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孟德 » 第3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第3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曹操有骏马,曰爪黄飞电,曰绝影!

    蔡琰一句玩笑话:想快点见到宋皇后就双马过去,保证无人能及你!

    他果然这么做了。

    留下蔡琰在院子里气的直跳脚!

    赵云和郭嘉紧随其后,然后才是八百虎豹骑!

    一行人卷起十里烟尘,犹如蛇头飞出。

    半夜,曹操带着赵云进了宫城,迎面就是等候多时的夏侯惇和一个小黄门。

    “孟德,快,陛下撑着一口气,就等你过去了!”

    小太监带领着他向宫城深处狂奔。

    德阳殿中央摆放着龙床。

    床前跪了一片人。

    在床前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的张让、赵忠,以及四位大臣刘虞、皇甫嵩、蔡邕、杨彪神色疲惫地看向他。

    刘宏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身体忽然爆发了一股力气,倔犟地想要坐起来。

    张让、赵忠连忙帮他垫好垫子,靠在了床头。

    “孟德,孟德,朕不想死,朕才而立之年啊.......”

    “这大好河山,朕不放心交给......”

    “你,你快给朕献宝,让朕延年益寿......”

    张让听着刘宏的哀怨和恐惧,忍不住潸然泪下。

    他轻声安慰道:“陛下,陛下乃真龙天子,咱家愿意追随陛下,勿惊勿怕!”

    “真龙天子?!”

    “朕心有不甘,朕愧对列祖列宗,朕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

    曹操没想到几年不见,刘宏像是变了一个人,紫色的熊猫眼,苍白的脸色,以及浑身的酒气。

    无不在说,皇帝刘宏是个放纵过度的家伙。

    今年他三十四岁,按照正常人来看,应该是位风华正茂,身强力壮的中年人!

    实际上却像个六十八岁的老头。

    他扫了一眼,床前跪着的人里面,果然有宋皇后。

    那目光正有意无意地瞟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正义。

    反正曹操心中一热,抱拳道:

    “陛下,自高祖起,历经文景之治、武帝拓土、昭宣中兴,国祚延续数一百九十一年,国威远播,威震四方。”

    “陛下,登基二十一载,设鸿都门学,置熹平石经,为大汉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组建西园,平叛黄巾,北驱匈奴、鲜卑,东伐倭寇,开拓疆土,文治武功,不输于列祖列宗!”

    说到动情处,曹操上前一步,深沉地说:

    “陛下,现在的北方,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工厂林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

    “这不都是陛下的威名?”

    “而且,陛下有两皇子,个个聪颖明慧,凭借我们北方的实力,协助储君继往开来,开创未来,这又是陛下之功!”

    “陛下就算见到武帝,也能告诉他北方匈奴、鲜卑大一统的场面!”

    嗯?皇帝刘宏浑浊的眼睛慢慢变的清明。

    他似乎今日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伟大!

    眼睛慢慢地聚焦看向曹操。

    多年不见,曹操更加的成熟,说话不紧不慢,声音深沉,掷地有声,让人信服!

    这几年他有点过了,只顾着声色犬马,流连于情色之中,竟然没有见过曹孟德!

    不知多少次听说北方发展的好!

    不知多少次收到北方与匈奴、鲜卑的捷报!

    他没有认真地听过,更没有去过北方!

    遗憾,遗憾!

    唉!幽幽地叹息一声,可惜泼天之功,他没有赏赐,总有种偷来的锣鼓敲不响的感觉。

    刘宏正在迷迷糊糊浮想联翩之际,人群中忽然有一人抱拳说道:

    “陛下,恕老臣直言,请陛下立太子,有了太子,国有根本,未来可期!”

    曹操一转头,原来是杨彪站了出来。

    “是啊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早日定下太子啊!”张让也在刘宏耳边小声说到。

    云里雾里的声音,让刘宏从梦中拉回现实。

    他扫了一眼众人,虚弱地叹了口气,悲哀地扫了一眼众人。

    他终究会死!

    “太子,好,好,好,你们说说,刘辩和刘协谁做太子比较合适?”

    他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说完之后,仿佛脖子再也支撑不住脑袋,脑袋无力地偏在了一边。

    “国家大事,重于一切。大汉必须有一统治者,立长不立幼,陛下,定要以国家利益为先,为大汉繁荣立长子刘辨啊!”

    皇甫嵩忽然抱拳说道,他的话语清晰明了,声音沉稳有力,让人不敢有丝毫反驳之意。

    许久之后,张让和赵忠对视一眼后,斜瞥了一眼皇甫嵩,放在从前,储君的事情哪有外臣干系?

    若不是看在曹孟德的面子上,他们肯定不会放这些外臣进来,但是,立储大事是经过认真商量的,容不得皇甫嵩乱来。

    于是,张让扯着公鸭嗓子说:

    “曹大人,你有什么意见?”

    曹操犹豫了一下,朝刘虞、皇甫嵩、蔡邕、杨彪扫了一眼。

    叹口气道:“陛下刚刚而立之年,还未去过我们冀北平原和蒙古草原,就因操劳过度,龙体大伤。”

    说着话,曹操看了一眼大殿内外跪着的嫔妃。

    黑压压的嫔妃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铁打的男人也受不了啊!

    他一开口大家就明白了原因。

    这个新帝如果不勤政,还是个窝囊废,大汉恐怕要完了!

    曹操叹了口气,说道:

    “立子以贵、以贤不以长,刘协天资聪颖,生母宋皇后母仪天下,贵不可言,我支持刘协!”

    他的话一说出口,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曹孟德越发的圆滑和内敛,做起事来磨棱两可,从不给确切的答案。

    今日一反常态,倒是让人诧异!

    张让和赵忠还想再争辩,忽然看到曹孟德的眼色。

    两个人暗叫自己老糊涂了,连忙吩咐小黄门磨墨请蔡邕代写圣旨。

    就在刘虞、杨彪皱眉,皇甫嵩诧异中,一卷圣旨写好了。

    赵忠给皇帝刘宏喂了几口参汤,刘宏幽幽地醒来。

    看到眼前依旧是这些人,他的目光闪现着激动。

    “陛下,立储君的圣旨已经拟好,请你过目。”

    张让说着话,展开了圣旨,在刘宏身边轻声地阅读。

    刘宏很满意,感激地朝曹操点了点头。

    他所想正是聪明伶俐的刘协。

    这帮大臣只想立长,总觉得年龄长几岁就能独领朝纲,振兴大汉。

    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刘协背后是宋家,宋家背后是曹家,是曹孟德!

    刘辨有命继位,可有命坐江山?

    “加,加,加封刘辨为魏王。”

    “刘协登基后,内事不决问张让、赵忠;外事不决问刘虞、皇甫嵩、蔡邕、杨彪、曹操!”

    说完话,皇帝刘宏忽然一瞪眼,叫道:

    “朕,不甘心!”

    然后他瞪着眼睛死不瞑目地看着房顶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