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签到两界山 »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刘备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刘备

    洛阳。

    整个天下都知道妖人张角乱天下,所以张角呼风唤雨的仙术也成了妖术,但却没有人能看到暗中的一只黑手,一只真正乱天下的黑手。

    表面似乎是那位南华老仙,但如果综合整个三国一场战乱来看的话,却分明就是天下无人注意的那三清道教。

    如果那三清道教是好的,如果那三清道祖是好人,眼下为何要眼睁睁看着天蓬元帅在人间吃人为生?一直眼睁睁看着天蓬元帅在人间吃了五百年的人。

    虽然吃的并不是南瞻大汉中华之人,但三清道教暗中上蹿下跳的这一场乱天下,却让大汉中华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死了四千五百万人之多。

    曾经大荒时的炎黄之战,黄帝姬轩辕的背后正是那广成子,而曾拜广成子为师,那广成子便正是洪荒阐教下弟子。

    再到洪荒封神时,乱天下立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天数,而扶助武王伐纣,掀起天下一场战乱的,背后同样是那洪荒阐教。

    可谓上古大荒时的炎黄之战,与上古成汤大商时的封神之战,背后都是那洪荒阐教。

    如今大汉天下大乱的背后推手黑手,明显同样是那洪荒阐教演化而来的三清道教。

    整个一百多年死了四千五百万人的战乱,背后都到处有那三清道教的影子。

    无人在意的皇宫内。

    如果刘牧能亲眼看到刘宏的话,却就会一眼看出刘宏快要死了,仿佛上古成汤大商时倒霉的那纣王帝辛一般,只不过没有那帝辛的雄才大略。

    更尤其面对也是跟那帝辛几乎一样的局面,那帝辛被女娲宫进香而不敬女娲娘娘,这倒霉的刘宏则是没招谁惹谁,便也出现了一个南华老仙,安排了一个乱天下的张角。

    如果一个张角还不够,过后却还会再助那同样乱天下的董卓,不知道到底是在助谁。

    皇宫内。

    张钧也不由小心的奏道:“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才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可四海自清平。”

    然而听完郎中张钧小心的汇报,明显才不过三十多岁的刘宏,看去却仿佛已经五十多岁一样,反而却是微皱眉问道:“可核实了那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张钧立刻再小心道:“那刘备乃是卢子干弟子,当不可能说谎。”

    卢植在众人求情之下,自没有被问罪。

    刘宏也不禁沉吟一下道:“既是那卢子干的弟子,这汉室宗亲身份当不可能有假。

    且是中山靖王之后,据说那中山靖王之后已经只剩下一脉,且又随着讨伐了黄巾,便与他一个官职吧,看哪里空缺的,与他安排一下。”

    明显也已是有些昏沉不清,既然记得中山靖王之后只剩下一脉,却忘记了那唯一的一脉正是之前刚加封的刘牧。

    张钧赶忙躬身领命替刘备谢过出宫。

    于是就在无人知道的刘牧看着下,刘备便又被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无人注意的客栈内。

    眼睁睁看着三人意气风发的从洛阳出发去上任。

    蔡琰也再次忍不住震惊道:“公子怎么知道那刘备会得到个安喜县尉的职位?”

    刘牧也干脆神秘笑道:“以后你就会发现,本公子知道的多着呢。那张钧虽然替刘备求了情,但同时也捅了十常侍一刀,不知道你听说过上古商周之战没有?

    现在却要比那上古商周之战时复杂的多,那十常侍可是刘宏的亲信,又岂是那张钧可比的?所以过后不久那十常侍必知道。

    然后那张钧反而会被逐出洛阳,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接着那十常侍便就会商议,那刘备当是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然后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不迟。

    而那十常侍的理会,便正是等刘备刚上任安溪县尉,结果刘宏便紧接下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

    即那刘备,便正在淘汰之列!”

    刘牧说着自己便先忍不住笑了,不得不承认那刘备还真够倒霉的!好不容易赖在洛阳不要脸皮的讨要了一个官职,结果紧接却就要被洗掉。

    当然原本自也对刘备没有什么恶感的,这三国时代的大汉之人,尤其是一众的名将谋臣,哪一个又不是悟性绝高之辈?自都是心眼子逆天之人。

    可刘牧不喜的是,你刘备虚伪就堂堂正正的虚伪,有如那曹操豪气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明明是一个虚伪之人,偏还装出一个仁义的形象,自就让刘牧没有好感了。

    至于说这刘备未来曾说过的一句话,便就像其刻意用虚伪表现出的仁义一般,所谓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像是后世推行计划生有之人一般,结果自己却就生了一窝子,所以说出仁义之话的人,自己却未必就是仁义之人,准确却是跟仁义毫不沾边。

    至少将来一个为关羽报仇,就替那暗中的三清道教拉了大汉中华民族百万之人陪葬,一人之命用百万之人陪葬,怎么就其关羽的命是命?

    这一次刘牧自不会给刘备那机会。

    瞬间蔡琰也不禁再震惊惊奇思索着道:“那上古商周之战记载的不多,多都是刻意抹黑那商君帝辛之人,我却认为那帝辛其实是一个很有本领之人;

    因为他伐徐夷打了胜仗,损失却很大,俘虏也太多,一时间吸收不了,身后反他的王叔比干等人,则又趁机跟周武王里应外合,乘虚进攻,结果大批俘虏倒戈,才使商朝亡了国。”

    瞬间刘牧也不由一怔,这不是后世开国伟人几乎说的原话吗?这蔡琰竟也能说出。

    于是刘牧也不禁点点头,轻声吟道: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

    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

    百克无后非战罪,前途倒戈乃众俘。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

    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其实却是那帝辛的功劳。

    你等看不到的,这却是又一场上古成汤的武王伐纣之战,只不过这次的形势变了,当时的成汤大商变成了现在的大汉,背后却都是那暗中的练气士为推手。

    当时伐纣的武王没有了,但现在却有那三清道教在暗中不停的辅助一个个乱天下之人,所以我暂时却也不能锋芒太露,不然恐怕就会再现一场武王伐纣之战。

    然后那三清道教下神仙都排着队亲自现身,再扶植一个新的‘武王’来伐我,我却就会成为那上古成汤时的帝辛。

    那刘备已经没有什么好看的,紧接就会有督邮要罢他的官,言他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朝廷降诏正要沙汰他这等滥官污吏!结果却会被那张飞打一顿,接着就会被通缉……

    而这洛阳,却要乱了,不如我们还是先回大兴县,然后我派人看能不能尽早将你父亲接走。

    刚好我也需要他帮我看着一个后方,不久后才能应付可能一场新的武王伐纣,我们且等到那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再现身。”

    于是汝南许劭同样不知道的,结果自己刚刚上路,天象中一闪即逝,照耀周天,万星避退的帝星,便又紧接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