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之我是顾二 » 第七章初见杨无端

第七章初见杨无端

    今日闲来无事在广云台喝酒,魏行首作陪。

    魏行首是烟花女子,却十分温婉大方,是顾廷烨的知心人,她是最了解顾廷烨的人,顾廷烨也很欣赏她,有什么心事都会与其分享,顾二叔身边的女人是真多啊。

    不过魏行首也只是红颜知己而已,与顾廷烨并无感情纠葛。

    前世就怀疑她可能是大内密探。

    记着前世电视剧里她最后贵妃做乱当日,魏行首见事不妙,怕顾廷烨不会放过他,便逃命去了!

    她与说起余嫣然,余阁老孙女。

    余嫣然是余老太师的嫡出孙女,是原配妻子所生。

    由于原配妻子身体不好,早年去世。余大姑娘是典型的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她父亲和续弦又生二子(儿子和女儿),她成了家里多余的人,由余老太师抚养长大。

    她从小知苦,并体谅别人,性格柔软。

    魏行首看似无意夸奖,说这位余大姑娘性格好,连像他们这样的人前几日还去请教,都没有过拒绝。

    前世顾廷烨晚就和嬷嬷和朱曼娘说了这件事,他主要是为了朱曼娘和两个孩子考虑。

    毕竟在当时很少有大娘子能接受外室和两个孩子。

    顾廷烨也看中了余大姑娘的好性格。

    这一世他远离曼娘这活该,今生只想取明兰,也就对余嫣然没有想法。

    突然出一个人,好多姑娘围着他要词。

    我问这人是谁?

    这不是无端先生,魏说到。

    我记起来了,这就是著名词人杨无端。

    春闱在即,他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官家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让他落第。

    愤慨之下作词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

    大意思是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这句不知怎么传越来越广,最后传到官家耳中,让他五十岁在考。

    无端先生确实旷世奇才,我前去见礼。

    无端先生。原来是仲怀呀。你马上就科考,不怕受我影响叫你科举不中。

    我说记着苏学士说过,大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那是苏学士秒赞了。杨无端说到。

    前世无端先生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无端先生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前世无端先生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

    今日为无端先生之才和词当服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