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岳父汉高祖 » 第七十一章 艳阳化雪

第七十一章 艳阳化雪

    第二天一大早。

    张忠的队伍,照常出发了。不过发生了两个小小的变化。

    张忠打起了“吴”字旌旗,在此之前。张忠有这面旗帜,但没打出来。一是接近了吴国了,打出旗帜,可以告诉人民,国君回来了。

    二是向钱氏煊赫气势。

    天王老子来了。

    吴国是吴君的吴国,而不是钱氏的吴国。

    昨夜的动乱,对队伍没有造成多大的破坏。只是烧了两顶帐篷,让许多人多了黑眼圈。

    但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栾布镇抚人马得力,个人威望得到了巨大的增强。

    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张忠的门客。在此之后,他还是张忠的门客。

    但是个猛将门客。

    包括张忠原来的家兵,季布等人送来的人马,还有王基的二十队人马,都十分敬畏栾布。

    这是好事。

    领兵大将是一军之魂,威望的提升,可以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更进一步的带来战斗力的提升。

    千余人的队伍缓步进发,煊赫沉稳。

    卫明、陈震、刘元、张光以及一些随从的骑士,则是骑着马,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赶往吴城。

    他们没有隐瞒行迹,也瞒不住。

    整个吴国境内,都是钱氏的耳目。众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城池,然后在陈震三人的带领下。

    卫明来到了一座宅院前,宅院大门紧闭。

    卫明翻身下马,陈震、刘元站在他的身边,张光上去敲门。

    刘元低声对卫明说道:“这户人家的主人姓王氏,名唤成。今年五十有六,世为吴人。王成秉性刚直,虽然没什么大势力,但却是城中有威望的人。他看不惯钱氏的飞扬跋扈,屡次与钱氏冲突。”

    “只是势单力薄,都失败了。”

    “他有三子。都能持枪策马,骁勇,府内还有一些家兵。”

    所谓吴国,不过一座县城加上周边的土地。芝麻绿豆,但却五脏俱全,也不可能真有人只手遮天的。

    这王成便是城中的中流砥柱,虽然没办法抗衡钱氏,但也颇有动作。

    这样的人积少成多,再煽动城中百姓。

    等张忠到达吴国,便可以举国之力,攻讨钱氏了。

    “嗯。”卫明嗯了一声。不久后,大门打开。卫明与众人走了进去,先到达堂屋等候。

    片刻后,主人王成带着三个儿子走了进来。一番见礼之后,王成往主位上坐下。

    “我今次是奉吴君之命,剿灭钱氏。听闻先生高义,特来请求先生帮助。”卫明不敢盛气凌人,很是客气。并将张忠的计划,告诉了王成。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王成得知吴君的人来了,又见陈震三人,便猜测了大概。听闻之后,还是义形于色,露出慨然之色,对卫明拱手说道:“吾世为吴人,既是君命。岂敢违抗?吾在城中还有二三好友,可为君上联络。”

    “有劳先生。”卫明露出严肃之色,弯腰拜谢。

    王成摇了摇头,说了一声。不敢。他是刚直敢行的人,不过自己老了,不好行动,当即让三子骑马,带着家奴,火速联络好友。

    钱氏在城中多的是耳目,若是让钱氏得知情况,一定会生变故。得快刀斩乱麻,在钱氏反应过来之前,控制城池,然后以吴君之命,发百姓,守城等君归。

    陈震、张光、刘元三人也行动起来,在城内外串联,带动故交、好友。他们很顺利的控制了城门。

    然后发兵诛杀了钱氏在城中的族人,入原来的县衙,控制了官吏,发布榜文布告。

    大概的意思是。

    奉吴君之命,调动精壮,诛杀钱氏。

    请各家壮丁,忠义之辈,持刀带弓,来县衙集合。

    吴县以及整个会稽郡的情况,与九江三郡又不太一样。

    九江那是英布的国。

    楚国是项羽的国。

    虽然项羽也是穷兵黩武,但对楚国的破坏没有那么厉害。再说了。项羽平定英布的时候,楚军在九江国纵横。

    这才导致九江那片地方,十室九空。

    再说。项羽分出吴国。吴国百姓,不需要再给项羽交税,不需要给项羽徭役、当兵。壮丁剩下不少。

    而吴楚之地,史称是“吴楚轻悍。”

    吴国的人练武之风极为盛行,多任侠。

    钱氏穷凶极恶,鱼肉乡里。

    布告一下,顿时万众归心。

    艳阳化雪。

    只是在艳阳来临之前,凛冬却也寒冷。

    布告栏前,即有带剑武士热血沸腾,往县衙集合。也有妇孺垂泪不止。

    “君啊。君。你为什么不早来三月?我家男人啊。”一名头发花白的妇人,穿着破旧的衣裳,举起袖子擦泪。

    她夫家姓陈氏,两个多月前。因为钱氏贪他家的田亩,派人打死了她的丈夫,侵夺了田亩。

    他们孤儿寡母,被赶来城中,投奔了亲戚。虽然亲戚待他们不错,但是寄人篱下,滋味不好受啊。

    没了丈夫,更是伤心欲绝。

    她既欣喜于有人为她丈夫报仇,也是悲凄为什么吴君不早来几个月。

    “呜呜呜。可怜我家闺女啊。我可以再见到她了。”一个中年男子,哭的伤心欲绝,又充满了希望。

    他闺女今年十三,本许配给了人家。明年就要成亲了。结果被一个钱家汉子看上,强纳做了小妾。

    至今已经半年了,他没有再看到过闺女一眼。

    钱氏如果摆平了,那他岂不是可以见到闺女了?

    自古以来。

    强者欺凌弱小,不可计数。

    欺强不凌弱的人,凤毛麟角。

    豪强壮大,就得凌虐百姓。虽然吴国百姓,过的比九江百姓好一点。但因为钱氏作恶,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氏的媳妇,死了丈夫。

    死人倒也一了百了。活人下半辈子,都得伤感。

    中年汉子的闺女被人强抢了,就算救回来,她一辈子恐怕都得活在阴影之下,更别说原本的婚事,肯定告吹了。

    钱氏之恶,罄竹难书。

    艳阳化雪,须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城中的惊变,立刻传到了钱氏的耳中。

    他们慌了。

    钱氏在吴国纵横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