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明察秋毫

第三百五十七章 明察秋毫

    突然,他发现渡口旁巍然耸立起一座高大的河神庙,看样子还是新建的。

    应该不会再演什么“河伯娶妇”之类的闹剧了吧,盖庙干什么?

    他想问问,可惜附近连个人影都没有。

    又走了一阵,终于遇到一个小村庄,却也是静悄悄的。

    不但听不到人声,连鸡、犬似乎也都学会保持安定了。

    进村一看,原来大部分院子里都是墙倒屋塌、久不住人了。

    那么村民呢?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终于,随从总算从一个小破草屋中,找到一个只有一条半腿的穷老头子。

    一身褴褛、满头蓬乱,目光浑浊的眼睛半开半闭,一瘸一拐的被带了过来。

    信陵君已下车恭候,不料老者来到面前,突然睁大眼睛大喊着扑上来:

    “公子啊!想不到又见到你啦!

    你还记得吗?我是张成啊!”

    信陵君想起来了,在邯郸大会战时,张成编在自己直接指挥的分队中。

    他作战非常勇敢,还是为了保护自己伤了左腿。

    战后自己留在赵国,他随卫庆返回了家乡。

    自己回国执政后还曾经找过他,可惜不清楚详细地址,卫庆也不知道,所以就没找到!

    今天竟在这儿碰上了,真是巧极了!

    不过,在印象中他是个魁梧的中年大汉。

    虽说过去了十年,也不至于如此衰老啊?

    终是他乡遇故人,信陵君高兴的拉着他的手,像当年在军队里那样席地而坐。

    时近中午,估计他也饿了,便让随从拿出干粮、水壶。

    张成也不客气,又吃又喝。

    看样子他是经常不能吃饱,所以咬一大口几乎不嚼就吞下,吃相很不好看。

    信陵君看着心里发酸,等他吃完后,紧皱双眉问道:

    “我上任后已经给退伍士兵发放了生活补助银两,病、残人员还另有照顾。

    你怎么混成这个样子?”

    张成一声长叹:

    “别提啦!西门郡守说要把这些银两集中用,给百姓们做大事。

    所以一文钱一粒米也没发给我们。”

    信陵君大怒:

    “办什么事也不得截留这笔银两,这龟孙的胆子太大了!

    你们怎么不去告他?”

    张成又是一声长叹:

    “往哪儿告去?谁都知道你是他姐夫,告到你那儿还不是白告?

    这些话也就是我敢对你说,别人怕连屁都不肯放。”

    信陵君急了:

    “你们还不了解?无忌是那种护短徇私的人吗?

    对了,乡亲们呢?村里怎么没人呢?”

    张成的泪都下来了:

    “这几年不是发水就是大旱。

    种上地有时候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官家却还是催税逼赋、敛修河款,天天要钱!

    百姓给不起,差役们就拔锅砸门窗,能卖钱的全抢走。

    闹得鸡飞狗跳,没一天安生的日子。

    钱要去不少,也没见办甚正事,倒先修了河神庙,盖了一座大戏台,留着祭神演戏。

    听说还要学习楚国的先进经验,准备在漳河上举办龙舟大赛,开发旅游业。

    公子,他,他这么折腾,老百姓还怎能活得下去呀?

    正好西河招人开荒,大家就都走了,我要不是半条腿,也跟着去啦。”

    信陵君的脸色铁青,冷冷地哼了一声:

    “这就是西门朗的德政!你家里的人呢?”

    张成抹了下泪水:

    “我是等死的人了,老婆孩子得活下去啊,就让她娘俩走啦。”

    信陵君双手拍头哭了:

    “无忌浑蛋!竟不知天下还有这种官!无忌对不起乡亲们啊!”

    来到邺城附近,却是另一番天地:

    远远望去,便见墙高地阔雄伟壮丽,通向城内的主路用黄土夯实,更加宽敞平坦;

    两边杨柳成荫、花红草绿,令人赏心悦目。

    信陵君看着却微微摇头,决定见见这位“小舅子”,便派人去通知。

    时间不长,便见城门内出来一群人,簇拥着一个手持扫帚的矮胖官员疾步迎来。

    到了车前伏地便拜,一位宾相似的人物在旁边赞唱:

    “邺郡西门朗亲自清扫街道,恭迎相国大驾光临,并请各位多加批评指正……”

    悠扬顿挫、颇合音律。

    信陵君冷冷地一摆手:

    “起来,到衙中去。”

    看城内,更为繁荣热闹:

    茶楼、酒肆、饭店、戏院,栉比鳞次。

    沿途弦歌之声不绝于耳,路上行人,男的峨冠宽服,骑马乘车;

    女人花枝招展,身上散发的香味阵阵扑鼻,让人昏昏欲醉;

    与城外农村的残破荒凉,构成鲜明对比。

    进了官衙,信陵君落座后,西门朗过来重新见礼:

    “因公务繁忙,顾不上进京去给姐夫请安,身体还好吧?”

    从西门豹以后,西门氏世代镇守邺郡。

    到了夫人这一辈,没生男儿,只有一女,老将军过世后,郡守就换了西门朗。

    西门朗与夫人虽还算是同族,却已远出“五服”之外,并没继承官职的资格。

    他却在安釐王与信陵君矛盾最尖锐的时候,通过魏齐谋到郡守的职务,可见钻营能力之强。

    信陵君从来也没见过他,更别提有来往。

    现在对他的印象又很坏,所以任凭他低头哈腰装亲热、套近乎,脸上一点儿笑容也没有:

    “你都在忙什么公务?”

    “兄弟既为西门之后,又忝任郡守,自当使西门氏发扬光大。

    所以重修了西门氏的陵寝。

    尤其是老将军之墓今已焕然一新,并栽了千棵松柏,筑上围墙,以免樵猎惊扰……”

    他以为做为西门家的女婿,这些都是信陵君应该管的,现在自己代劳,必能得到感谢。

    怎知信陵君并不领情,把他的滔滔不绝中途打断:

    “你对我提出的发展农业、加强军备、稳定民生这些要求都做了些什么?”

    “这,是这样,”

    西门朗的脑子转弯挺快,口才也好:

    “兄弟认为想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先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所以第一步借鉴楚国的经验,准备来年五月初五搞龙舟大赛、发展旅游、招商引资。

    钱多了,就什么都好办啦。”

    信陵君对此不置可否,又问:

    “那你重建河神庙又用来干什么?”

    “那是因为连年洪水泛滥成灾,百姓强烈要求河神免灾而建的。”

    “噢,祈神免灾?你是不是还要给河神娶妇,再演当年故事?”

    西门朗大概是被阎王催得利令智昏,竟实话实说:

    “如果河神有这个要求,当然可以满足。

    而且‘娶亲盛典’,也是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列入我们的发展经济规划……”

    “混蛋!”

    信陵君勃然大怒,以掌击案:

    “当年你祖宗破‘河伯娶妇’之妖风以救民,你却要旧事重演!

    什么‘发展经济’,无非是又想从中捞取好处!

    我再问你:

    病残士兵的抚恤银两你都用在什么地方啦?快说实话!”

    西门朗的两条腿都吓软了,再也支撑不住,扑通瘫倒在地上,就势跪下磕头:

    “我都用来盖庙、买龙舟和装点政绩上啦。”

    “哼!你不知道我强调过这笔抚恤银两专用,不得挪做其他吗?”

    “知、知道,我错了,我该死,求相国看在姐姐面上饶我一次。”

    “你岂止是在盖庙买龙舟上错了?

    这两项开支用不完那些银两,剩余的又用到哪儿去啦?”

    “这、这——”

    西门朗完全乱了套,因为任何公款他都随意挥霍。

    具体到哪笔资金用做什么开支,一时里还理不出头绪来;

    而且用来送礼行贿的,能坦白吗?

    信陵君自上而下的俯视他:

    “你不敢说?那我问你,为了让人在大王面前称誉你,花了多少钱?”

    西门朗连跪姿都保持不住了,只得斜卧在地上,嘴里却仍在否认:

    “没、没,我没花过这种钱……”

    信陵君不再听他解释:

    “拿下去!带回大梁审问处理!”

    回到大梁后,便召集百官以及各地郡守宣布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