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最强凌乱系统 » 第四十二章 盘石

第四十二章 盘石

    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也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

    女娲滑行在大地上,羡慕盘古身体上那些优美结构,她热爱树木花草,然而她更加陶醉于那些更活泼、更富有朝气的鸟兽虫鱼。

    在把它们打量了番后,女娲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鸟兽虫鱼的智力远远不能使她满足。她要创造出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灵。

    这样,世上就会有了能主宰和管理万物的生命,也就不会仅仅只是野草漫山、野兽成群、飞禽成帮,世界也就不会寂寞和荒凉了。

    于是,当女祸沿着黄河滑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时,不禁高兴起来。她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这些泥人几乎和她一样,只不过她给他们做了与两手相配的双腿,来代替龙尾巴。女娲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那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东西,女娲称他们为“人”。女娲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阳气——自然界一种好斗的雄性要素,于是他们就成了男人;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她又注入了阴气——自然界一种柔顺的雌性素,于是她们便成了女人。这些男男女女的人们围着女娲跳跃、欢呼,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女娲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但她累了,做得也太慢了。于是,她想出一条捷径。她把一根绳子放进河底的淤泥里转动着,直到绳的下端整个儿裹上一层土。接着,她提起绳子向地面上一挥,凡是有泥点降落的地方,那些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就这样创造了布满大地的人们。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还没有诞生,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所有物质都混合在一起,天,地,日,月都没有完整的形状,山,川,草,木也分辨不清楚特征,人,鸟,禽更是没有踪影。

    直到很多年以后,就在这样一个漆黑而混沌的世界之中,逐渐生长出一个人形,他一直在呼吸周围的精气与灵气,虽然是始终纹丝不动地沉睡着,但是他的身体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长大,就连那个像鸡蛋一样的世界都被慢慢的撑大了。

    他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人——盘古。他在混沌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之后,这一天终于睁开眼睛。这是的他已经长成一个高大巨人,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而当他坐起来张望这个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没有光明,没有生命,甚至于没有清晰的轮廓和界限。

    盘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所有的东西都挤在一块,光我的的这么大身躯缩在这里面实在是难受死了,我要把这个世界改造成全新的模样。盘古就在这黑暗之中苦思冥想了好半天,用什么工具可以使用,黑暗之中摸索不到东西,忽然他灵机一动,自言自语道:哎呀,我浑身都是力气,干脆就用我的手掌劈开这些东西吧。

    他说到做到站起来抡起格博狠狠地向周围僻去,脚下被他震出轰隆隆的声音,而他手掌僻过去的地方,就好像蛋糕被刀切开了一样,松软松软的。盘古惊奇地发现,一些像气体一样很轻盈的东西正在缓缓向上漂浮,而其他一些厚重的东西则开始不断下沉,两者之间越离越远。

    盘古开心极了,更加卖力地向四周猛劈,终于,他看到整个世界慢慢的变得干净而清晰,飘向高处的成为天,沉到下面的形成了地。站立着天地之间的盘古举起双臂刚好可以用手摸到天。

    当盘古做完这一切之后,正想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又很担心:天地刚刚形成,还没有完全稳定,万一有一天它们又合在一起怎么办?我还是用手托着天,让它不要再掉下来,于是盘古继续双手托天,双脚稳扎在大地之上,从此天和地每天都在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向下加厚一丈,而盘古始终屹立不倒在其中吧,随着天地之间距离的增长而不断变得更加高大。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更加高了,地变得更加厚了,盘古也变得无比高大,盘古想:现在的天地都已经有了稳定的样子了,应该不会再合到一起了,我终于可以放心地休息一下啦,便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过来……

    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发生了神奇变化:他的头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大山,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发变成了千万颗星星,血液和经脉变成了江河湖海,皮肤与毛发变成了森林草木,气息变成了风,声音变成了雷霆……这个世界开始有了朝夕冷暖与山水草木。伟大的英雄生前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死后也不忘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宝藏,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

    另有关于盘古后代的传说,盘古当初生长时吸收世间精华,因此身躯与灵魂都充满灵性。传说盘古在弥留之际,十分想把自己的本领和灵性传给后人,于是把一滴眼泪藏了起来,过了很多年以后伏羲族有一个叫少典的国君偶然发现了盘古的眼泪,瞬间天空呈现一片祥和富润之象,不久少典便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轩辕黄帝,他长大以后凭借一身智慧和胆力,统一华夏民族,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与圣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