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非天命之三国 » 第二十一章:焚火洛阳,夜取虎牢

第二十一章:焚火洛阳,夜取虎牢

    董卓军收兵回关之后,士气消沉再也没有主动领兵出关迎战过。

    其中吕布也是一样,上次和刘关张交战之后手臂上就因为持续用力过久,也造成了拉伤,需要修养一段时间。

    而张辽高顺等四将也不好过,陆游刚刚开始虽然没怎么认真打,但是挥舞出去的力道可是很足的,也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而诸侯联军在攻打了几天之后伤亡惨重,却是连墙头都没有摸上去过,不过因为陆游在上次虎牢关关下聚战有功,袁绍看在他的面子上没有让北海的军队参与攻城,从而避免了北海的一些损失。

    但其它人就不同了,每个诸侯手下基本都有几百人的损失,虽然看着很少但全部加起来就不一样了。

    一天晚上,在诸侯联军攻城退去之后,在关内的董卓正坐在大堂案桌上垂头丧气,顶上的头发也白了一些。

    这时李儒走了进来见到董卓后说:“主公我有一计可退诸侯联军。”

    董卓听到之后猛然抬头望向李儒开口问:“有何计谋,快些说来。”

    只听李儒缓缓道来:“如今温候新败,兵无战心,我想不如先引兵回洛阳,再迁都长安。”

    董卓听后一震:“迁都!?”

    李儒肯定回答:“对,迁都。”

    随后李儒又说:“长安地广人丰,乃是自古帝王立业建都之地。更何况主公在那经营多年基础雄厚,且又有潼关天险可以阻敌。即可远避群雄之锋,又可易凭险而拒。”

    说到这里李儒看了一下董卓又说:“况且如今民间传有一童谣,其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听后不解:“此为何意?”

    李儒解释:“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天运回合,主公若是迁回长安,方可无忧。”

    董卓听了之后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若不是你说,我竟不知其中之意啊。”

    随后董卓当即下令回师洛阳,做好迁都的准备。

    同时还留下徐荣和胡轸领三万兵马驻守虎牢关,以免虎牢关很快被攻破。

    在这天夜晚陆游也在军帐里不断徘徊无法入睡,因为他打算今夜偷袭虎牢关。

    不久后陆游的部下柳展房、程子郑、丁能等五人就缓缓走入帐中。

    陆游见到他们来了之后赶忙招呼坐下。

    其中丁能坐下就开口问:“将军深夜召集我等,可是有要紧事?”

    陆游把手放在案桌上说道:“嗯,我欲今夜夺取虎牢关。”

    同时案桌上还有一纸书信,似乎是刚刚有人送来的。

    柳展房听后担忧说:“将军,如今关内屯兵二十万,凭我等之人恐难以取胜。”

    程子郑见到听了柳展房的话也觉得有理。

    陆游开口笑着说:“董卓大军已于前夜离去,如今只有徐荣和胡轸两人领兵三万据守,这是徐荣遣人派人的书信诸位请看。”

    陆游说完将桌上的书信递给了柳展房,柳展房看完之后依次类传,不一会所有人都看过了。

    不过疑心重的程子郑开口:“将军,此事恐有诈。”

    其它几位将领听了纷纷同意程子郑的话。

    陆游则是摇摇头:“若是诈,这书信便不会往我这来,而是往袁绍去了。”

    陆游说完之后又对这话进行了解释:“若是诈则是理应多引兵马入关以此击败我军,如今却往我这来,想必并无可能。”

    事情其实是真的,自从和陆游打一架之后,徐荣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的在和陆游交手了,但回去还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果不是众人求情,估计不死也残,同时他心中的怨恨还没有消退,又接到了留守虎牢关这样送死的命令,这让他坐不住了。

    他当夜就提笔写书,在多路诸侯之中,他选了前几天和他交手的陆游,并派心腹趁着夜色偷偷送了出去。

    张聪听后问:“如此这般,我等如何行动?”

    陆游说:“我已通知张然将军,他会引兵马策应,若是有诈我等即刻退回,若是无诈则可顺势夺关。且徐荣信中有说,他挥下一万兵马不会阻碍,有阻碍者只有胡轸两万余人。我等待徐荣开城入关之后直径杀往胡珍处,出其不意一举将其拿下。”

    陆游说完之后又补充:“柳将军,入关之后你领三百军士守门,并及时与关外的张然将军取得联系,以防不测。”

    柳展房听到后回应:“是。”

    然后陆游又对其他人说:“其余之人皆随我冲杀。”

    程子郑等其他人齐声回答:“是。”

    洛阳这边原本还在安睡的汉献帝,因为董卓的到来突然惊醒,并且董卓也顾不得其它,只是和汉献帝说了几句之后就让士兵把他架到宫外上了一辆马车,同时整个洛阳也因为董卓的迁都变得哭啼吵闹。

    汉献帝随着马车路过街道边的房屋,看见周围火光四起,到处都是流兵在抢夺百姓财务,有的更过分不仅抢了东西,还将人杀害丢进火海之中。

    这些情景都映入了汉献帝的眼里,此刻的他显得非常无助,小手握紧拳头指甲都渗进了肉里,泪水湿了眼眶。自己堂堂一国主君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子民,让他们沦落到这样的处境,是自己的失职。

    虎牢关这里陆游在得到徐荣的接应之后,顺利打开了虎牢关的城门,领兵悄悄的杀向胡珍营地。

    此刻的胡珍还在床上大睡,直到外面响起了喊杀声才被惊起。

    同时营帐外也刚好进来一名亲卫,胡珍见到就问:“发生何事?”

    亲卫跪下回答:“回将军,有人突然打开了关门诸侯大军杀进来了。”

    胡珍听后大骂不好:“定是徐荣这浑蛋,如今情况如何?”

    胡珍问话的亲兵也不知道情况,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来。

    胡珍一把推开他,出到账外,见到自己的营地已经火光四起没有一处安生地方,他知道大势已去,趁乱夺取了一匹马带着几个人杀出重围去找董卓去了。

    陆游见到之后也没有去追,而是让人发信号叫张然进来支援,他则是带着韩友良以及一部分人直奔洛阳而去。

    洛阳这里,陆游到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沦为了火海,无情的大火四处肆虐,没有生机的尸体堆满了街道,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像陆游他们这样的沙场将领看见了也不由得想吐。

    但是吐归吐,他没有作太多的停留带着人马就直接冲向了洛阳皇宫。

    皇宫里火势要小一些,可能是因为建筑物都隔的比较远和放火比较晚的关系,陆游问向一旁的韩友良:“洛阳皇宫地图可有带?”

    韩友良听到之后马上翻了翻自己的怀里:“将军稍等。”

    很快他就拿出了一张羊皮地图对着陆游回答:“将军有带。”

    陆游赶忙说:“找出皇宫书阁之处。”

    很快韩友良就指出了原处的一群小阁楼说:“将军,那边是。”

    陆游不敢过多停留马上带着人就过去了,因为大火快要蔓延到了那里。

    皇宫书阁,是一座收有从光武刘秀开始就藏有的许多大家之书的书阁,其中包括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等,陆游来这里的原因就是尽力保下这处书阁,为后世多留一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