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演绎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力战名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力战名将

    朱亥一看卫庆等纷纷落马才知李信的厉害。

    而且也知道再有多少兵马冲上去,也都是同样下场。

    不能不援救生死未卜的卫庆,可也不能让将士们做无谓的牺牲!

    朱亥须发张立,回头喝一声:

    “都不许动!”

    自己单骑飞驰而来。

    李信一看乐了,一对一单打独斗最合他的口味。

    先朝后挥枪示意,然后弯弓拈箭对准跃跃奔来的朱亥,却引而不发。

    对方是敌军的最高统帅,必须有一击而中的把握。

    所以等到目标已达五十步以内才嗖地射出一箭。

    朱亥当然早有准备,挥椎一击,那箭铮的一声被碰飞了。

    李信也知对方必有此一招,然后才施出连珠箭法。

    嗖嗖嗖连发三箭,分奔朱亥的马、胸、头呼啸而来。

    除非有三头六臂谁还能挡?

    却不料朱亥毫不躲闪,右手挥椎击落射向马的一支,左手绰住射向胸的一支;

    张开大嘴,硬生生咬住第三支。

    李信的箭力道甚大,虽被咬住却也嘣碎了朱亥的门牙。

    朱亥鼓腮用力,连箭带血一口喷吐出去,此时二人已是面对面。

    五十步内四箭未中,李信未免吃惊,却慌而不乱,掷弓绰枪直刺朱亥。

    朱亥一手勒马一手挥椎磕枪。

    李信见他武器沉重不敢硬碰,却又当他是自持力大的一勇之夫。

    所以,要以灵巧的枪法取长补短。

    刹那间把银枪舞出万朵梨花,熤熤生辉,处处护住自己,又随时指向对方;

    可惜朱亥既力大又不莽。

    见对方施展枪法有攻有守不露破绽,所以不肯瞎抡硬打浪费力气,只横椎胸前,静中观动;

    李信性情骄傲,见朱亥停在对面看自己舞枪似成局外人,不由大怒:

    “这不是在拿我当猴儿耍吗?未免欺人太甚!

    便不再亮花招式,使出“巨蟒吐信”的招数,一道白光刺向朱亥咽喉。

    他的手快,疾如闪电,朱亥不能不挡,忙把椎由下向上磕去。

    却不知李信这一枪是实中有虚:

    你若不防,当然会在你身上戳个大窟窿;

    但他算好了朱亥必然要挡,就在枪、椎即将相碰的一瞬间,突然把枪抽回,从椎下刺向朱亥右肋。

    朱亥此刻右手持椎正向上抡起,势难收回,右肋门户大开。

    而李信力猛枪疾,堪堪刺入。

    枪尖儿离身体只差一发丝了,既不能挡又来不及躲,毫无还手之力的朱亥果然随枪而倒……

    秦军一齐欢呼,魏军惊叫哀号……

    不料,朱亥却借一倒之势把右手椎扯回,铁椎正砸在枪杆上。

    他的力大椎沉,相距又近,李信的身体不禁随枪向前一扑。

    朱亥毫不客气的在他后背又拍了一椎,李信口喷鲜血,坠马落地。

    秦军见主将落马纷纷四散,朱亥顾不得追杀,救下卫庆率大军直奔华荫。

    不过李信虽受重伤却没死,被部下从乱军中救出。

    二十年后他追杀燕太子于辽东,成为秦始皇时期一代名将……

    击溃王翦后,为了不让吕不韦得到援助,信陵君立即部署截阻蒙骜的战斗。

    他让将渠率一部分燕军担任右翼,公孙婴及一部分为左翼,自己与赵军居中。

    三国部队已不足十万,而蒙骜应该超过二十万。

    这一仗又将打得很艰苦,如果有辛环在身边,多么恶劣的环境他都不在乎。

    而现在,心中却有一种失落感。

    可以肯定,辛环一定能完成任务,但是否遇到危险,这就很难说了。

    不过人总是爱朝好的方面想。

    信陵君也在盼望着大黑会突然如风而至,随着就是一声大喊:

    “哥哥!”

    ……

    蒙骜能够料到,探马也已经证实,信陵君会在前边等着自己。

    他也知道,双方相差很大,当然会是一场殊死拼搏,但他相信最后能够擒住信陵君。

    这可是非常诱人的大蛋糕,可惜他却不能享受。

    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助吕丞相打垮唐雎,回过头来才能去收拾信陵君。

    而且,他也不能忘记,这道大餐得让吕丞相先吃。

    自己流血流汗,最后只是像狗那样舔舔盘子底儿!

    不过,怎么才能避免与信陵君交战还是个困难问题。

    人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缠住你不让过去,却也没路可绕,蒙骜不禁皱起眉头。

    王翦很想立功赎罪便主动请求:

    “还是让末将去与他们混战把他们引离大路,将军就可以通过了。”

    蒙骜点点头,却又笑了:

    “信陵君不会上当,但你只须引开一部分即可。

    我另派桓齮去引信陵君,我自率十万军去援吕丞相。”

    计议已定,就派人请来桓齮:

    “桓将军,信陵君在前面阻住了去路。

    吕丞相又急需增援,咱二人只得分兵行事:

    一个人去战信陵君,一个人去援吕丞相。

    你选哪一项?”

    桓齮知道信陵君的兵力不强。

    又走了辛环这个硬帮手,他早就憋足了劲儿想擒获信陵君以建盖世奇功。

    现在有此良机岂肯错过?

    便急不可待的说:

    “某去战信陵君!”

    蒙骜本意是自己去援吕不韦。

    但如果直接分派桓齮去战信陵君又怕他不肯顺从。

    便利用他建功心切,故意让他自己挑选。

    果然着了道儿,为了表示自己大度:

    “那就再派王翦去助你。”

    王翦本想与信陵君大拼一阵,以死雪耻。

    蒙骜却偏要给自己留活路,任务只是牵制信陵部队的一部分,自然感激不尽。

    热血沸腾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决定还是攻打联军中较为薄弱的左翼。

    因为这里不但是燕、韩两军的混编,本身就结构松散。

    而且主将公孙婴性格鲁莽,易于冲动,最适合用诈败把他引离主力,让自己率少量部队与他兜圈子。

    因为前一战王翦曾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小命不保,公孙婴已不把他放在眼里。

    见他又来送死,拍马迎上,轮斧就劈。

    王翦用枪拨开,二人便战在一起;

    韩军见主将势盛,大喊大叫着也冲向秦军,燕军当然不能看热闹,同时投入战斗。

    韩、燕两军合计近五万人,而王翦只有万余,显然处于劣势;

    但秦军的素质好,又在事先就有心理准备,所以越战越勇。

    战斗很快就进入白热化。