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九阍歌 » 第四章:小丫要退出

第四章:小丫要退出

    学习的部分总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每次的学习不会马上看到成果,需要一次次沉淀过后的考试方能看其真实。虽然平常和大家相处插科打诨的日子总是愉快的,但是每个月月底的考查也是最让人抓耳挠腮的,每次月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时候。

    这次月底的考查成绩出来了,宋清玖又是第一名,薛怀瑾羡慕的看着她,林莺儿走过来笑道:“阿瑾,别羡慕的看着了,人家阿玖被你看的都要脸红了。”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林莺儿和大家关系缓和不少,至少说话不会阴阳怪气了。冯小丫又是最后一名,难掩心中的失落,薛怀瑾回过神来便察觉到了异样,安慰道:“没关系啦,这是小考,再说大家初始水平就不太一样,你那么聪明,一定能赶上来超过大家的!”

    林莺儿也难得的过来安慰道:“哎呀,别难过,这样,我动用我的私人金库明天请大家出去玩一天,我们一起去吃醉香楼的炙子烤肉!”薛怀瑾一听说有吃的,两眼就放光,可是冯小丫的难过并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盛情邀约而减弱。第二天大家都早早的就收拾好自己,提前给阎老告了假,就出门了。一路上大家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连平常最不喜说话的梁琼都会插上一两句话,可冯小丫始终一言不发,薛怀瑾倒是注意到了,她一直在努力的调动冯小丫的热情,毕竟这是两人进京以来第一次好好的逛京城,可她始终都冷冷淡淡的,薛怀瑾见改变不了啥也不再做努力,让冯小丫自己冷静一下。炙子烤肉很好吃,可冯小丫却没有兴致。

    入夜,薛怀瑾敲响了冯小丫的房门说道:“小丫,这是大家用今天白天买的材料做的雪花酪,你尝尝,可好吃了,阿玖说我不能再吃了,要留给你。”见半天没有人应,她便自作主张推门进去了,才发现屋里没人,桌上只有一封信,是小丫的笔迹,大致意思是她发现自己不适合为官,想回家。

    薛怀瑾一下慌了神,她马上叫来其他人一起找冯小丫,大家不敢太过于张扬,怕引起阎老的注意就完了,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人。宋清玖停下来说道:“既然她想离开,那一定得过驿站吧?我们去驿站找找看。”一行人到了驿站,果真见到了正在挑选马匹的冯小丫,瑾华堂里也会教君子六艺,而不是女子六艺,由外请的男子来教授,所以冯小丫会骑马也不奇怪。冯小丫发现大家都来了,一时间难为情竟落下泪来,薛怀瑾掏出手帕上前,冯小丫也没拒绝,宋清玖也上前柔声的问道:“小丫,能详细的告诉大家为什么走吗?”王小丫抹抹眼泪,嘟囔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选上,我什么也不会,你们都会诗词歌赋,对于国家政策有自己的见解,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只会种地,也不知道对国家对朝廷有什么用。”

    “谁说没用了?”一男声响起,众人寻声望去,才发现是阎老,薛怀瑾惊讶道:“阎老,你怎么来了?”阎老看了薛怀瑾一眼,有些好笑的说道:“你们动静那么大,想不知道都难啊。”说罢又继续看向冯小丫:“冯小丫,我问你,南方多水汽,适合种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冯小丫不知道阎老的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水稻”,“那水稻既然要叫水稻,你可知它为什么要种在水里?”

    冯小丫虽然不知道阎老为什么要问这个,但是这对于她来说也并不算很难的问题,她还是回答上来了:“种在水里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杂草没有水稻那么能适应灌溉,也就不会和水稻争抢营养,这样对水稻的收成也有好处。”

    阎老则是很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继续问到:“那你可知,如果水稻这一类的粮食减产对百姓,对朝廷又会有什么影响?”

    冯小丫愣住了,如果在以前,她大概是不知道的,但是在现在,她也在瑾华堂学习了几个月了,对于这种问题,她还是能回答上来的“粮食减产,百姓会挨饿,生活难以继续下去,朝廷的税收也会减少,对于军队上面也难以有足够的军饷,国力就会衰弱,朝廷难以支撑运转。”

    “正确,田野充,则民财足,农业是百姓生存之根本,岂可忽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发展农业也是造福百姓的事,又怎能说是无用之事?我大启朝虽风调雨顺,但前朝仍然闹过饥荒易子而食的事情,百姓尚有忍饥挨饿的现象又怎可谈农业无用?为人臣子也切莫只顾自己冷暖,否则又怎可言为生民立命?”

    冯小丫怔住了,其实就在刚刚阎老问她如果粮食减产会怎么样的时候,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她把自己,或者说是把农业之本看的太轻了。想到这里,她抱拳道:“先生教育的是,学生受教了”阎老又继续说道:“小丫,你的答卷我都有看过,你不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你是见解不够全面,其他几人也有自己的问题。”小丫好像学到了很多,却也似乎没有台阶可下。阎老看出来了,正色道:“冯小丫,回去吧,但今日私自逃离之事不可不罚,就罚你把《新民赋》抄五遍,后天交给我。”冯小丫也不再多说啥,毕竟确实是自己见识短浅了,还需要学习,《新民赋》是前朝对农商民生之事做的总结,也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