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老魂第一卷山茶映海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司素音怀老二杨辰的时候胎位不正,临产情况危急,却没有一家医院敢做“破腹产”,万般无奈之下,司家妈妈想到了神通广大的王伯方,王伯方立刻出面找到“大法施医院”的汤姆逊博士为素音成功施术,终于保得母子平安。

    孩子一出生,在手术室外的王伯方就是“采生人”,司家妈妈感念他救了素音母子,一定要让孩子认“干爹”!

    王伯方抱着襁褓,看怀里的婴儿觉得天然亲近,听素音一家人要让自己做孩子“干爹”,心中感动,一口答应。

    自从王伯方成了素音小儿子的“干爹”,孩子满月、抓周都要来参与操办,人人都看得出他对孩子满眼喜爱。那小子也奇了,外人一抱就哭,唯有王伯方能接过去,只见他不哭不闹,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望着王伯方,咿咿呀呀说话,一双小手还要抓他胸前的纽扣、怀表玩弄,惹得王伯方想起自己失去的孩子,眼眶湿润,舍不得放下怀中这小儿。

    素音向来敬佩王伯方在生意场上胆识过人,见识卓远,感念他对自己一直照顾有加,想到他如今在国内孑然一身,事业做得再大也无子女继承,有意将杨辰过继给他,只是不知道小羊的意思,开不了口。

    不用素音开口,王伯方提着厚礼登门“求子”了。

    他先是对着司家妈妈行大礼,又给司家祖宗牌位上香,口里念道:

    “我,王伯方,因祖上德行有亏,致年近五十,无子无女,虽有百万家资,却无后人继承,今向杨、司两家列祖列宗拜求杨昉严素音二人幼子,过继王家,不改其姓名,只求将其共同抚养成人,继承王家家业,绵延两家香火。愿皇天后土保佑,祖宗先人庇护。”

    王伯方财名俱全,世人皆有意攀附。司家妈妈听他说得恳切,四根明晃晃的金条献上,心中已是一百个愿意。

    素音和小羊对视不语。

    王伯方转身来向素音俩口子行礼,小羊一把拉住他:

    “王大哥,使不得!”

    王伯方两眼含泪,双手作揖:

    “杨兄弟,我与你家小儿有缘啊!无论孩子将来如何,都愿把他当成亲生孩子来培养,还望兄弟弟媳成全!”

    俩口子把王伯方扶着坐下,小羊转身取过供桌上的金条放在王伯方面前:

    “王大哥对我们素音和孩子恩重如山,您和孩子有缘,愿意和我们共同抚养,这是我们和孩子的福气。”说着他看了素音一眼,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们同意把孩子过继给您!但这金条不能收!孩子长大成人,如果知道我们收了这金条,万万不会原谅我们,也会让大哥您的真情实意日后遭受诟病。”

    素音看着小羊,满脸欣赏,这个小个子男人实在有着博大的胸怀。

    就这样,杨辰过继给了王伯方,但一直到12岁出国以前,都没有离开父母和翠花街,“王爹爹”经常接自己和哥哥去城外龙头街、王家大院玩,每逢年节生日,自己都要去长春路“王爹爹”家行礼,带回很多礼物,看得哥哥眼热。

    喜财家的两个儿子,从会走路开始就“放养”在翠花街上。大儿子先富贪吃懒动,身形肥胖;二儿子先禄只比杨芃大半岁,长得精瘦,是这条街上有名的“皮猴”,胆大包天,聪明要强。领着街上一帮孩子疯玩疯闹,拍洋画、弹弹珠、滚铁环、叠“豆腐干”无一不精,女孩子玩的皮筋,跳格子他也是一把好手,身手灵活,大家玩游戏都喜欢跟他一边。

    杨芃也特别崇拜这个哥哥,和弟弟杨辰每天跟着先禄在两家院子里杀进杀出,追鸡撵狗。

    夏日的一天中午,司家妈妈领着杨辰在屋里午睡,先禄趴在天井的围墙上压低声音喊:“杨芃,出来玩!”

    “不行,今天的大字还没有写完。”杨芃手里提着毛笔跑到窗前小声说。

    “我们去盘龙江边玩一下下再回来写。”

    杨芃点点头,蹑手蹑脚出了门,为了回来不被发现,拿一根木片抵住锁舌,让房门锁不严实。一出门,俩兄弟就如出笼的鸟儿一般往盘龙江边跑去。

    翠花街背后就是盘龙江,河道两岸开了很多口,方便住在附近的人顺着石头阶梯下河打水、洗菜、洗衣服,也有来捞鱼虾的。夏天,河里游泳、洗澡的人很多。先禄肩上挎着一个轮胎内胆,边跑边脱上衣,到了江边顺着楼梯下去,两脚蹬脱拖鞋,穿在外面的裤子也蹬掉,把衣服鞋子往旁边一踢就尖叫着跳下河去。

    跟在后面的杨芃没有游泳圈,也不会水,不敢下河,只能把裤腿卷到大腿根,在岸边走,眼巴巴地看着先禄他们在水里扑腾打闹,下水的孩子虽然没有一个真正会游泳的,都是在狗刨扑腾,仍然让杨芃羡慕不已。他们在河里冲着他招手,“下来玩!下来玩嘛!”他从没有游过泳,不敢下河。

    先禄扑腾到岸边,用手扒住岸边的石头,把轮胎内胆从头上取下来递给杨芃:

    “给你!套着这个保证你不会沉下去!”

    杨芃犹豫了一下,蹲下去接住,抗拒不了下水的诱惑,脱掉衣服鞋子,抖抖索索地跳下水,哪知轮胎内胆一下子就从他头上脱出去了!

    杨芃整个人如秤砣一般沉到水里,他慌乱地去抓岸边的石头,石头湿滑,几次都脱手,反而被水推着离岸越来越远,周围的几个孩子看着他上上下下扑腾的狼狈样子哈哈大笑。

    他呛了好几口水,渐渐无力挣扎,没入水中,只觉得外面的声音像是从睡着了的梦里传来的,遥远而模糊……

    盘龙江边的大人们听到先禄的呼救声,把杨芃救了上来。

    回家后,先禄被喜财打得下不来床。

    杨芃夜里开始发高烧。

    素音守在他床边,小羊让她去睡觉,她不肯。半夜,杨芃从噩梦中惊醒,哭着喊妈妈,素音紧紧抱住他,轻声安慰。

    天亮了,杨芃的烧也褪了,睁眼看见妈妈趴在旁边睡着了。

    爸爸蹑手蹑脚地进来,一手端着豆浆,一手提着油条!

    杨芃最喜欢吃豆浆油条。

    这天回家的爸爸,单车龙头上挂着一大一小两个“游泳圈”,红白两色,十分醒目。那是他自己动手用泡沫塑料做的,杨芃和杨辰成了翠花街最先有“游泳圈”的孩子。

    星期天,两兄弟早早起床,今天他们全家要去滇池海埂游泳!爸爸骑着单车,杨芃坐在单车前杆,妈妈抱着弟弟坐在后座,四个人,一辆车,一路欢歌笑语,好快活呀!在滇池的柔波里,兄弟俩在岸边追逐着浪花。原来爸爸游得这么棒!只见他在水里做各种特技,逗得兄弟俩哈哈笑。

    爸爸伸开双臂对站在浅水里的杨芃说:

    “芃芃,来!来爸爸这里!”

    杨芃套着“游泳圈”不敢向前走,溺水的记忆令他畏惧深水。爸爸游回岸边拉起他的手,父子二人向滇池深处走,杨芃的脚已经踩不到底了,爸爸抱着他,帮他取下“游泳圈”,让他吸气屏住呼吸,带着他潜入水里。清凉的水包裹住了杨芃,溺水的恐惧来了!爸爸感觉到他的慌张,紧紧握住他的手,与他脸对脸,杨芃渐渐平静下来,外面的声音很遥远,时间仿佛静止了,爸爸的脸近在眼前,他在水里冲自己做了一个鬼脸,吐出一串泡泡,自己憋不住要笑,也吐出一串泡泡,爸爸把他托举出水面,两个人一起大笑着大口呼吸。

    一整个夏天,爸爸周末都带着杨芃兄弟俩去滇池游泳,父子三人晒得黝黑,等他再跳进盘龙江时,那标准的蛙泳姿势,自如的水性,小伙伴们都看呆了。

    在杨芃兄弟俩心目中,杨昉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有的难题都能解决。

    67号院的祺善奶奶用一枚五分硬币给发烧的孙子刮痧,疼得他嗷嗷叫,在后脖颈两侧刮出血红的两道,血珠子渗出来。旁边的人看着都说:“好了好了!痧子出来了就好了!”

    只有爸爸说:这不是出痧,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发烧咳嗽还是要吃药打针才能好。祺善奶奶不听,硬是把孙子拖成了肺炎住院半个月才好。自此以后,大家身体不舒服都会来问爸爸该吃什么药,要不要去医院打针,爸爸的建议从来没有错,俨然成了左邻右舍的医疗健康顾问。

    在他们兄弟还没有正式上学之前,是爸爸教他们画画、认字、学英文,手把手教他们临帖写毛笔字,领着他和弟弟自己动手做玩具:风筝、跳棋、自制印刷机……

    每周六晚上有一件大事:爸爸要讲睡前故事,杨芃和弟弟早早上床,《封神榜》《西游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爸爸讲的每一个故事都好听。

    “再讲一个,再讲一个!”

    杨芃把这些故事转述给小伙伴和同学们,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羡慕杨芃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爸爸,自此周六晚上小伙伴们都聚在杨芃家听爸爸“讲故事”

    杨芃和爸爸有一个只属于他俩的秘密:这年冬天,他俩在家里用竹子做了十二根小管子,爸爸说这叫“律管”,领着杨芃跑到圆通山,把长长短短的“律管”埋入土里,管子里投入柳絮灰,用最薄的宣纸打湿了敷在管口。爸爸说这叫“律管飞灰”,古人用这种方法“候地气”,测算一年节气时令。随后的这一年里,妈妈发现小羊经常带杨芃去圆通山,俩父子神神秘秘的,也不知去干嘛。

    爸爸教兄弟俩画“星空图”,在每一季星光灿烂的夜晚,父子三人打开阁楼窗户钻出去,坐在屋顶上,仰头举起一块玻璃片,用毛笔蘸墨,标识出头顶上最亮的星星,然后趁着墨迹未干翻过来印在草纸上。

    爸爸告诉他们俩,古代人类依靠观察星辰起落和地物生长规律发展出璀璨的人类文明,所以要学好天文和地理。

    杨辰出国前哭得格外伤心。夜里,爸爸带着他们兄弟从阁楼爬到房顶上,指着南方最亮的那颗一等亮星说:“快看!那是‘大火’星!就是咱们辰辰的‘辰’,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商’星,它与另外一颗‘参’星,分别处于一年的春分和秋分点上,虽然永远不相见,却各自璀璨,撑起了我们眼前这整个星空!”

    杨芃沉默不语,杨辰似懂非懂,他们听到爸爸用低沉的声音反复地念:

    “Lifewithouteachotherislikethestarsintheskythousandsofmilesapart……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父子三人遥望星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兄弟俩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