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武将风云之帝国崛起 » 第四章:帝国内部

第四章:帝国内部

    新元210年,火砺帝国与大地帝国正式达成对雷电帝国领土的瓜分协议,在大地帝国首都太南山城签订《太南山协定》;条约中达成以下协议:两国军队各自从东西两方进军,以各自的速度行军对雷电帝国进行攻打,实行先占先得的原则,直到推进的对面城市为另一国的占领领土为止。若是碰见两国共同攻打一城,则先到的军队获得攻打的权利,除非先到的军队被迫撤军,另一国的军队才能另行攻打···

    这份踩在雷电帝国尊严和主权之上的条约已经签订,立即在雷电帝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各路贵族和皇室皆对此表示愤慨,另有几个大将宣称要独自领兵对抗大地帝国与火砺帝国的大军···但这些声音,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初秋新日,夜,雷电帝国之都,月蒙城。

    通往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上,一名头戴官帽的谋士看着空挡的大殿,满面愁容。

    这谋士姓蒋名范,字效凭,可以说是这雷电帝国朝内的最后一名忠士。值此内忧外患之际,朝内奸党乱政,外围敌寇进犯,而身为一国之君的雷电帝国皇帝却不见了踪影···这怎能不让他这个做臣子的心怀忧虑···

    “蒋公,怎么这时还在皇城之内走动啊?”正分神时,耳边传来的宫内太监的声音,让蒋范回过了神来。

    “啊···来取一样东西,据说帝国东部的淮东城附近有人见到了圣上的身影,便忙着来找圣上穿过的龙衣,说不定经淮东城内的军犬一寻,还能将圣上找回来。”蒋范示了示怀中的黑色龙袍,那是雷电帝国皇帝常穿的一件常服,也不知怎地,一年多以前,这皇帝便突然如同人间蒸发了似的,在某一时刻便从皇宫之内失踪了,连远走的行囊都没有收拾的痕迹···这可愁怀了朝内的忠臣,误以为皇帝除了什么事,连忙发动各方势力拼命寻找···

    然而,是奸是忠,在这一时刻便显现得一览无余;那批唯恐天下不乱的乱臣贼子趁着这一时刻,拉拢了一批批的乱党势力,迫害那些忠实且尽心寻皇的臣子;仅就这一年以来,绝大部分的忠臣惨遭迫害,或是身死,或是被策反而加入乱党之中,或隐姓埋名被迫远走他乡···如今满朝的文官只剩得个蒋范,还在坚持着寻找着皇帝的下落。

    那太监看了看蒋范怀中的龙衣,轻蔑地笑了笑,“蒋公这是奴才之心尚未减啊。”

    听闻此言,蒋范大吃一惊,莫不得这话自那些乱党嘴中说出也就罢了,忍下一口气,待圣上归来之日便罢,却不曾想这挑灯敲锣的真奴才,竟敢对自己如此地出言不逊,那气头当场就涌上了心头——

    “你这阉竖!怎敢这般说话?”

    看着眼前的老头那气得满脸通红的模样,那太监反倒愈发地嚣张了起来,“哟?蒋公这是还准备借圣上之势唬人呢?别忘了,在这朝堂之上,秦公、李公哪一个不比你权力大?你也就一被打入了冷宫的小臣,可别在此装腔作势了!”

    那太监非但如此无礼地顶撞着蒋范,还一把将他怀中的那龙袍夺了过来,一把扔在了地上,还边踩边放肆地叫道,“我让你找皇帝,我让你找圣上!”

    “住手!!你这是···要行大逆不道之举啊!!”蒋范眼看着这一幕,着急地扑在了龙袍之上,可怜着年近花甲之躯,抱着那龙袍不断地啜泣着,在这一刻还多承受了那阉人的几脚···

    “圣上···圣上啊···”蒋范此时已是泪流满面,一边痛哭着一边喊着皇帝的称谓,连连抚着粘在龙袍上的粉尘,却不想这皇帝菜从这宫中消失多长时间,乱臣已遍布了满朝,即使是这地位低下的太监阉党,也竟敢在这时大行不义之措···王法何在?天理何容?!他官阶虽是不高,却也是历经了整个雷电帝国的三朝老臣,看见如今的雷电帝国就变为这幅待着内外的刀板随时宰杀的模样,他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切,就特么一真的奴才,却还敢狐假虎威了?真特么做下人的命。”那太监丢下这样的一句话,吐了口唾沫到了蒋范的身上,便转身离去了。只剩下这可怜的老人,坐在这满月的迤逦之下,独自流泪感伤···

    却说这雷电帝国东部,大城稀少。由于大地帝国颇具经商之道,与其接壤的西部成为了相较繁华的地区,大城众多,反而在经济交流较为稀少的东部,也仅有主学、淮东、蒙特、卡带四城可算称得上牌面,其余几乎为县城,人口少且较为封闭,仅是一县或一城之隔,就流行着数种独特的方言,若是不明不白的外地人士误闯其中,甚至可能还无法做到与当地人顺畅交流。虽说雷电帝国与其他五大帝国一般,通用语皆为大陆语,但相对封闭的东部许多人更愿意使用自身的方言,一来是外出得少,二来是由外地来的人也不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般局面。

    淮东太守蒙绪川,乃是这城内人人认可的父母官;为人厚道,体恤爱民,对自己手下的军士也是十分关照。然而正是由于这点,他成为了不少朝中乱臣的眼中钉;毕竟像这般厚道老实之人,那寻皇之心定是不死,而保持如今朝中无人的现状正是他们想要的,自然,他们也不会放过那些急于将皇帝找回的人···也因此,蒙绪川如今也不得不小心行事,生怕身边何时安插了一个乱党的耳目,给了他们迫害的借口。

    但也确实如那些乱臣所想,这蒙绪川也着实没有放弃寻皇的目的,自一天以前在淮东郊野处发现疑似皇帝的踪迹后,他简直是乐坏了,连忙令亲信伪装成旅者入都,将这件事禀报给了蒋范,以求得一件龙袍,让自己军中的军犬队能以此找到皇上的踪迹。然而这十天八天的过去了,蒋范那边还是没来得消息,这大好的线索错过了不说,蒋范可能也是出了事了,令蒙绪川心中急切万分。

    “报!”

    忽而一日,淮东城太守府中传来一声报,据说是在淮东城至平东城的小道之间,有悍匪出没;自一个月前平东城被火砺帝国攻陷之后,从平东城区域逃至淮东的百姓中有不少人声称他们见过一帮全副武装的悍匪,为保护他们与紧追身后的火砺帝国兵交战,也是托于他们的福,许多的百姓得以在火砺帝国军的追击下逃脱,入了淮东的门。

    然而这次的性质却不一样了,有人声称,这股悍匪已经不再仅限于与火砺帝国的敌军交战,也开始了对一些在东部来往的商队进行劫持;不少商队的商主反应,他们从平东至东部城市联大的路上,屡次遭遇这帮悍匪,他们总是以强硬的口气威胁商主将全部的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他们,并冠上杀敌报国的名义···往来许多次,已经有许多的商主在不断叫苦连天。

    “诸位如何看待?”此报上传至蒙绪川处之后,他立即召集了手下的所有百人以上令长,在府内开了一次小会,谈论讨匪事宜。

    在此之前,先来说说雷电帝国的军阶。雷电帝国的军阶,以可号令的手下士卒人数为准,分为十人令、百人令、千人令和万人令;在此之上便划分为众将令与镇国大将军。着镇国大将军乃是整个帝国全军的指挥官,掌管全部的国防事务,便是最高的军事官员,仅有一人可担任。淮东城内约有2万余的兵力,因而有着两名万人令、20名千人令与200名百人令,这一众人进了蒙绪川的府内,倒显得原本宽大的候客厅极为狭小,气氛自然也变得十分压抑了起来。

    场内百人令界无人说话,给千人令们面子;千人令们也没有发言,欲给万人令面子,万人令两人面面相觑,也是拿不定主意,便罢目光盯回台下的百人令,期望其中能有人率先提出意见。

    见着这气氛尴尬,蒙绪川也无奈地叹了叹气,“我今日召集尔等到此,不是呆坐着不发声的,这匪到底是伐还是不伐,也得听听诸位的意见。”

    “若说这匪···其存在对我们而言也未必不是什么坏处。”终于,台下的百人令之中,有了一个敢于发言的人。

    “哦?那么你来说说?”见有人应答,蒙绪川当然是不吝这情绪的激动,几乎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看向那名百人令。

    “私以为,这匪帮虽对商队不利,却也帮着我们阻击火砺帝国的敌寇,同时也没做出什么丧尽天良之事,没伤害逃难的百姓,也没有杀害一个商人,虽是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商人的物资,却也付了钱,说明其有着一定的道德底线没这样的一支队伍,我认为不能以平常对待匪徒的目光看待。”那百人令走出阵中,对着蒙绪川作了一揖,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哦,这个说法倒还不错。”蒙绪川满意地闭上了眼睛。说实话,他自己也认为那帮所谓的“匪徒”并不算得上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反倒还有着抗击敌寇之功,这百人令的说法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使他十分开心。

    “你姓名为何?”睁开眼,蒙绪川看向那百人令,如此问道。

    “末将姓蚩名诚,字坦代。”

    “蚩诚?好名字,我如今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不知你能否回答?”

    “末将必当竭尽全力。”

    “这匪帮多时,侵犯商人利益,而这商人却也是十分不饶人,也可能会成为这城中动乱额因素,若是不解决他们所求,反倒还可能会导致本就混乱的局面难以压制,也就是说,这匪帮不得不除,那么对此,你有什么见解么?”

    这正是蒙绪川的本意,他不想除了那“匪帮”,但是城中的商人却依然不饶人,天天以财力召集城内壮丁,欲组成自己的军队前往讨匪,若是让这势力成了,之后发展壮大,难说不会转而成为朝中那帮乱党用于对付自己的狗腿,又或是被敌寇策反成为内应;因而他进退两难,总想着如何最好地解决这件事···他想出来了,但不好明说,只待得这厅中,能借他人之口实现之——

    “末将以为,可以选择招安的形式。”蚩诚说道。

    “哦?招安?你倒是说说看?”

    “这帮匪徒凭其之力就能与全副武装的火砺帝国敌寇交战,战斗力显然不浅,若是能招安成为我军中的一份子,那必当是极好的。”

    “不行!”这时,正如蒙绪川所想,反对的声音出现了;只见一名千人令当众跳了出来,大声地指着蚩诚呵斥起了道,“以匪徒充军,百姓会作何感想?军中的其他弟兄会作何感想?你这想法极为不切实际!要我说,这帮匪徒也不见得有多需要费心,仅需两个百人众就可将其灭亡!一刀切,省事而快速!哪还在乎什么利好弊坏?”

    “是啊···”

    “考虑那么多,实际上还是这样解决的方法更好。”

    “召匪徒入军确实不合适···”

    这千人令的呼声很快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台下的人纷纷切切私语了起来,大部分讨论的声音都是在赞成着这千人令的说法···

    “两位,你们如何看待?”蒙绪川见这场面有些失了控,连忙将身子前倾问了问坐在面前的两名万人令,期待他们能给出赞同那百人令蚩诚的意见···他原本的想法,和蚩诚几近相同。

    “太守···我认为老康说得对···”其中一名万人令苦笑着说道,“现在确实,匪帮仍是匪帮,难以服众啊,消灭其才是最好的选择。”另一万人令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见此情形,蒙绪川只得无奈地叹了叹气,起身下令道:

    “那么只好如此了,我于此处下令——淮东城千人令康天筹,率其手下千人至淮东城以东讨匪,于明日启程!”

    “得令!”

    台下进言的那千人令——即此命令中的康天筹,得意地向蒙绪川施以了一记抱拳礼。却不见,他身后蚩诚的满面无奈,与台上蒙绪川的满脸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