大位,腆为人主,然德浅福薄,不能恪尽天命,以至魔患丛生,东都洛阳沦为魔域,数百万黎明百姓惨遭屠戮,中原之地生灵涂炭,此皆朕之罪也!”

    殿下众人见天子如此,纷纷出言劝慰,耀辉煌出列上前道:“陛下,此番魔祸,乃是天意,也是人祸。先帝灭佛致使佛门愿力削减,才让那兵灾之主死而复生。当务之急,臣以为陛下应该昭告天下,停止灭佛之策,让佛门再结愿力,压制魔焰,以保我大唐江山国泰民安;其次,迅速传檄武林,让更多的能人异士,正直豪杰,出山相助朝廷,弭平兵劫魔难。”

    耀辉煌所言,所有人都深以为然。纷纷附和。苦海大师道:“陛下圣明烛照,先帝灭佛,虽有佛门大肆圈占土地,滥收门徒,阻碍赋税之嫌。但矫枉过正,过犹不及,使得恶念滋生,魔气孕结,民心愿力难以凝聚,这才让邪魔逞凶,兵灾祸世。此番陛下若是能废除灭佛之策,再结信仰,必能与民修好,与佛同在。”

    天子点头,即刻传召废除灭佛政策。复又道:“今晚朕与众爱卿,众武林侠士会盟于此,共商平魔之策,望众位能够同心戮力,献计献策,共襄盛举。”

    耀辉煌则是举荐莫等闲、万事通二人来为众人出谋划策,他自己则甘愿做一阵前小兵,冲锋陷阵。

    一个武林神话,一个古今阁主。在场众人除了一些不懂江湖的朝廷文官之外,自是无人不服。

    莫等闲也不推辞,将自己与兵灾之主交手和从悟道真等人那了解的一些消息,一一讲出,最后总结道:“论武力,鄙人自认不在兵灾之主之下,但是他有血甲护体,伤他不得,与人对敌虽未胜,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想灭杀此獠,必先破其护甲。”

    万事通从身后满疮痍的手中接过一叠情报,这是他在来赴会之前,发动古今阁所有的情报探子进行打听的。在莫等闲说完之后,他适时跟着道:“我这里有一份有关兵灾之主的以及四位手下的画像资料,就先发给众位看看,等大家都看过了我在讲讲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秘辛。”

    众人挨个传阅,就连天子手上也被太监给呈上了一份。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都是翻阅纸张的声音。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万事通见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道:“通过画像,人,想必大家都认识了。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些资料上没有的。”

    说到这里万事通微微顿了一下,见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自己,满意的捋了捋唇边的胡须继续道:“昔年,颛顼帝为了人间安宁,绝地天通,上断天路,下封鬼门,从此三界不相往来。这鬼门就是人间与地府的唯一通道,被颛顼帝聚人族之力,仿制出一方上古神器,翻天印封堵,再用大挪移术将地户鬼门周围的地理环境改变,让后来人再也找不到封印所在,从而达到长期阻断两界来往的目的。”

    莫等闲若有所思的跟着问道:“你刚才说将地户鬼门周围的地理环境改变,而不是改变地户鬼门的位置。也就是说移山填海,沧海桑田,变换的只是表象,位置永远在那里?”

    万事通点头道:“不错,地户鬼门联通两界,岂是人力所能改变。不过据我目前所得到的消息,兵灾之主已经找到了鬼门所在,我也翻阅大量史料推测,地户鬼门就在洛阳城东三十里处,具体位置还要等实地勘探方能确定。”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殿上天子大为不悦,问道:“何事喧闹?”

    有小太监快步跑出去查探,不一会又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了,回陛下:“外面天现异象,东都洛阳方向一道碧色光晕直冲天际,宛如天柱,其光芒将长安城都映照的一片惨绿,宫外大街上百姓们都恐慌了起来。”

    众人惊诧,纷纷涌到殿外向着东方望去。就连天子也紧跟在众人身后,一脸的惊慌看着那道直冲霄汉的碧色光柱,文武百官们一个个议论不绝,江湖草莽们则是暗暗惊奇,相互询问打听。

    只有苦海大师与万事通在见到那碧色光柱之时脸色骤变。异口同声道:“天翻地覆!”

    苦海大师更是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念个不停。

    耀辉煌急问道:“什么天翻地覆?”

    万事通擦了擦额头汗水道:“颛顼帝仿造翻天印封堵鬼门。正面向天,聚日月星辰之精蕴化金光诛魔,反面压地吸山川草木之魄促生碧光辟邪。如今这本该在地下的碧光翻到了上面,定然是有人找到了地户鬼门,并且还破了正面的金色光罩,从而使得翻天印翻转,让这本该是阻挡地府的碧光见了天日,故为天翻地覆,两道封印去了一道,人界的兵灾之主想方设法破除封印,地府邪魔再强行突破,里应外合,两相用力,只怕这辟邪碧光也撑不见多久了。”

    万事通话音刚落,三道身影已然化作三个光点消失在众人面前,向着东方的碧色光柱飞掠而去。

    “唉,莫老弟……”

    “上将军!”

    “师父……”

    众人惊呼声中,莫等闲、耀辉煌、苦海大师,出了长安城,直奔洛阳而去。

    四周山脉起伏,唯有中间低洼平坦。一道粗大的碧色方形光柱烨烨生辉,照的四周一片碧绿。

    与此同时,三道光芒落在光柱不远处,化为三个身影,正是莫等闲、耀辉煌以及苦海大师三人。

    看着眼前冲天的光柱,莫等闲仔细留神的观察打量,苦海看了一眼,深深一叹。唯有耀辉煌大步上前,伸手去触碰那光柱。

    “砰”的一声,耀辉煌竟被弹出一丈多远。甩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臂,道:“这碧光防御力极强,要不是我见机的快,急忙运功抵消了这股冲击之力,以我的根基只怕也得吃个暗亏,受点内伤。”

    莫等闲看向苦海,问道:“方才大师一眼看出这是翻天印翻转之象,不知大师对此有何高见?”

    苦海捻着念珠,拍了拍自己的大光头道:“具体情况万阁主已经告知两位,贫僧要补充的是有关我寺内典籍对这封印的记载。此地非是说话的地方,依贫僧之见,还是先回去之后,从长计议。”

    二人也觉苦海说的有道理,没有过多的停留,匆匆返回。

    一来一去也就一柱香的时间,天子带领众人还在殿外等候三人的归来。

    回到殿内,三人简单将事情经过讲述一番。直听得众人连连称奇。

    天子坐在龙椅之上,面露忧色,问道:“众位爱卿,如之奈何?”

    殿下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回应。耀辉煌见此,遂开口道:“万阁主,你素来见多识广,可有什么好的对策?”

    万事通捋着胡子,沉吟着说道:“翻天印翻转,定然是兵灾之主破了正面,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边要想办法对付兵灾之主,还提防封印被破。否则两界一通,鬼兵入世,必将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莫等闲道:“欲除兵灾之主,必先破其血甲,当今天下何物能破?至于这地户鬼门的封印我观那碧光极其明亮稳固,想来兵灾之主也是一时破不得的,反倒无碍。”

    苦海大师确是语出惊人的道:“天地翻覆,阴阳互消,正面为阳却盖在地下,不能吸取地之阴气充盈自身,反而还会受到来自地府的魔气侵蚀;反面为阴却暴露在日月星辰之下,不能聚集天之正气为其所用,反而还会被日精月华所消磨。不出十日,这耀世碧光必然会逐渐黯淡消退,其辟邪之力就会大幅减少,再也不能封堵两界入口。”

    被苦海这么一说,众人方知事态的严重,又听苦海大师继续道:“阴阳两面失衡,封印必然松动,到时候就算两界未通,据守在鬼门之前的地府黄泉幽都也会慢慢撕裂人界空间,挤压出来,致使两界重叠,直到封印彻底破除,异化在人间界。”

    所有人都听得云遮雾绕,不懂苦海大师在说什么。殿上天子也是一脸的茫然,表是没听明白,让苦海大师说清楚一些。

    苦海见众人都是一脸的不解,想了想道:“海市蜃楼,就像海市蜃楼那样,地府的黄泉幽都本不是我们人界的城郭,到时封印一破,黄泉幽都就会像海市蜃楼那样完全降临在人界,只不过它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的地府城池,凭空的落在了人间。”

    “那到时会怎样?”万事通一手执笔,一手拿着个书册,一边记录着这些他从未听到过的奇闻,一边开口继续追问。

    “两界接壤,战端即开。”耀辉煌从军人的角度,直截了当,语气严肃且肯定的给出了答案。

    莫等闲在殿中来回踱了两步,道:“一旦两界接壤,外有地府,内有兵灾之主。我们必将腹背受敌,无法两头兼顾。如此一来人界危矣!所以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掉兵灾之主这个明面上的威胁。”

    这时的万事通也记录完毕,用嘴捋了一下笔尖,搞得一嘴的墨水,也全不在意众人看他搞怪的模样,摇头晃脑的道:“据资料记载,兵灾之主的血甲乃是杀戮血腥之气所化,世间任何神兵利刃都无法破开。唯有至圣至纯之气方能克制。”

    “哦,好友你知道如何破敌?”莫等闲见万事通那一副世外高人的姿态,就知道这货又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一番了。

    “嘿嘿嘿!”万事通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自己所吸引过来,内心大为受用,清了清嗓子,道:“据我所知,西北之地有一处唤作镜悬天的山丘。这山虽不大,其上住着两男一女三个隐士,他们自称岁寒三友,共同看护着山顶上一块神奇的悬天神镜。那镜子不知来历,不知用途,不受任何外力,奇迹般地悬浮在半空,吸取日月之精华,吞纳天地之灵气,其光所照,污秽邪气无可匹敌,瞬间就会蒸发消融。所以我认为要想破兵灾之主的血气铠甲,非此神镜不可,只是此镜有人看管,又不能移动,所以事情有些难办。”

    原来如此,既有破敌之物,就能想到破敌之法。所有人都在埋头沉思,期间也有人说出了几个办法,经过推敲都被在场众人一一否决。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苦海大师却题外的插了一句:“还有一事贫僧刚想起来,不知对诛灭兵灾之主有没有用?”

    “大师请讲。”殿上天子脸上略带希冀之色。

    苦海道:“早年我院内主持师兄曾告诉贫僧,这仿制的翻天印虽然威力不如真品,但就算破了两面阴阳封印,依然无法破开翻天印对地户鬼门的封堵。当年颛顼帝集人族高手而成的封印神器,除了那正反两道光束封印之外,还用了七七四十九人族少年魂血绘制的正反图案,促成魂引血祭之法,只要此法不破,这翻天印就算没有了封印之力,却依然能堵住鬼门而不让两界彻底接壤。”

    莫等闲抓住话中重点问道:“依大师所言,一定有破除翻天印之法?”

    苦海点了点头,道:“魂引血祭之法,自然也得用魂引血祭来破。只是这破阵的条件及其苛刻。需要找到一个阴时阴月出生,确是阳气最盛的童子用其魂血注入那些图案之中,就能破除翻天印。所以这样的童子,又被称为至阳圣童。”

    莫等闲听完,略有所思,踱步自语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这一就是生机。将四十九人魂补成五十,遂成天道,生机顿现。阴时阳盛,这不是纯阳也不是纯阴,应该是至阴至阳,命格为阴,气血为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莫等闲似乎想通其中关键,语气一正道:“众位,我已想到弭兵之法。只是……”

    耀辉煌见莫等闲说了一半停了下来,看向自己与皇帝陛下。心领神会,走到天子跟前俯身耳语。天子听了直点头,传旨道:“今日天色已晚,朕已经乏了,暂且到此为止,明日再作商讨,众位爱卿以及诸位武林好汉就先散了吧。”

    皇帝都说散会,众人哪里还有什么意见,一一告退往外走去,临出门时,安乐王李嬴接连被好几个武林大汉挤了又挤,愣是等到这群武林人士都走的差不多了,不再拥挤,他才迈步出门。其中很多江湖草莽在走过他身前时都有意无意的露出嘲讽的微笑。直气的李嬴面色涨红,浑身发抖,回头看了眼仍端坐在龙椅上的天子李忱,眼中闪过一丝怨愤。恨恨低语:“一群江湖匹夫,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傻子,你们等着。”

    众人退却,殿内只剩下天子李忱,耀辉煌,莫等闲,万事通以及苦海师徒等少数几人。

    天子看着莫等闲道:“莫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莫等闲环视一周又将目光看向耀辉煌,见对方点头示意。这才将胸中所想,一一道出。听的众人接连抚掌称妙。

    这番谋划一直到了后半夜才各自散去。莫等闲等人出了皇宫后,在古今阁门外与万事通、苦海道别。

    万事通笑呵呵地道:“老弟此次兵劫全赖你了,老哥能帮的可是都帮了。你看梦楼主那边……”

    不待万事通说完,莫等闲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好说好说。好友啊!我现在要回一趟尘缘仙山,叫上几个朋友共同为除魔出力。至于你的事,来日方长,咱们有的是时间,你说是吗?”

    万事通胖脸上笑意一下子变得比哭还难看,老脸涨的通红,点头哈腰道:“老弟所言极是,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嘛!”

    莫等闲收回落在万事通肩上的手掌,转身离去,直到整个人都消失在夜幕之中。旁边的满疮痍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阁主,你怎么比平时又矮了一头?”

    小和尚一念也看出万事通是比之前矮了不少,不禁仔细打量起来。待看到他双脚已经全部深陷地下,直没脚踝。这才所有所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