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八拜结交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八拜结交

    可是又一想,信陵君可不是随便拿人头开玩笑的人。

    敢拿人头做“有理”的保证,必有相当把握。

    那么自己此行是否“有理”呢?

    胡伟的一腔热血渐渐凉了:

    自己的依据是“为了秦国,为了秦王”,但秦国、秦王又为什么秘置信陵君于死地?

    秦王和吕不韦说:

    这是为了清除信陵君对秦国“骨鲠在喉”的威胁。

    不错,信陵君曾两败秦军,率六国之师逼迫函谷关,使秦国几乎濒临灭顶之灾。

    但胡伟不糊涂,他明白这是由于秦军征伐别国,破楚都、坑赵卒、围邯郸、攻大梁……

    使山东诸国濒于灭亡而逼出的结果。

    你杀人,自以为“有理”,人家要反抗,凭什么说人家是“无理”?

    据此推论,自己到大梁来的理由并不充分。

    不过,楚、齐、燕、赵、魏在历史上都曾强盛一时。

    他们不也都驾着自己的战车,在别人的土地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过吗?

    在这战国纷争的年代,你打我杀,无所谓有理无理,弱肉强食而已。

    我能杀掉你,便是我有理;你若杀掉我,就算你有理!

    按照这个原则,胡伟又觉得理直气壮了,飞身下房,推门而入:

    “信陵公子,我的确是秦国的刺客,望恕洒家不请自来之罪。”

    信陵君忙站起来一伸手:

    “来的就是客。请坐,金钟儿,给客人看茶。”

    金钟儿不放心的望着他,他只一挥手:

    “快去!”

    胡伟不会不知道:

    此时暗中可能有数十把剑在指向自己。

    但做为一个“武士”,却不可以表现出一丝的怯懦和迟疑,只躬身一揖:

    “秦客谢公子!”

    便昂然入座。

    信陵君微微一笑:

    “秦客深夜暗访,必不会带‘国书’,就口述此行的目的吧。”

    胡伟也一笑:

    “两军交锋,有奇有正,臣不过是一支‘奇兵’而已。

    胜,则取君首于不觉;败,则横尸君前以谢罪。

    除此之外,无话可说。”

    其实他还算是善于辞令,把自己说成是两军交战中的“特种兵”,便淡化了刺客的身份。

    信陵君爽郎地哈哈大笑:

    “秦客果然是豪杰!面临生死之际,还能如此从容不迫,实在让无忌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惜啊!在今夜之前与您无缘相会,没能交上您这个朋友,还是无忌德薄之过也!

    先生可以姓见赐?”

    “臣乃秦宫统领胡伟。”

    说着话,金钟儿已端上茶来,却不走近胡伟身边,只把茶杯放在案的一侧。

    信陵君起身,双手端过来送到胡伟面前:

    “胡将军请。”

    胡伟双手按膝,一动不动,略一颌首:

    “谢公子。”

    信陵君先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道:

    “胡将军,应该承认,咱们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敌对。

    但无论以后各为其主如何拼争,现在无忌却有个不情之请。

    想同您结为兄弟,可以吗?”

    胡伟可以想象自己将会受到严刑拷打,千刀万剐;

    甚至还有多少想象不到的、难以忍受的非人折磨。

    却怎么也想不到信陵君要同自己结为兄弟!

    他愤怒了,嗖地站起:

    “某家既来大梁,就已下定赴汤蹈火的决心。

    今既入网,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又何必对我假惺惺?

    要以此诱降,更是痴心妄想!”

    信陵君摆摆手:

    “您误会了。

    无忌一生最喜欢结交英雄,只是出于对您的钦佩才生此意。

    是否同意,也悉听尊便,既不能强迫,更不是诱降。

    对于‘刺客’应该怎样处置,绝不会徇私情而废公法。

    所以有一点我必须要知道:

    您来行刺的原因,或是为国之公,或是为己之私?

    这是如何处理的依据,并不能因个人关系而改变,请赐教。”

    话说到这个地步,胡伟的心里倒坦然了:

    “我与你个人不相识,当然无怨无仇;

    但你屡举‘合纵’之旗,号召六国,以灭秦为己任;

    我做为秦国之臣,就必须消除你对秦国的威胁。

    这个道理你还不明白吗?”

    信陵君点头:

    “不错,消灭秦国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

    但既是秦臣您也应该知道,秦为了吞并天下,年年发动战争。

    毁灭了多少家园,屠戮了多少生灵,给黎民百姓造成了多么深重的苦难?

    您要保卫秦国的安全,是为——秦之公;

    我要消灭秦国,是想拯救天下苍生。

    谁最有理?请您自己评判。

    虽然——为国而赴险终是忠臣,无忌不忍杀之,您回去吧。

    告诉秦王和吕不韦:

    无忌一息尚存,就不能坐视秦国肆虐山东。

    保护自己的最上之策,就是不要为自己去伤害别人。

    否则,秦就是吞掉六国,最后也会灭亡!”

    为秦国,自己倒是理直气壮;

    而对天下苍生,就不能不说是愧对信陵君了!

    胡伟一声长叹:

    “请问公子贵庚?”

    “无忌虚度四十有六。”

    胡伟缓缓跪下:

    “如此则公子为兄,胡伟不才,既蒙错爱,腆颜为弟,请受弟礼。”

    稳重地拜了八拜。

    信陵君也跪下,回了八拜,然后伸手相扶:

    “贤弟请起,折腾半宿也该饿了,吃点饭吧。”

    胡伟站起往后一缩,却不入座,惨然而笑:

    “弟久闻哥哥大名,一直半信半疑;

    自入魏境以来,亲眼目睹,方知您真是将仁义之心,普及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若为金钱、爵禄而刺杀您,不但自己,连后代子孙都将受到万世唾骂;

    又蒙哥哥教诲,弟深知自己错了。

    然而,身负秦王赋予的重任,却又自动放弃;

    兄不杀我,回去也无颜以见秦王,还会受到不忠不信之讥。

    大丈夫立于世上,生命诚可贵,忠、信更不可抛。

    弟惟一死以求存名于二者之间,后事则拜托哥哥了!”

    说着已从腰间抽出一支青光闪闪的短剑……

    立在旁边的金钟儿大吃一惊,左手把信陵君拽到自己身后,右手剑已出鞘;

    信陵君却看出胡伟意在自尽,猛推金钟儿要扑上去阻拦。

    怎奈金钟儿力大,死拉住不放。

    挣扎间胡伟的短剑已划过自己的咽喉。

    那剑是淬过剧毒的,出血即亡。

    胡伟一声未出便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