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皇位是骗来的 » 第三十章 公孙

第三十章 公孙

    “求收藏推荐票”

    交易已经达成,二人就不在言语。

    一时之间极为安静,赵薪甚至能够听到外面夜市中的喧闹。

    “你,曾经亲手经手过拐卖妇孺的……生意吗?”赵薪用折扇在桌案上敲击着,问道。

    黑衣女子苦笑一声,而后说道:“自然,不做如何能活下去,别以为我是帮主的义女就能坐享其成。”

    “哦,你们倒是规矩森严阿。”赵薪淡淡的说道,听不出任何语气。

    接着,他又话语一转,道:“你愧疚过吗?想着那些苦命的人。”

    外号叫做红姑娘的黑衣女子,此刻反倒是平静了下来,淡淡的说道:“愧疚?好久远的的事情了,还记得当初经手的第一单生意之后,每日睡觉都会做噩梦,但渐渐的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所谓都是为了生活,这个理由极为足够。

    为了活下去,人抛去人性之后其实唉畜牲还要恐怖。

    曾经有人说过,这个世间鬼作恶倒是没人见过,倒是两脚的恶人还少吗?

    活下去本无可厚非,但做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就要想着终有一日自己落不到好下场。

    这一次,赵九的速度极慢,可能是要领着开封府衙的人。

    只是,这距离本不是太远,再怎么也耗费不了多久时间。

    “草民见过包大人。”这是掌柜的声音。

    之后,他便听到杂乱脚步等楼的声音。

    赵薪推开房门,站在门口看着那个高大老者,笑着说道:“包公,我们又见面了。”

    包拯领着一个颇为儒雅的中年走进房门,而后皱着眉头说道:“既然老夫已经到了,郡王就领着赵九回宫吧,再过一会儿就要锁宫门了。”

    “只怕是不行了。”赵薪撑开折扇,用折扇指着那女子笑着说道:“我和哪一位做了一个交易,君子焉能言而无信。”

    “听老夫一句,郡王还是早些回去的好。遇到这些事情,郡王通知开封府衙娱乐厚非,但没有必要在掺和进来。”包拯再次劝说道。

    “无事,我不可能永远缩在旁人的身后吧!”赵薪如是说道。

    而后朝着那个儒雅中年问道:“这是先生是?”

    儒雅中年持一个儒生礼,道:“学生乃是包公之师爷,寻常帮着包公起草一些文书,学生姓公孙,名策。”

    “什么?你说你叫什么来着?”一时之间,赵薪有些懵住了。

    公孙策虽然在民间极为有名,《三侠五义》等小说之中,尽皆有他的形象。

    但在正史之上,并没有他的记录,因而考古工作者就断定,这是一个小说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作为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本着严谨的论证思想,他也是承认这个说法的。

    现在,活生生的公孙策就站在他面前,如何能够不让他震惊。

    “学生,复姓公孙,名策。”儒雅中年虽然有些狐疑,但还是回答道。

    好吧!没有资料留存,也并不代表没有这个人存在。

    后世也有一种小众的说法,公孙策的确存在,只是他没有后人,而一般的正史是不会记录平民百姓的。

    公孙策虽然为包拯的幕僚师爷,但终归未有功名在身,依旧只是一个普通人。

    不被记录在正史上,倒也极为正常。

    但小说野史则不同,他的影响被加以文学化之后,写进演义小说之中,应该极为正常。

    公孙策都出现了,那展昭,王朝马汉等人,还会远吗?

    人就是这样,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机会产生一种一种打破砂锅的欲望。

    赵薪凑到包拯面前,小声的问道:“包公,你认识一个叫展昭的人吗?他武功应该不错。”

    包拯也愣了一下,郡王这怎的转变的如此之快。

    他还是极为认真的答道:“郡王,老夫并不曾认识一个叫展昭的人,更不认识会武功的展昭。”

    这回答让赵薪有些失望。

    对于大宋最初离开认识,便是北宋朝代歌,而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部叫做《少年包青天》的影视剧。

    也是这部影视剧,让赵薪对大宋这个朝代有了向往和憧憬,而之后他才会报考古学这个专业。

    陷入沉思之中,久久不能释怀。

    “郡王,您到底和那个女子达成了什么交易?”包拯的声音,将他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这并不重要,包公只需要知道,这一次我们将丐帮一网打尽,让这个毒瘤彻底消失在东京。”赵薪如是说道。

    “到时候,我会跟你们一起下去,这便是我同她达成的交易。”赵薪说完,用折扇指了指那个女子。

    “不可,郡王乃是天家子嗣,安能以身涉险。”包拯立马否决道。

    听着一行人等的话语,那绰号唤作红姑娘的女子彻底愣住了,她知晓那个年轻人出身必定不凡,却没有想到,居然是一位郡王。

    普通人和读书人的看法不同,读书人觉得一国相公远比皇更为不凡好贵。

    但普通人,肯定会觉得天皇贵胄远不是那些当官的能比的。

    “她说过,若不我亲自下去,她就是宁愿死,也不会和官府合作。”赵薪直接说道。

    “红姑娘”随之点点头,她又不傻,自然知晓那年轻人开头越大,对自己就越有利。

    包拯一时之间难以抉择,一方是彻底消除丐帮这个东京城最大的祸患,另一方面却是官家唯一的子嗣。

    若是换个人,也用不着这般纠结,自然是抱住皇嗣更为重要,至少在表面表现出来的是这般。

    只是包拯不同,他权知开封府尹已经有了数年时间,明白若是错过这次机会,让丐帮这次“改朝换代”彻底稳固下来,再想消除就更为不容易。

    “包公放心,赵九到时候会跟在我身旁,没人能够伤的到我。”赵薪如此说道。

    “好,我可以答应下来,但这事情需要征询官家的意见。”包拯舒展內投,说道。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公孙策走了上来,说道:“郡王,包公,学生认为此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

    “最好是今夜就行动。”赵薪点点头,应和着说道。

    包拯皱起了眉头,他焉能不知府衙内部早就不干净,若是拖延下去,消息定然泄露。

    开封城下,水道万千,并且还有前朝古迹穿插其中,丐帮之人想要躲藏起来,是十分容易的。

    历代开封府尹都没有解决这颗毒瘤,最重要的便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