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岳父汉高祖 » 第六十五章 吴君啊,吴君

第六十五章 吴君啊,吴君

    陈震现在已经冷静下来了,他与刘元、张光二人一起,微微低着头不敢目视张忠,一动不动。

    他们都不是傻子。

    按照刚才陈震的态度,被拉出去杀了也是活该。但是张忠没有痛下杀手,而且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他们心中是欢喜的,也是感激的。

    他们的这位君上,至少是个仁君。

    张忠感慨了一声之后,抬头目视三人,见他们衣衫褴褛甚是狼狈,心中颇为怜惜。

    都是为了家乡父老啊,也算义士。

    怎么可以轻薄他们呢。

    “带下去。赐酒,拿出肉干招待他们。”张忠转过头,对身侧的卫剑道。

    “诺。”卫剑恭顺的点了点头,然后走向了三人。

    “多谢君上。”三人深呼吸了一口气,拜谢道。卫剑带着他们下去了,但是途中却冷不丁说道:“这次就算了。下次再敢无礼,我宰了你们。”

    吴地三人组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看了看卫剑那体型、相貌,一点也不怀疑这个壮如虎的女人说的话。

    栾布、田生来到了张忠的左右,对着软垫跪坐了下来。

    “君上。您打算怎么办?”栾布沉声问道。

    他是见惯了生死,所以铁石心肠。但心中并非没有正义。感念张忠的救命之恩,所以投归张忠门下,成了个门客。

    这是他心中正义的一部分。

    吴地那个地方,现在是这个情况。有三义士,凑了盘缠借了马,风餐露宿来请吴君做主。

    他心中也是怜悯的。

    但这件事情对张忠是极为危险的。

    张忠与范增说,对项羽保证。他去了南方,就会整顿吏治,发展丹阳,给楚国输送钱粮布帛。

    现在张忠如果转道去吴县,这与他的说辞就不符合了。

    而且吴县路途不近,往来可能耽搁一二月的时间。

    如果张忠把丹阳郡给搞砸了,依项羽的脾气,项伯推波助澜,没准是要吃个五马分尸的。

    这些道理栾布知道,张忠当然也知道。他皱眉想了许久,才展颜一笑抬头对田生说道:“先生。我们兵分两路。我带大队人马去吴县看看,把事情给解决了。你带着少部分人马,去丹阳打探情况。”

    “把方方面面的事情调查清楚了,我到达丹阳之后,就可以迅速办事了。也不算耽搁工夫。”

    吴县那个破地方,都有那么多的事情。

    更别说丹阳一郡之地了。

    九江王英布虽然是个英雄,但治国不咋的,与项羽半斤八两。先把丹阳郡的情况,打探清楚了,就可以从容出手整顿吏治了。

    打探情报,往来两地做个使臣,这是田生擅长的。

    派他先去看看,靠谱。

    “诺。”田生也是勇敢的,没有推辞,大声应是。

    随即,他便带上了一队人手,轻装简行,往丹阳郡而去。张忠很抚恤那三义士,等他们吃饱喝足了,才命令队伍重新出发。

    这一次转道向东南,往吴县而去。

    三义士早就有所猜测了,但是看到张忠真的往吴县方向而去,却还是欢喜的找不到北了,也感激肺腑。

    他们三个人主动骑着马,担任队伍的外围戒备,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摇摇晃晃的马车内,铺设着厚厚的毛毯。坐上车的张忠,马上开始萎靡不振起来,坐也不是,躺也不是。

    虞姬跪坐在他的旁边,小脸蛋上满是开心。

    “说什么不去吴县,这不是要去了吗?”她的一双漂亮眼眸,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鬼主意。

    张忠来了精神,笑着抓住了她滑嫩的小手。说道:“你别想打什么坏主意。我告诉你啊。你是我的侍妾,这一辈子都是。”

    “哼。”虞姬白了一眼张忠,嘟着嘴发出了一声娇哼。

    “我腰酸背痛腿抽筋,浑身不得劲。你给我按摩按摩。”张忠很快又萎靡不振起来,屁股朝天趴了下来。

    有钱赚的虞姬也立刻精神了起来,忙前忙后,伺候这位君子。

    “嘻嘻,我很快就可以回家了。虽然我没完成任务,但我赚了很多钱。”虞姬嘻嘻一笑,但笑了没有三秒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眼眸之中布上了阴霾。

    古代交通不便啊。

    张忠的队伍从彭城出发,一路南下。车马劳顿就不说了,渡过淮水也花了不少时间。

    而江淮之间,水系纵横,仿佛是一张大网。因为战乱,有的河流沿着大道就可以找到桥,有的根本找不到桥,只能找渡船。

    等到了长江边上,他们走濡须口,渡过长江。

    一路上虽然比不上唐老爷的十万八千里,但也着实是受了不少罪。

    渡过长江之后,就是江东的核心之地,会稽郡了。当年吴越在此交锋,只是江山改易。

    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已是历史长河之中的小小浪花。

    会稽郡是始皇帝设置的,但是项羽改了一下,目前郡治所在秣陵城。

    张忠率领队伍到达会稽郡,于情于理得先去秣陵城,拜访一下当地郡守。

    在到达秣陵之前,张忠以吴君的身份,遣送使臣,先飞驰去秣陵城报信。

    就像是登门造访,先得有拜帖。

    这是礼节性问题。

    这日上午。

    落雪飞舞。张忠的队伍,不管男女老少,都穿着厚厚的衣裳,于风雪之中前行,道路上白茫茫一片,人烟稀少。

    将近中午的时候,张忠到达了一座亭子外。

    亭子外有家奴造起了一口土灶,架起了铁锅在煮酒。一彪人马环立在外边,十分威武雄壮。

    一位中年士人穿着青色的衣裳,跪坐在亭子内,面前摆着黑色的长案,放着一些果脯。

    马车停下,张忠让虞姬呆在车内,自己掀开车帘子探出头来,立刻就被打击的打了一个寒颤。深呼吸了一口气后,他才鼓足勇气来到了这冰天雪地之间,踩着小板凳下了马车。站定之后,他对亭子内的中年士人,作揖行礼道:“吾便是吴君张忠,亭内可是王府君?”

    “正是王基。”中年士人站起来,作揖还礼。然后笑着说道:“听闻吴君来了,我特备了薄酒招待。”

    张忠爽气笑道:“王府君真是我的知己,这冰天雪地之中,千好万好,不如一壶老酒。”

    说罢了,张忠便进入了亭子,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王基微微一笑,坐在了张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