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老魂第一卷山茶映海 » 第四章

第四章

    端午节前,司素音生日那天,青蛇叼来一个锦囊给她。

    素音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上面的图案从未见过,似乎是六种长相奇异的怪兽,锦囊内有神秘的香料,奇香无比,在湿暑炎热的天气格外安神静心。说来也奇,只要锦囊在,蚊虫不生,夜夜安眠。素音把锦囊贴身收藏,时常拿出来看,反复琢磨,六种异兽的织锦纹不可得,她照着样子描出来,绣在了端午节要用的香囊、抹额、鞋面上,又应景又别致。

    大伯看见她送过来的“驱五毒”香囊大吃一惊,追问她哪里来的这图样,素音只说是幼时在娘家见过,王伯方听了沉默不语。

    这图样与王家的秘密有关,这些秘密只有王伯方一人知道,如同一块大石头压在王伯方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首先是王家祖上发家的秘密:

    王家大院下面,有一个自建盖王家大院起就在修建的地库,一条地道,直通海边的涵洞,里面埋藏着从石寨村司家崖下挖出的宝贝。

    王老爷并非本地人,祖上干的是走南串北,盗墓挖坟的营生,一次在滇池被浪打落了船,漂到了石寨村海边,被打渔的司家人发现救了起来,在司家养伤期间,王老爷推算出这是一处风水宝地,四处搜寻后果然在司家山崖下发现了古迹文物,里面的宝贝被他悄悄拿出去两件,一出手,就引起了轰动。

    人生地不熟,王老爷不敢妄动,怕别人发现海边山崖下的玄机,于是精心筹谋,与司老爹拜了把子,结下娃娃亲。王老爷为感激司家的救命之恩,在远离山崖的平地替司家置办了两进院子,让司家全家人从山崖上搬下来住。过了一年,又说司家打渔辛苦,劝他们进城做生意,重金接手了司家山崖两亩荒芜的坡地,说是给司家的聘礼,还在镇中心龙头街上帮司家选了铺面,不明就里的司家人对王老爷感恩戴德。

    王老爷说与此地有缘,要在此地生根,在镇上豪掷千金,买地建盖王家大院,借着建房在地下建了地库,一条地道水渠直接挖到海边。夜里划着小艇到山崖涵洞下,陆陆续续把值钱的宝贝运进了王家大院地库。

    家中藏着这么大的秘密,老二居然要拿南院地契去抵押买城里的房子!王伯方心中忐忑,只得忙着凑房款,不料到城里一打听,才知道自己被二弟骗了!他并没有在城里买什么房子!看来,传说中他为了追女戏子,变卖祖产为戏子赎身恐怕是真的!

    王伯方四处打探兄弟的消息,查到他和一个名叫“马海红”的女人坐上滇越铁路的火车去了越南,气得捶胸顿足,放出话来:谁能抓回这二人,必有重赏!

    司素音一听到别人说“马海红”这个名字,就觉得直刺心扉。

    次年夏天的一天,有人来到王家大院求见王伯方,说:“和王家二爷私奔的戏子带回来了,还有他俩的孩子!”

    王家的人不知道,这个“戏子”正是司素音的“小姊妹”马海红!

    司素音和马海红都出生在滇池边的石寨村,从在各自的母亲怀里就做了姊妹。

    马海红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渔民,她作为家中独女,一出生就备受宠爱。

    石寨村的人都在滇池海水滋润下长大,海上的红日为他们的皮肤涂上焦黄的颜色,唯独马海红生得蜜肤红唇,像一朵山茶花一样娇艳欲滴,随着年龄渐长,老实巴交的父母为她日渐展露的惊人美貌而提心吊胆。

    马海红生得那样美,司素音把自己的巧心思都用在她身上,跟母亲说要做衣衫鞋袜,却比着她的身材剪裁,衣衫、鞋帽都绣上你俩喜欢的“山茶映海”,格外鲜亮。她穿戴着你的手艺上街,那就是街子天最惹人注目的风景,不到12岁,“小海红”的美名已经传遍了周边的村落。

    司家从石寨村搬到了龙头街,俩姊妹只能在街子上见面,但只要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正月不唱灯,牛死马遭瘟”,“过年不耍龙,倒霉又受穷”。省城周边村民爱唱爱演花灯,更爱看爱听花灯,每逢庙会和节日,城乡各路灯班会云集,你方唱罢我登台。

    那一年逢个整年,在龙泉镇举办全市城乡花灯联演,搭台连唱十天戏。各县区都派出了自己的花灯班,使出看家本领,十八般武艺轮番上演。正中央的舞台是成名大班演出大本长折的连台戏,乡野小班就穿插着在空场上巡游,演出花灯小调。

    初三那天晚上是马海红第一次登台亮相。她从高台望出去,只见树上有人,房上有人,地面上更是人挤人,台下灯笼火把照明,戏台两边挂起汽灯,把台面照得通明透亮,煞是气派。整个灯场上,身影攒动,人声鼎沸,不亦乐乎。

    随着锣鼓雷动,呼天抢地的“崴花灯”闹台,演员从台下两边排队出场,手持灯笼彩扇开路,锣鼓一停,男男女女摆出“堆八仙”造型,马海红扮的观音端坐在高高的莲花宝座上,被人抬至场子中央。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这个“观音”宝相庄严,目秀神清,飞眉入鬓,玉面含情,朱唇未启梵音起,甘露一撒四海平。

    “快看快看!这才是活观音哩!”

    马海红一炮而红,万众瞩目,四区八县的花灯班主都来相看“小海红”。

    “海潮班请你,学徒每月一元大洋,年节给父母包银十元”

    “我不去”

    “水仙班请你,李巧仙关门弟子,日后挑梁唱大戏,成角分红。”

    “我不去”

    “小祖宗,你到底想怎样?!”

    “我要去省城学唱戏”

    听说马海红要去省城戏班学唱戏,素音连夜做好一双“山茶映海”的绣花鞋给她送去,两姊妹坐在滇池边上,憧憬着美好未来。

    “姐,你不要急着嫁人,你等我!我进了城唱戏一有钱就来接你!”

    自此一别,两个人再也没有见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